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东南大学学习科学中心709心理学专业基础之发展心理学考研题库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实验中,支持知觉直接性观点的是( )。

A. 知觉恒常性实验

B. 三维图形知觉测验

C. 透视错觉实验

D. “视崖”知觉实验

【答案】D

【解析】“视崖”知觉实验是研究儿童的知觉发展的实验,其他三个知觉实验都与本人的知识经验等有关,因此与知觉的理解性有关。

2. 研究者先测量所有被试与任务呈高相关的属性,然后根据测得的结果将被试分成属性相等的实验组和控制组。这种被试分组方法称为( )。

A. 匹配法

B. 分层抽样法

C.ABA 法

D.ABBA 法

【答案】A

【解析】匹配法是使实验组和控制组中的被试属性相等的一种方法,将被试按某一个或几个特征上水平的相同或相似加以配对,然后再把每一对中的每个被试随机分配到各个组别。分层抽

,样是将总体按某种特征分为若干次级总体(层)然后再从每一层内进行单纯随机抽样,组成样本。

ABA 法是一种被试内设计。ABBA 法是一种抵消平衡设计。

3. 下列选项中,属于内部动机的是( )。

A. 认知内驱力

B. 自我提尚内驱力

C. 附属内驱力

D. 亲和内驱力

【答案】A

【解析】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周围事物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

,统的阐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需要。在学习活动中,认知内驱力指向学习人物本身(为了获得知识)

是一种重要的和稳定的动机,由于需要的满足(认知的获得)是由学习本身提供的,因而也称为内部动机。

4. 最早明确提出“教育的心理学化”观点的学者是( )。

A. 裴斯泰洛齐

B. 赫尔巴特

C. 詹姆斯

D. 桑代克

【答案】A

【解析】最早明确提出“教育的心理学化”观点的学者是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赫尔巴特进行了心理与教育相结合的尝试。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奠基人詹姆斯强调心理学的实用性,推动了教育心理学发展。桑代克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标志了教育心理学的建立。

5. 心理咨询师常采用心理测试来对来访者的焦虑症状进行初步评定。在下列测验中,咨询师最恰当的选择是( )。

A.SDS

B.NEO

C.SCL-90

D.SAS

【答案】D

【解析】SAS 能够较好地反映有焦虑倾向的求助者的主观感受,是咨询门诊中了解焦虑症状的自评工具。因此选D 。

6. 在感觉阈限测定中,标准刺激由主试呈现,随后由被试调整比较刺激,使其与标准刺激相等。这种方法是( )。

A. 恒定刺激法

B. 平均差误法

C. 最小变化法

D. 系列探索法

【答案】B

【解析】古典心理物理法主要有恒定刺激法、平均差误法和最小变化法三种。恒定刺激法的特征是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只呈现几个固定的刺激;最小变化法是指刺激差别由小到大、由大到小予以改变,从而来探索感觉阈限,所以也叫做系列探索法。平均差误法则是标准刺激由主试呈现,随后由被试调整比较刺激,使其与标准刺激相等,然后通过计算被试各次调整出来的数值与标准刺激的差误量的平均值来确定感觉阈限。

7. “狂喜时手舞足蹈,悲痛时嚎啕大哭”所体现的情绪状态是( )。

A. 心境

B. 激情

C. 应激

D. 热情

【答案】B

【解析】情绪状态是指在某种事件或情境的影响下,在一定时间内所产生的某种情绪,其中较典型的情绪状态有心境、激情和应激等三种。心境是指人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性的、为时短促的情绪状态;应激是指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狂喜时手舞足蹈,悲痛时嚎啕大哭”所体现的情绪状态是激情;此外,重大成功之后的狂喜、惨遭失败后的绝望、亲人突然死亡引起的极度悲哀、突如其来的危险所带来的异常恐惧等等,都是激情状态。

8. 从心理测量学角度看,中国古代的“七巧板”可视为( )。

A. 兴趣测验

B. 创造力测验

C. 态度测验

D. 投射测验

【答案】B

【解析】七巧板是以各种不同的拼凑法来拼搭千变万化的形象图案的一种拼图游戏,主要测量各种创新思维能力。因此选B 。

9. 对于自发的,原本就有兴趣的学习任务,外部物质奖励往往会降低个体的内在学习动机,这一观点的动机理论是( )。

A. 行为强化理论

B. 需要层次理论

C. 自我价值理论

D. 自我决定理论

【答案】D

【解析】自我决定理论强调内部动机的东西,也关注外部动机的影响,认为外在动机使用不当会导致内在动机的抵消

10.—般而言,产生立体知觉最重要的线索是( )。

A. 运动视差

B. 运动透视

C. 双眼视差

D. 空气透视

【答案】C

【解析】产生立体知觉的线索包括:肌肉线索、单眼线索和双眼视差(双眼线索),其中双眼视差是产生知觉的最重要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