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江南大学人文学院718教育学综合之课程与教学论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单选题

1. 兰德课程变革动因模式研究发现,课程变革过程包括三个阶段,分别是( )。

A. 计划阶段 实施阶段 合作阶段

B. 启动阶段 实施阶段 合作阶段

C. 启动阶段 实施阶段 评价阶段

D. 计划阶段 实施阶段 评价阶段

【答案】B

【解析】兰德课程变革动因模式研究发现,课程变革过程包括三个阶段:①启动阶段。在本阶段,课程变革的发起者致力于使人们支持课程变革计划,这需要对课程变革计划的目标作出解释,以使教育实践者理解和接受; ②实施阶段。课程实施的关键是对既定课程变革计划作出适当的调整,以适应具体教育实践情境的需要;③合作阶段。在本阶段,所实施的课程计划已成为现行课程制度的一部分,这需要课程专家、教育行政管理人员等密切合作、相互适应,以使变革计划不断进行下去。

2. 于20世纪50~60年代,系统提出以行为控制为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的学者是( )。

A. 斯金纳

B. 普莱西

C. 华生

D. 辛普森

【答案】A

【解析】以行为控制为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有代表性的是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催生出美国20世纪50~60年代的程序教学运动,并影响了世界教学改革运动。它不仅促进了学习理论的科学化, 加速了心理学和教育学的有机结合,而且也推动了教学手段的科学化和现代化。

3. 深刻揭示传统教育中存在的课程与教学的分离以及其他种种形式的二元对立的根源,进而在其独特的实用主义“连续性”原则的基础上整合了课程与教学并消解了其他形式的教育的二元对立的教育学家是( )。

A. 皮亚杰

B. 杜威

C. 布里格斯

D. 桑代克

【答案】B

【解析】杜威对现代教育最大贡献是深刻揭示了传统教育中存在的课程与教学的分离以及其他种种形式的二元对立的根源,进而在其独特的实用主义、连续性原则的基础上整合了课程与教学,并解消了其他形式的教育的二元对立。

4. 认知弹性理论的代表斯皮罗等人曾对人的学习进行了重新解释,他们认为人的学习可以分为的两种类型

是( )

A. 初级学习与高级学习

B. 初级学习与规则学习

C. 概念学习与规则学习

D. 概念学习与高级学习

【答案】A

【解析】认知弹性理论的代表斯皮罗等人曾对人的学习进行了重新解释,他们认为人的学习可以分为以下两方面:①初级学习主要是掌握结构性知识的过程,学习者由此获得的是普遍的、抽象的事实、概念和原理;②高级学习则主要是获得非结构性的知识和经验的过程,学习者由此获得的是与具体情境相关联的知识,这些知识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建构出来的。

5. 罗杰斯认为,传统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和学习过程的错误假设上的,而非指导性教学则与之不同。据此,他提出了新的假设,如下,但其中有一项不符合罗杰斯的观点?( )

A. 所受到的压力或威胁度越大,改变学习者自我结构的速度越快

B. 大量的学习将主要是通过“做”学到的

C. 人类具有学习的自然倾向

D. 当某些学习可能需要学习者改变自我结构时,这种学习可能会被抵制

【答案】A

【解析】罗杰斯的学习原则其中一条是:当外部威胁降到最低限度时,就比较容易觉察和同化那些威胁到自我的学习内容。

6. 下面各项是关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学设计理论趋势的一些表述,其中哪一项不准确?( )

A.80年代后,教学设计理论开始走向整合

B. 此时,教师的角色继续变化,以对学习情境作出灵活的反映

C. 学习者与媒体和环境的交互作用成为这时教学设计关注的重要课题

D. 研究者在力图把现存理论中的因素与认知科学和教育技术学综合为一种新的“杂交理论”

【答案】D

【解析】教育技术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它综合了多门相关学科的相关理论,特别是许多随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新观念、新理论,它们交叉渗透,形成了本学科的基础理论体系,推动着本学科的持续发展。

7. 忠实取向视野中的教学设计本质上是“( )”的。

A. 排斥教师

B. 联合教师

C. 排斥专家

D. 联合专家

【答案】A

【解析】忠实取向视野中的教学设计的特点包括:①教学设计是一种工程、技术;②教学设计本质上是“排斥教师的”;③学生被孤立于教学设计之外。

8. 认知弹性理论的代表( )等人曾对人的学习进行了重新解释,他们认为人的学习可以分为“初级学习”和“高级学习”。

A. 斯皮罗

B. 罗杰斯

C. 莱斯

D. 布鲁纳

【答案】

【解析】认知弹性理论的代表斯皮罗等人曾对人的学习进行了重新解释,他们认为人的学习可以分为以下两方面:①初级学习主要是掌握结构性知识的过程,学习者由此获得的是普遍的、抽象的事实、概念和原理;②高级学习则主要是获得非结构性的知识和经验的过程,学习者由此获得的是与具体情境相关联的知识,这些知识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建构出来的。

9. 下列哪位课程理论专家是“概念重建主义者”?( )

A. 博比特

B. 吉鲁

C. 施瓦布

D. 查特斯

【答案】B

【解析】以法兰克福学派、哲学解释学、知识社会学为理论基础,着眼于社会意识形态的批判与社会公正的建立,可以粗略的将这种倾向称为批判课程论,以阿普尔、麦克唐纳、吉鲁、韦克斯勒、曼恩为主要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