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吉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专业行政管理学考研复试题库

  摘要

一、概念题

1. 行政领导

【答案】行政领导是指在行政组织中,经选举或任命而享有法定权威的领导者,依法行使行政权力,为实现一定的行政目标所进行的组织、管理、决策、指挥等的社会活动的总称。行政领导是国家行政管理活动中的领导活动,它具有一般领导的共同特点,又有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为:①行政领导只是对“行政”的领导; ②从行政领导活动方式的特性上讲,行政领导的执行性,是它的明显特点; ③从行政领导活动的社会属性来看,其具有鲜明的政治性。

2. 公共行政成本

【答案】公共行政成本指的是行政活动中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空间、时间、权威、信誉等各种有形与无形资源的总称。具体包括:①有效成本。它在行政过程中能够转变为行政绩效,有量化成本和非量化成本两种形式,如工作人员的工资、办公物品的折旧消耗费用、调研和决策执行费用等,都是以货币计量的有效成本; 而政府部门在各项决策中必须承担的风险,是无法以货币计量的有效成本。②无效成本。如政府部门难以杜绝的铺张浪费,或因政府直接参与市场竞争而引发的寻租腐败等无益于提高政府绩效的支出就是一种无效成本。

3. 行政信息采集

【答案】行政信息采集是指各政务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根据行政信息用户的需求,从有关信息源或载体内对各种形态的信息选择、采集、提取并加以聚合和集中的过程,即在“需求驱动”下,根据目的和要求将蕴涵、分布在不同时空域的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领域的各种行政信息采集和积聚起来的过程。行政信息采集是实现行政信息交换共享、提高行政信息开发利用水平的前提和基础。行政信息的采集应当遵循职能原则、目的性与及时性原则、真实性与可靠性原则、时间上的连续性和空间上的完整性原则、计划性与预见性原则。

4. 分权制衡理论

【答案】分权制衡理论又称权力制约论,它是西方国家的立法、行政和司法三种权力各自独立又相互制约和均衡的理论。它强调:为防止政府权力的腐败或滥用,必须对它进行合理分割,并建立相互制约和监督的关系。分权制衡论是被西方国家普遍运用在政治体系和其他国家管理活动中的重要法理。分权制衡论对权力的制约最为直接有效。其代表人物是英国的洛克、法国的孟德斯鸿、美国的杰斐逊和汉密尔顿。

5. 公务员申诉与控告

【答案】公务员申诉指公务员对公务员机关作出的涉及本人权益的人事处理决定不服时,向

同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或作出该人事处理的机关的上一级机关提出申诉,要求重新处理的行为。这些人事处理决定包括:处分; 辞退或者取消录用; 降职; 定期考核定为不称职; 免职; 申请辞职、提前退休未予批准; 未按规定确定或者扣减工资、福利、保险待遇; 法律、法规规定可以申诉的其他情形。

公务员认为机关及其领导人员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依法向上级机关或有关的专门机关提出控告。受理控告的机关应按规定及时处理。

6. 行政领导者职位

【答案】行政领导者的职位指国家权力机关或国家人事行政部门根据法律、法规,按规范化程序选择或任命行政领导者担任的职务并赋予其应履行的责任的统‘体。职务和责任是构成行政领导者职位的两个不可缺少的要素。

7. 三T 原则

【答案】“三T ”原则由英国危机公关专家里杰斯特提出,即:①以我为主提供情况(Tell your own tale); ②提供全部情况(Tell it ally); ③尽快提供情况(Tel1 it fast)。具体内容有:①要主动沟通。危机爆发后,要把握信息发布的主动权,“以我为主提供情况”,成为信息主要来源,别人的声音便无足轻重。②要充分沟通,提供关十此次事件的全部情况,即最大限度地扼杀谣言滋生的空间,避免在谣言四起的情况下被迫辟谣,陷入被动局面。③要迅速沟通,即在危机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发布信息,为掌握主动权赢得时间。

8. 现代公共预算

【答案】现代公共预算是指必须经法定程序批准的、政府机关在一定时期的财政收支计划。它不仅是财政数据记录、汇集、估算和汇报,而且是一个计划。这个计划由政府首脑准备,提交立法机构审查批准。它必须是全面的、有清晰分类的、统一的、准确的、严密的、有时效的、有约束力的; 它必须经立法机构批准与授权后方一可实施,并公之十众。现代公共预算制度已作为现代国家进行国家治理的基本制度

二、简答题

9. 行政管理中的协调职能及其作用。

【答案】(1)行政管理中的协调职能是对各行政机关之间、行政人员之间以及各项行政活动之}, ll}的关系进行调整和改善,使它们按照分工协作的原则,互相支持、密切配合、步调一致,共同完成预定的任务和工作。协调活动是行政管理过程的重要环节。这是因为,行政管理归根到底就是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的行政环境,使身处其间的人们能够在组织内协调地开展行政工作,从而有效地完成行政目标。可以说,每一项行政管理职能的开展,都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协调。有了协调,组织可以收到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收到的良好效果。

(2)行政管理的协调职能具体表现为:

①协调行政组织之间、组织与个人之间、人员之间的关系;

②协调各项行政管理之间的关系;

③协调行政组织与其他组织以及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

(3)行政管理中的协调的作用

协调能够保证行政过程的稳定,正常发挥行政功能,提高行政效益。其作用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点:

①有利于增强行政凝聚力。一个组织是否具有生命力,取决于其集体向心力和聚合力的程度。在行政过程中,协调使行政领导与有关各方在强调根本利益和总体目标的基础上,达成共识,以求得行动上的协同‘致。在这-过程中,一方面能调整行政组织中的群体关系和人际关系,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变阻力为助力,有利于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 另一方面使全体工作人员了解目标计划、进度、任务的意义,有利于相互增进理解和信任。同时有关各方在参与行政协调的过程中,也会感到被重视和尊重,从而强化主人翁意识,在以后的工作中自觉从整体利益出发,思想和行动上更加与上级行政组织保持一致。

②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有效的协调,可以节省金钱,减少浪费,使人、则、物等资源的利用得以适当调节,特别在防止和处理不正常竞争中对资源的开发纠纷和无序开发的现象,乃至急功近利破坏资源的现象,行政协调都有特殊的作用。

③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从理论上说,行政效率是行政产出与行政投入之比。在实践中,大量行政投入都耗费在冲破障碍阻隔的无效过程中,因此,降低内耗是提高行政效率的一个重要途径。行政协调使有关规章制度相互配套,使其互不抵触,使行政组织对重要的事情处理都有合法程序; 同时通过对行政系统内外多重要素的综合调控,遏制或减少了系统内部上行、下行、平行各组织单元之间的摩擦、冲突等损耗因素,这本身就是一个减少内耗的过程。另一方面,行政协调沟通内外,融洽环境,使行政过程更多的为外界群众所了解、关心,这对行政实施成本的降低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10.简述实现行政信息交换共享的管理措施。

【答案】(1)编制行政信息交换共享目录体系

目录体系是管理信息资源、实现共享和服务的一种下具,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行政信息查询、检索和定位的服务工具。借助目录系统。可对行政信息进行识别、导航和定位,以支持公众方便、快捷地检索、获取和使用公开的行政信息,以支持政府部门之间共享行政信息。

①科学构建行政信息目录体系框架。包括:资源层、目录层、服务层和应用层;

②科学构建目录体系服务模型。目录体系主要包括目录体系生产、管理和杳询系统二个部分。其使用者包括元数据生产者、目录体系管理者和信息查询者三类用户;

③明确行政信息交换共享目录的具体内容,包括:政务基础信息共享目录、数据库管理目录与行政信息采集责任公开目录。

(2)健全与完善行政信息交换共享标准规范

标准规范为信息资源一致性和技术平台的互联互通互操作提供基本保证,是实现行政信息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