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行政管理学概论(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题库

  摘要

一、概念题

1. 行政管理的政治职能

【答案】行政管理的政治职能是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政治职能是维护国家统治的一项基本职能,其核心在于维护和巩固国家政权,包括:①专政职能,表现为政府承担防范和打击敌对势力和反社会分子,保障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的职责; ②民主职能,表现为政府必须进一步完善各种民主制度,建立健全民主监督程序,不断扩大政府同群众联系的渠道,完善公民参政议政的机制等。

2. 电子化政府、电子政务

【答案】电子政务是基于Internet 的电子化状态中,政府利用电子通信技术对行政事务的管理,又称为屯子政府或电子化政务。电子政务是新技术革命时代,社会信息化和政府改革的产物。

3. 公共行政成本

【答案】公共行政成本指的是行政活动中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空间、时间、权威、信誉等各种有形与无形资源的总称。具体包括:①有效成本。它在行政过程中能够转变为行政绩效,有量化成本和非量化成本两种形式,如工作人员的工资、办公物品的折旧消耗费用、调研和决策执行费用等,都是以货币计量的有效成本; 而政府部门在各项决策中必须承担的风险,是无法以货币计量的有效成本。②无效成本。如政府部门难以杜绝的铺张浪费,或因政府直接参与市场竞争而引发的寻租腐败等无益于提高政府绩效的支出就是一种无效成本。

4. 财务行政

【答案】财务行政是政府对国家财政收支分配活动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活动的总称,它包括与财政活动有关的管理体制、管理制度,以及各项具体的管理方法和程序。对则务行政还可以有一种狭义的理解,它表示国家行政机关为行使其职能,对行政经费进行合理的组织、调节、监督等管理活动。财务行政主要由政府预决算管理、预算(政府)会计和政府审计构成。

5. POSDCORB

【答案】POSDCORB 是美国学者占立克创立的管理七职能说。“管理七职能”是指规划(Planning ),即为需要解决的问题设计总体计划并采取措施以实现组织的目标; 组织((Organizing ),即通过为特定目标而进行的对次级结构的安排、确定和协调来建立权威的正式结构; 人事(Staffing ),即为雇佣、培训员工及维持工作的适宜条件而具有的整体的人事功能; 指挥(Directing ),即为制定决策和将决策体现为特殊的和一般的命令及规章制度以及作为组织领导者所承担的持续性任务; 协调((Coordinating ),即为使工作的不同部分相互联系而承担的所有重要

职责; 报告(Reporting ), 即使对执行负有责任的人能够随时得到进展情况的信息,包括使其本人和其下属通过记录、研究和检查随时获得信息; 预算((Budgeting ),即与所有以财务计划、账目和监控的形式表现的与预算有关的活动、职能等的统称。

6. 行政系统的界限

【答案】行政系统的界线是把行政系统从外部环境中分离出来,又把二者联系在一起,从而使之既相区别,又彼此关联的中介环节。具有两种功能:①抵抗外界环境的干扰,以保持行政系统的独立性; ②过滤来自外部环境的投入和行政系统自身的产出,以维持行政系统的生存与运转。

7. 绩效沟通

【答案】绩效沟通是一个管理者与员工双方追踪进展情况、找到影响绩效障碍以及得到使双方成功所需要信息的过程。信息包括工作进展情况、潜在的障碍和问题、可能的解决措施以及管理者如何才能帮助员工等。持续的绩效沟通可以使绩效周期内的每个人,无论管理者或是员工,都可随时获得有关改善工作的信息,并就随时出现的变化情况达成新的承诺。绩效沟通的方式分正式与非正式两种形式。

8. 行政复议

【答案】行政复议是指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依法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查该具体行政行为的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定程序对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适当性进行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一种行政监督法律制度。国家十分重视行政复议,专门制定行政复议法。加强行政复议工作,是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是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是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内容,是促进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手段。

二、简答题

9. 行政内部监督的内容有哪些?

【答案】行政机关内部监督体系分为两大类型:一是非专门监督,它是指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实行的监督; 二是专门监督,它是指政府主管部门对下级政府相应的工作部门、有隶属关系的企事业单位的行政活动实行的监督。

(1)非专门监督,包括一般监督、职能监督、主管监督。

①一般监督

一般监督是指有隶属关系的行政机关之间产生的相互监督,即行政机关内部的纵向监督。行政机关内部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的监督是最直接、最有力的监督,因为上级机关与下级机关之间是领导和被领导、指挥和服从的关系。我国宪法和地方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全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都是国务院统一领导下的国家行政机关,都服从国务院。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领导所属各工作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的工作,改变或撤销所属各工作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的不适当的命令、指示或

决定等。上级机关可以通过行政的、经济的、组织的手段,实现迅速有效的监督,保证政令畅通、依法行政。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的监督形式主要有:工作检查、工作指导、工作督促、下作报告、专案调查等。下级行政机关对上级行政机关也可以实行监督,如对上级行政机关的错误决定、命令也可以提出批评、建议。

②职能监督

职能监督是指政府具体职能部门就其主管的工作,在各自职权范围内对同级政府其他工作部门及工作人员、有领导或指导关系的企事业单位的行政活动的某一方面实行的监督,如人事监督、财政监督、税收监督等。

③主管监督

主管监督是指政府主管部门对下级政府相应的工作部门、有隶属关系的企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活动和其他管理活动实行的监督。上级政府设立的职能机关与下级政府设立的相同职能的机关之间是业务指导或者领导的关系。我国地方人大、地方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省级人民政府的各工作部门受同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并且按照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规定受国务院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或者领导。市、县级人民政府的各工作部门受同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并且依照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规定,受上级人民政府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或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还有权监督设立在本行政区域内不属于自己管理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使其遵守和执行法律和政策。

(2)专门监督,包括行政监察、行政复议和审计监督。

①行政监察

行政监察是指行政机关内部设立的专门监察机构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活动实施的一种内部监督。我国于7997年5月9日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监察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设立行政监察机关,并建立举报制度,根据需要可以向本级政府所属部门派出监察机构或监察人员。规定监察机关对本级政府各部门及国家公务员、本级人民政府以及本级人民政府各部门任命的其他人员、下一级政府及其领导人员,实施监察。同时,还规定:国家行政监察机关具有检察权、调查权、监察建议权、作出iIr.nn. 察决定行政处分权。监察机关为行使}If.m, . 察职能,履行下列职责:a. 监察国家行政机关在遵守和执行法律、法规和人民政府的决定、命令中的问题:b. 受理对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违反行政纪律行为的控告、检举; c. 调查处理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违反行政纪律的行为; d. 受理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不服主管行政机关给予行政处分决定的申诉,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由监察机关受理的申诉:e.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由监察机关履行的其他职责。

②行政复议

我国十1990年公布《行政复议条例》,并在县级以上各级地方政府建立行政复议机关(设在政府法制工作机构内或与法制工作机构合署办公)。其主要职能是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防止和纠正违法或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1999年《行政复议法》的颁布实施,使行政复议工作更为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