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黑龙江大学027比较政府与政治之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目录

2017年黑龙江大学027比较政府与政治之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一).... 2

2017年黑龙江大学027比较政府与政治之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二).. 10

2017年黑龙江大学027比较政府与政治之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三).. 18

2017年黑龙江大学027比较政府与政治之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四).. 26

2017年黑龙江大学027比较政府与政治之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五).. 35

一、名词解释

1. 终结文化大革命

【答案】终结文化大革命是从文化大革命的极左的错误道路上走出来,从新回到实事求是的正确的道路上来。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给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政治上终结文化大革命,恢复党和国家的领导体制,从制度上和价值上全面恢复作为当代中国党和国家制度核心原则的民主集中制;思想上终结文化大革命,如何评价“文化大革命”,如何对待“毛泽东思想”。终结文化大革命成为一种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2. 民主集中制

【答案】民主集中制,即民主基础上的集中与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原则,它是社会主义国家机构的根本组织原则,它规定了领导和群众、上级和下级、部分和整体的正确关系,它承认人民内部存在着利益的多样性,是人民内部不同利益之间的一种政治协调原则。它的主要内容有:①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②在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机关的关系来看,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③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上,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观能动性。

3. 政府职能

【答案】政府职能就是指政府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根据阶级斗争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担负的职责和功能,就是政府活动的基本方向、根本任务和主要作用。一般包括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和社会职能四大方面,具有公共性、法定性、执行性、强制性、动态性、扩张性等属性。它是国家本质的外在表现。

二、简答题

4.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的历史演进过程。

【答案】从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的萌芽、生长和建立过程可以透视,全能主义政治因素浸透其中,它在解决社会危机方面有正面的作用,它能够很快地进行社会动员和社会整合,集中力量办大事。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社会经济秩序的建设中,在以后的大的工程建设中,全能主义都发挥了这种作用》但其消极作用也是很明显的,在历次政治运动中,在“大跃进”等经济建设中,在政府体制的变动中,都可以清楚地看到全能主义的消极作用。特别是在社会管

理中,全能主义的消极作用达到了无以复加、登峰造极的地步。只是到了改革开放以后,这种状况才有所改变。

(1)改革开放之前,当代中国政府和政治体制的沿革和发展

①大体可分为过渡时期(1949—1953年)、形成时期(1954—1956年)、变动时期(1957—1965年)和动乱时期(1966—1976年)。在各个不同的时期,当代中国政府和政治体制的各个要素,包括共产党对政府的领导体制,立法、行政、司法体制,干部管理体制,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等,都留下了全能主义的轨迹。

②具体体现

就中国共产党对政府的领导体制而言,逐步向集权方向发展。从立法体制上看,其形成和发展历经坎坷。从行政体制上看,行政体制在形成之后逐步被削弱。从司法体制上看,司法体制也几经沧桑。从干部管理体制方面看,当代中国政府自萌芽之日起一直实行党管干部的原则和制度》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上看,这是中国政府体制变动较大的方面。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很长的时期内,在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上,形成了“权力上收——权力下放——再上收——再下放”的循环圈。

③全能主义的特点当代中国政府和政治在上述发展的各个时期和各个要素中所表现出的全能主义特点,概括起来是:政治上,实行高压政策;经济上,计划统治一切;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上,高度一元化,几乎陷入了万马齐喑的局面;社会也被一体化了,人们的活动空间几乎全部被挤占。一句话,社会的各个阶层和各个领域都被政治化了。政党是全能的,政府是全能的,抹杀了社会的自主性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无视法律的尊严,不重视人民群众的民主和自由的要求,其结果必然是政治的集权化、经济的计划化、思想的一元化、社会的一体化。如果说这种全能主义政治在社会革命和社会动荡时期可以发挥积极的社会整合作用,那么,在和平年代其作用则大都是消极的。

(1)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政府与政治在走向现代化的变革

全能主义逐步消减,计划与集权体制正在转变,现代化的因素正在增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在社会自主权方面,首先放松了对农村的控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有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有了支配自己劳动时间的自由。农村基层民主也随之得到发展。农民在村委会选举中取得了选择自己领导人的权利。这是中国全能主义政府与政治消减的最大领域和最明显的标志。

②在党政关系上,进行了一些改革,如减少了党政交叉兼职,改变了一些书记、常委都兼任政府职务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精简了党委工作机构和领导成员人数:初步改变了党委各部门直接对应、领导政府各部门的办法,较明确地划分了党政领导机构的职责。1982年修改和制定的新党章明确规定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③在立法体制上,1982年宪法规定,中国实行两级立法体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基本法律;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和修改除应该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

的其他法律。同时,国务院有权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省和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权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地方性法规等。这些规定都有助于加强人大的工作,完善立法体制。

④在中央集权体制方面,高度集权的体制有所改善。首先,地方政府拥有了一定的自主权。是这种分权趋势,促进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其次,在于部管理制度上,进行了重大改革。确立了干部的离休退休制度和顾问制度,实行了限任制度,部分地废除了国家领导干部的终身制,中央还适当地下放了干部管理权限。

⑤在经济管理体制上,计划体制正在转型,逐步建立市场经济体系。此外,在对社会的管理方面,改变了计划包揽的局面,出现多元化的趋向。

⑥在意识形态领域,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大力倡导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宣传报道中,意识形态的浓重色彩有所减退。在文艺、小说、电影、电视中;意识形态有所淡化。

5. 简要回答行政系统内部监督的形式。

【答案】行政系统内部监督是指以行政系统内部的特定层次和特定机关为主体,对其他行政机关及其人员所进行的监督。具体而言,它又包括三种主要形式:

(1)上级监督

上级行政机关或行政领导有权对下级行政机关及其人员实施监督。一般上级行政机关通过撤销下级不适当的决定、命令,考核、奖惩下级人员和指导、检查、督促下级工作来实施行政监督,另外又可以通过行政复议撤销下级错误的行政决定。

(2)审计监督

这是专门的国家审计机关通过对行政机关的财政、财务和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监督和评价的方式,监督国家预算的分配与使用是否合法、合理和有益,以预防和纠正国家财政经济活动中的违法行为。在国家行政机关承担大量经济管理事务的条件下,审计监督成为最重要,最有效的行政监督方式之一。

(3)监察监督

这是指专门的国家行政监察机关通过检查、调查与处理等方式,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所实施的监督。中纪委和监察部“合署办公”,实行一套机构、各项职能(党的纪律检查和行政监督)的体制。地方各级均仿照中央实行合署制度,目的是加强行政监察的权威合署后监察部仍属国务院序列,地方监察机关的双重领导体制不变。

从总体上看,中国国家行政监督迄今为止己经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内外结合的体制。问题是,如何充分发挥行政监督的有效性? 这首先有赖于进一步完善内外结合的这一行政监督体制。进一步开掘这一体制的潜能,同时还有赖于行政监督体制外各类相关因素的支持和配合。

6. 简述中国近百年来现代化的演变和反思。

【答案】中国的现代化是外部挑战与内部回应两者相互结合的互动过程。

(1:)现代化的演变①萌芽阶段:鸦片战争后兴起的洋务运动、维新运动(“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