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共江苏省委党校519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政治协商
【答案】政治协商是指对国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针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进行协商和就决策执行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进行协商。政治协商的主要形式有:政协全国委员会的全体委员会议、常务委员会议、主席会议、常务委员专题座谈会和各专门委员会会议等,其主要特点有:①它是由各方面采取各种形式进行事先协商,经过充分讨论,达到认识上大体的统一。②它不属于国家政治制度中的一种法律程序,对各种方案不进行简单的表决形式。尽管政治协商没有法律效力,但它所起的作用却是权力机关所无法代替的。
2. 有限政府
【答案】有限政府与全能政府相对应,是指政府自身在规模、职能、权力和行为方式上受宪法和法律的严格限制和有效约束,不能超越法定的界限。
3. 民主集中制原则
【答案】民主集中制是指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它和分权制衡原则是国家组织及其活动方式的两种不同原则。中国的国家组织及其活动方式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八二宪法”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该原则具体体现为: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②“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③“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二、简答题
4. “公民”和“人民”两个概念有何区别?
【答案】“公民”和“人民”两个概念区别如下:
(1)从领域来看,公民是一个法律概念。在现代社会,公民的指的是具有一国国籍的人,人民是一个政治概念。不同历史时期,人民的内涵有不同,阶级性明显。在我国,人民的概念就是指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对应的概念是少数的敌对分子。
(2)从数的意义看,公民是单数名词,个人可以是一个公民。而人民是集合概念,只能说某个人是人民的一份子。
5.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有哪些明显特征?
【答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的特点在于:
(1)在国家政治生活中,除了中国共产党之外,还存在着其他八个政党,即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这些政党都是社会主义政治生活中的合法政党和积极力量。
(2)中国共产党享有公认的领导地位,是执政党,而其他政党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不仅对国家实行思想领导、政治领导和组织领导,而且对各民主党派实行政治领导。各民主党派积极参政议政,其参政议政的基本内容包括: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参加国家政权。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机构、途径和方式主要是: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人士的定期或不定期的座谈会,各民主党派人士出任政府领导职务等。
(3)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的关系是协商合作、相互监督的关系。与资本主义国家政党政治中的那种相互倾轧、相互拆台的政治竞争不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是在各种利益关系具有可协调性的基础上,围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总目标建立的,这就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各民主党派相互之间是以协商合作的方式展开政治活动的。
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又存在着相互监督的关系,这种监督的基本准绳就在于各自的政治决策和政治行为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是否有利于人民的利益得到合理协调和实行。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的这种关系及其运行方式具有积极建设性,它无疑保证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稳定与和谐^
根据这些特点,中国共产党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的基本方针,这也成为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关系的基本准则。
6. 简述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形式的发展。
【答案】(1)我国多党合作的主要形式:
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是民主党派进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重要政治场所。
②中国共产党召集的协商座谈会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形式有:“双周座谈会”、“协商座谈会”、“最高国务会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形式有:“民主协商会”、“谈心会”、“座谈会”、“书面建议”等。“民主协商会”是中共中央就国家大政方针与各民主党派中央主要领导人和无党派的代表人士进行协商的一种形式。“谈心会”是中国共产党为了征求某一方面意见和听取某些方面建议邀请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加会议的一种形式。“座谈会”是中国共产党就有关信息交流与政策性建议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举行会议的一种形式书面建议”是各民主党派除了直接面对面交换意见外另外一种有效的民主协商形式。
③共同参加国家政权
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共同参加国家政权主要是通过它们在全国和地方各级人大、各级政
府中的合作来实现的。在各级人大中,民主党派当选为人大代表的数量占有相当高的比重,担任人大常委会的委员和副委员长(副主任)的比例也不小。同时,各级政府中也有较多的民主党派成员担任一定的领导职务。当然,不论是共产党的成员,还是民主党派的成员,都是以国家公务员的身份从事政府工作,按国家法律政策处理公共事务。
(2)完善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形式
①应由较多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政协委员走上各级政府机关的领导岗位。在配置政府主要领导岗位时,应明确非共产党员政协委员的职数,采取有效措施增加民主党派人士担任政府重要岗位的人数,使这部分政协委员直接活动于政府决策的内部之中,而不是在政府决策的外部进行间接参与。
②应逐渐把协商的重点由一般事务性的协商活动转向重要决策性的协商活动。
③明确规定政治协商的次数和时间,将随意性协商活动转变为规范性协商活动。
④充分发挥非共产党员政协委员的民主监督作用,进一步明确非共产党员政协委员的民主监督职责、任务、范围和内容,并将它制度化和规范化。
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制度的基本职能有哪些?
【答案】政治协商会议制度的基本职能可以归纳为三方面: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1)政治协商
政治协商是对国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针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进行协商和就决策执行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进行协商。
①主要内容:
国家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重要方针政策及重要部署,政府工作报告,国家财政预算,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国家的重要法律草案,中共中央提出的领导人人选,国家省级行政区划的变动,外交方面的重要方针政策,关于统一祖国的重要方针政策,群众生活的重大问题,各党派之间的共同性事务,政协内部的重要事务以及有关爱国统一战线的其他重要问题。
②主要形式:
政协全国委员会的全体委员会议,常务委员会议,主席会议,常务委员专题座谈会,各专门委员会会议,根据需要召开的各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人民团体、少数民族人士和各界爱国人士的代表参加的协商座谈会等。
③特点:
a. 它是由各方面采取各种形式进行事先协商,经过充分讨论,达到认识上大体的统一。 b. 它不属于国家政治制度中的一种法律程序,对各种方案不进行简单的表决形式。
尽管政治协商没有法律效力,但它所起的作用却是权力机关所无法代替的。“政治协商的好处在于既能实现最大多数人民的民主权利,又能尊重占少数地位的人民的民主权利,在经过充分协商之后,使各方面的政见在基本上达到适当的集中和统一,
(2)民主监督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