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沈阳师范大学心理学研究方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如何撰写问卷填写指导语及选择问题表述方式、回答方式?
【答案】(1)指导语是用来指导研究对象填写问卷的一组说明性文字,其作用是对填表的方法、要求、时间、注意事项等做一个总的说明,有时还附一两个例题,帮助研究对象更好地理解如何进行填写。指导语直接影响到研宂对象的填写,直接关系到问卷研究的信度和效度。
(2)—般来说,在表述问题时,文字上应该符合以下几点:
①简洁、通俗易懂,不要用太长的句子和学术词语,便于被试理解和接受。
②具体、清晰、可操作,不要用含糊不清、概念化或有双重含义的句子。
③客观谨慎,不要用倾向性或引导性的口气进行提问,不宜问敏感或刺激性的问题。
④正面肯定提问,不要用假设句,更不要用反问句或否定句。
(3)在回答方式设计时首先必须考虑到问题的提问和表述方式。
①开放式问题的回答一般都是在问题的后面留长短不一的空白让被试自己填写,形式简单。 ②对于封闭式问题来说,回答方式较多,设计时需要加以选择。
2. 对假设进行统计检验的主要方法有哪些?各种方法的主要适用范围是什么?
【答案】根据已有的理论和经验或对样本的总体的初步了解而对研究结果作出的假设叫做研究假设而与之相对立的假设称为虚无假设研究者通过对进行检验,从而接受或拒绝的过程便是假设检验。
对假设进行统计检验的主要方法及其适用范围有:
(1)Z 检验
在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中,对总体正态分布、方差已知或独立大样本的平均数的显著性和差异的显著性的检验,
非正态分布
差异显著性Z 检验的基本计算公式为:
式中是两个平均数的差异
,是两个平均数差异的标准误。 的皮尔逊积差相关系数和二列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以及两个相关系数分别由两组被试得到的相关系数差异性检验等情况,都可用Z 检验。其中平均数
(2)t 检验
t 检验通常用于总体正态分布、总体方差未知或独立小样本的平均数的显著性检验,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相关系数由同一组被试取得的相关系数差异显著性检验,非正态分布
皮尔逊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等情况。其中平均数差异显著性t 检验的公式为:
第 2 页,共 30 页 的
式中
(3)是两个平均数的差异
,检验
检验的基本公式为:
是标准误,是自由度。 检验一般用于计数数据的检验,也可用于样本方差与总体方差的差异检验等情况。例如用于计数数据的
式中为实计数,为理论期望次数。
(4)F 检验和方差分析
①F 检验常用于独立样本的方差的差异显著性检验,其公式为:
式中分别为两样本的方差
,
或分别为样本1和样本2的自由度。应该注时,两方差的差异才显著。 意的是F 检验是双侧检验,只有当:②方差分析又称变异数分析,主要有独立设计和相关设计两种设计的方差分析。主要用于分析数据中的不同来源的变异对总变异的影响大小,从而确定自变量是否对因变量有重要影响。
使用方差分析时应注意满足基本假设:
a. 总体正态分布;
b. 变异是可加的;
c. 各处理内(即实验组内部)的方差一致。
另外,非参数检验方法也是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假设检验方法。常用的主要有秩和检验法、符号检验法、添号秩次检验法、等级方差分析等方法。
第 3 页,共 30 页
3. 在一项英语单词记忆实验中,要求一批被试分别采用机械式、联想式、理解式方法记忆。100个英语单词。各组被试正确回忆量的方差如下表所示。试检验各组方差是否齐性。[取
]
【答案】用最大F 比率法进行齐性检验,具体步骤如下:
(1)已知:最大方差(2)计算F 值
(3)计算自由度
分子自由度:
分母自由度:
(4)查(5)结论
因此,方差齐性。
4. 结合具体研究实例说明研究问题的共同特征。
【答案】研究问题的实质在于未知,在于询问研究变量之间的各种未知关系。研究问题具有以下几个共同特征:
(1)研究问题通常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变量,并询问其关系如何。
(2)问题应以提问的形式出现。“是什么”这类问题要求对研究对象进行识别或判定,“为什
“怎么样”这类问题要求描述所研究对象或对象系么”这类问题要求回答现象的原因或行为的目的,
统的状态或过程。
(3)研究问题应当具有可解答性。
(4)研究问题的陈述不应带任何主观好恶等感情色彩,也不应带任何道德和伦理的判断,而应以科学的求实和探索精神对待未知的问题。
第 4 页,共 30 页 最小方差
三组被试人数分别为 临界值表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