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吉林财经大学税务433税务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中国税制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目录

2017年吉林财经大学税务433税务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中国税制考研强化模拟题(一) .... 2

2017年吉林财经大学税务433税务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中国税制考研强化模拟题(二) .. 11

2017年吉林财经大学税务433税务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中国税制考研强化模拟题(三) .. 19

2017年吉林财经大学税务433税务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中国税制考研强化模拟题(四) .. 29

2017年吉林财经大学税务433税务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中国税制考研强化模拟题(五) .. 38

一、名词解释

1. 房产税征税范围

【答案】《房产税暂行条例》规定:房产税在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征收。城市是指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市,其征税范围为市区、郊区和市辖县城;县城是指县人民政府所在地;建制镇是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建制镇;工矿区是指工商业比较发达、人口比较集中、符合国务院规定的建制镇标准但未设立建制的大中型工矿企业所在地。坐落农村的房产暂不征税。房产税的征税范围不包括农村,这主要是为了减轻农民的负担。

2. 印花税

【答案】印花税是对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中书立、使用、领受的凭证征收的一种税。印花税是一种具有行为性质的凭证税,凡发生书立、使用、领受应税凭证的行为,就必须依照印花税法的有关规定履行纳税义务。

3. 综合所得税

【答案】综合所得税是对纳税人的各项应税所得(如工薪收入、利息、股息、财产所得等)综合征收。综合所得税最先出现于德国,多采用累进税率。这种税制较为充分考虑了纳税人的总体负担能力,能够量能课税,公平税负。需要纳税人纳税意识强、服从程度高,征收机关征管手段先进、工作效率高。

4. 车辆购置税

【答案】车辆购置税是对在我国境内购置并使用应税车辆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车辆购置税的纳税人是指在我国境内购置应税车辆的单位和个人。其中购置是指购买使用行为、进口使用行为、受赠使用行为、自产自用行为、获奖使用行为以及以拍卖、抵债、走私、罚没等方式取得并使用的行为,这些行为都属于车辆购置税的应税行为。

二、简答题

5. 关税征收管理中有“运输工具申报进境之日起14日内”,也有“填开税款缴款书之日起15日内”,这两个事件有什么关系?

【答案】“运输工具申报进境之日起14日内”是进口货物申报期限;“填开税款缴款书之日起15日内”是进出口货物纳税期限。先有申报,后有缴纳。具体规定如下:

(1)进口货物的纳税人应当自运输工具申报进境之日起14日内,向货物的进(出)境地海关申报。进出口货物转关运输的,按照海关总署的规定执行。进口货物到达前,纳税人经海关核

准可以先行申报,具体办法由海关总署另行规定。

(2)关税的纳税义务人应在规定的报关期限内向货物进(出)境地海关申报,经海关对实际货物进行查验后,根据税则中货物的归类和完税价格计算应纳关税和进口环节代征税费,填发税款缴纳证。纳税义务人应在海关填发税款缴纳证之日起15天内,向指定银行缴纳税款。

6. 列入我国消费税征税范围的消费品包括哪几类?

【答案】按照《消费税暂行条例》规定,我国应征消费税的有14个税目,有的税目还进一步划分若干子目,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五类:

(1)一些过度消费会对人类健康、社会秩序、生态环境等方面造成危害的特殊消费品,如烟、酒、鞭炮、焰火等;

(2)奢侈品、非生活必需品,如贵重首饰、化妆品等;

(3)高能耗及高档消费品,如小轿车、摩托车等;

(4)不可再生和替代的石油类消费品,如汽油、柴油等;

(5)税基宽广、消费普遍、征税后不影响居民基本生活并具有一定财政意义的消费品,如汽车轮胎等。

7. 个人所得税在什么情况下实行减征或加成征收?

【答案】(1)个人所得税实行减征的情况:

①法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批准可以减征个人所得税:a. 残疾、孤寡人员和烈属的所得;b. 因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大损失的救济所得;c. 其他经国务院财政部门批准减税的;

②稿酬所得按规定减征30%计税。

(2)个人所得税实行加成的情况: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实行加成征收。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是指个人一次取得劳务报酬,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具体规定为: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至50000元的部分,依照税法规定计算应纳税额后再按照应纳税额加征五成;超过50000元的部分,加征十成。

8. 营业税法定免税项目有哪些?

【答案】营业税的法定免税项目是指《营业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明确列举的免税项目。按照现行税法的规定,营业税的法定免税项目包括:

(1)养育、婚姻介绍、殡葬服务项目;

(2)残疾人员个人提供的劳务;

(3)医疗服务项目;

(4)教育服务项目;

(5)农业服务项目;

(6)文化活动项目;

(7)境内保险机构为出口货物提供的保险产品。

9. 什么情形下需要核定营业税营业额?如何核定?

【答案】营业税的计税依据是营业额,营业额为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向对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

(1)纳税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税务机关有权核定其应纳税额:

①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可以不设置账簿的;

②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应当设置但未设置账簿的;

③擅自销毁账簿或者拒不提供纳税资料的;

④虽设置账簿,但账目混乱或者成本资料、收入凭证、费用凭证残缺不全,难以查账的; ⑤发生纳税义务,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申报,逾期仍不申报的;

⑥纳税人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的。

(2)税务机关核定应纳税额的具体程序和方法由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规定。对于纳税人提供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价格明显偏低而无正当理由的,或者视同发生应税行为而无营业额的,税务机关可按下列顺序确定其营业额:

①按纳税人最近时期发生同类应税行为的平均价格核定;

②按其他纳税人最近时期发生同类应税行为的平均价格核定;

③按下列公式核定:

公式中的成本利润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税务局确定。

10.如何理解税法的特征?

【答案】税法是税收制度的法律体现形式,它是国家制定的用于调整税收征纳关系的法律规范总和。税法的特征如下:

(1)税法具有税与法的共存性:

①税收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而法又与国家同时存在;

②税法充分体现了税收的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特征;

③国家向纳税人取得财富,必须事先以法律形式规定对什么征税、征多少税、如何征税等标准,否则必然背离一定的分配关系,从而影响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

④国家通过制定法律去参与分配是税收分配区别于一般分配的重要标志;

(2)税法关系主体的单方固定性:

①税法主体的双方当事人中,一方始终是国家税务机关,另一方则是不同的各类纳税人; ②纳税人可以随时随事变更,而国家税务机关则是固定不变的;

③其他任何机关与法人或自然人,或者法人与法人之间,法人与自然人之间,自然人与自然人之间,都不会发生和存在任何税收法律关系;

(3)税法关系主体之间权利和义务的不对等性:

①税法确定的征纳关系不是按照协商、等价、有偿等原则建立,而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