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浙江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之《政治学概论》考研复试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马克思主义
【答案】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工人运动实践基础上而创立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从狭义上讲是指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理论和学说的体系。具体的讲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哲学的观点、社会学理论和政治学说。从广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三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分别是马克思、恩格斯受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创立的。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主要观点和方法随着中国革命的步伐被传播到中国。中国政治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结合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实践,研究中国政治发展的一系列问题,为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出了积极贡献。
2. 政权组织形式
【答案】政权组织形式表现为实现国家权力的机关以及各机关之间的关系
3. 国家机构
【答案】国家机构,是指组成国家机器的一切国家机关的总和,它包括全部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是实现国家权力、执行国家职能、进行国家日常活动的组织。与国家形式问题不同,如果说国家形式关涉的是整个国家机器的组织结构和权力配置,是从宏观上来描述和分析各个国家机关之间的权力划分和相互关系,国家机构所关涉的则是国家机器的各个部件的构造和功能,是从微观上解剖和认识各个国家机关的组成、权力和职能,更注意各国家机关的技术层面和操作层面。显然,国家机构与国家形式有着密切的对应关系,对国家机构的研究不能离开对国家形式的把握和理解。与国家机构的概念相关的还有政府机构,但在实际政治生活中所谓政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政府指的就是包括立法、行政、司法等所有国家机关在内的国家机构的整体,狭义的政府则仅仅指国家行政机关。一般说来,当人们使用“政府机构”这个概念时,多是指狭义的政府即国家的行政机关,更为狭义的则只是用来指中央行政机关。
4. 政治文化
【答案】政治文化即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形成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情感,是政治关系在人们精神领域内的投射形式。它是一个民族在其特殊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的,并对该社会人们的政治行为模式、对政治系统的要求以及对法律的反应发挥着重要作用。
5. 法西斯国家
【答案】法西斯国家是一种特殊形态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它是垄断资本所采用的最残暴、最野蛮的政治形态,是垄断资产阶级为了维护和实现自己的利益和统治地位所实行的公开的恐怖专政。法西斯统治的出现,是资产阶级已经不能用国会制度和资产阶级民主制的旧方法来实行统治,因而不得不在对内政策上采用恐怖的管理方法的表现,是由于资产阶级再也不能在和平的对外政策的基础上找到摆脱现状的出路,因而不得不采用战争政策的表现。如20世纪20、30年代的德国、意大利、日本等。
法西斯国家的特征:
①法西斯国家的形成条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育不充分,独裁专制统治体制在不同程度保留,垄断资产阶级与封建主残余政治军事势力相结合,因此具有顺利采用独裁专制体制所需的天然的土壤;
②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法西斯国家以“种族优越论”、“国家至上论”、“领袖权威论”等作为政治统治的精神支柱和思想特征,宣扬“生存空间”理论;
③经济生活: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紧密结合,国民经济军事化;
④政治生活:实行法西斯的寡头统治;
⑤对外关系:奉行疯狂的对外扩张和侵略政策,发动大规模的侵略战争。
6. 绝对主义国家
【答案】绝对主义国家,是指在这些国家之中,君主具有绝对性,君主大权独揽,将立法、行政、司法、军事等权力集中于一身,而且君主作为主权的化身,凌驾于法律之上,成为一切法律的合法性源泉。
二、简答题
7. 简述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与卞要内容。
【答案】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和平共处原则是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
第二,独立自主是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
第三,和平与发展是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目标;
第四,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相结合是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中国对外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第二,加强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第三,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关系。
8. 如何理解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答案】(1)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①国家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社会合作,从而在根本上改善了社会生活。国家兴起之后,借助国家的强制力量去保护私人财产,维护市场契约,更主动地创造各种社会交往和合作的机制,从而大大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②国家也由于野心勃勃,一心向社会扩张自己的力量,所以也在相当程度上破坏了社会的内聚力和传统社区的社会网络,消弱本本来就存在的一些社会合作。
③只要国家与社会形成了利益的一体化,就会产生一个“强化市场型政府”,国家是有利于社会发展的; 如果国家与社会的利益是分离的,国家十预无非就是为了巧取豪夺。根据这一理论,国家十预的关键不在于要还是不要,也不在于干预的数量有多大、程度有多高,而在于国家干预的质量,它是强化市场的,还是压榨市场的。
9. 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
【答案】资本主义国家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专政,是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和资产阶级共同利益的工具。具体表现为;
(1)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经济关系基础上,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和雇佣劳动,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特征,正是在这一经济关系基础上,产生了资产阶级的共同利益,形成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剥削与被剥削关系基础上的根本利益矛盾。资本主义国家就是建立在资产阶级的共同利益基础上,控制、欺骗甚至镇压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治权力组织。
(2)资本主义国家是资产阶级政治权力的组织化、制度化。由于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权力操掌在资产阶级手中,因此,资本主义国家的组织原则、制度设立及其实际活动都是由资产阶级支配、掌握和操纵的。在不同时期,资产阶级会根据不同的情况和自己的利益要求,采用不同的组织机构、制度设置和活动方式,或是镇压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或是欺骗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
(3)资本主义国家以维护和服务于整个资产阶级的共同利益为目的。由于资产阶级内部存在不同的利益阶层和集团,因此,资本主义国家在某个时期或某些问题上,集中代表和维护某些阶层或集团的利益。资本主义国家是管理资产阶级共同事务的委员会,是维护和服务于资产阶级根本利益的工具。
(4)资本主义国家是剥削阶级国家中最为发达,最为完各的国家组织。它具有十分严密的组织体系、明确的权力职能分工和权限范围,完备的机构设置和监督机制、完整的政治程序以及相应的法律法规。整个政治体系在金钱政治的作用下运转,最大限度地保障着资本私有,镇压人民的反抗。
10.行为主义政治学的基本特征。
【答案】行为主义政治学主要采用了现代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它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形成,二战以后迅速发展,在60年代发展到全盛时期,70年代开始走向衰落。行为主义政治学把政治行为看作政治的出发点和政治分析的基本单元,并用现代科学方法加以分析。其基本特征主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