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沈阳建筑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政治学概论(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题库
● 摘要
目录
2016年沈阳建筑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政治学概论(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题库(一) . 2 2016年沈阳建筑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政治学概论(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题库(二) . 9 2016年沈阳建筑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政治学概论(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题库(三) 16 2016年沈阳建筑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政治学概论(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题库(四) 22 2016年沈阳建筑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政治学概论(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题库(五) 29
一、名词解释
1. 总统制的中央政府
【答案】在总统制国家,行政权力集于总统一身,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国家行政机关首脑。美国是最为典型的总统制国家。总统是国家元首、执政党的领袖,其主要作用表现在:
①最高立法者。总统对国会的决议享有否决权。要使总统的否决权无效,需要参、众两院超过三分之二的多数票,因此,对总统的否决进行否决的可能性极小。
②行政首脑。行政首脑的工作使总统必须与许多机构打交道。在制定全局性政策和遴选执行政策的人的过程中,总统不得不与国会各委员会的主席和主要成员、利益集团以及有关各部的官员共同行使权力。
③国防和外交政策的首脑。美国宪法把处理外交事务的权力授予总统,在外交领域,总统总是大权独揽。
2. 政治稳定
【答案】政治稳定是指一国政治体系的连续性和有序性,它包括政权体系的稳定、国家权力结构的稳定、政治过程的有序状态。
一般地,政治稳定表现为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策的稳定,政治权力配置有效,政治体制运作正常,社会有序,政局稳定,人民对国家的认同感较强,政府能妥善协调利益关系,解决利益冲突等。政治稳定是一种动态的稳定,一方面,政治体系适应社会环境系统的发展变化要求而呈现稳定状态,并向新的结构功能状态有序演进,同时,政治体系反过来有序地促进社会环境系统发展变化; 另一方面,政治体系的自身结构和功能合理配置、稳定运转,体系内部各个部分之间协调发展、良胜运作。政治稳定不是“政治变革的对立面,,。只有能够适应重大经济、社会和文化变迁的制度,即变革的制度才能促进政治稳定; 相反,僵化的制度虽然能够表面上维持一种暂时的稳定,但是却非常脆弱,并且易于崩溃。所以,政治稳定是“制度僵化”的对立面。
政治稳定有两个主要标志:
一是参预政治的各种利益集团对规则有一种共识;
二是在政体中没有大规模的政治暴力。长期的政治稳定不能靠高压来维持,政治稳定必须建立在“合法性”基础之上,只有这样政治稳定才是牢固的。
3. 政治文化结构
【答案】政治文化结构主要由政治意识形态、政治价值观、政治心理这三大层次有机组合而成: ①政治心理是政治文化的表层和感性部分,包括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动机、政治态度:
②政治思想是政治文化的深层和理性部分,包括政治理想、政治信仰、政治理论;
③政治价值规则是政治心理与政治思想相互作用并在人的认知系统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观念取向,构成了政治文化的核心部分。
4. 半总统制
【答案】半总统制是指一种既有总统制某些特点、又有议会制某些特点的政体,半总统制的典型是法国。1958年,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发展,法国在戴高乐的主导下建立了一种比较特别的新的政体,其特点是提高了总统的地位,强化了总统的权力,使之成为掌握实权的选任国家元首。总统主持内阁会议决定政府的政策纲领,但不直接管理政府工作,总统有权任免一名总理并由总理领导政府的日常活动。但总理和政府又须向国民议会负责,国民议会如果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政府就得向总统提出辞职。此外,德国历史上的魏玛共和国也属于半总统制政体。
5. 理性选择理论
【答案】理性选择理沦的源头是运用经济学方法来分析政治问题的公共选择理论。理性选择理论坚持一种个体主义的方法论,坚持从个体出发来观察和分析政治现象,它首先假定了一个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个体,然后再在各种可能的情景下来计算和演绎按照利益最大化原则行动的个体可能面临的选择及其行动方案。
6. 全球化
【答案】全球化是指世界上各种国际关系行为体、政府、团体、个人之间跨越领土、种族、语言等界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全方位多形式的交流和交往活动,从而使全人类向更加密切的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和相互融合的方向发展。在政治领域,全球化则意味着国际政治行为体在政治领域内横向联系的扩大和相互作用的加强。其主要标志是,国际政治行为体多元化、国家的地位和作用发生变化、国际政治行为体之间关系的扩展和加深、决策框架在各种层次上的相互联系以及全球意识的深化等。
二、简答题
7. 试述现代行政机关权能扩张的原因和表现。
【答案】(1)导致行政机构功能扩张的原因:
①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政府行政部门必须承担起日益复杂化和专门化的社会管理和政治统治职能。另外,战争是极需强大的人力物力支持的。 ②行政机构自身利益的自主性倾向。行政机构在发展的过程中都会相应地形成自身的官僚利益集团,在行使行政权力的过程中,官僚利益集团存在将行政权力扩大化以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倾向,从而导致行政权力及其机构的扩张。
(2)现代行政机构功能的扩大主要表现:
①管制。政府扩大了它对经济的控制,特别是在国家经济主脉己经不是农业而是商业和工业的现
代社会。
②分配。政府通过公共事业开支和其他手段在利益分配方面发挥作用,甚至直接干涉利益的分配。 ③生产。政府在经济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发挥着生产功能。在计划经济体制中,政府机构管理和经营着绝大部分社会经济活动。
④(资源)提取。政府为了实现其庞杂的社会管理和政治管理功能,就必须加强它从社会获取行政资源(包括金钱、物资,有时还包括劳动力等)的能力。
⑤防御。政府的军事防御能力往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增强,且其发展速度常常超过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军事防御能力的发展与所处国际国内局势的紧张程度以及国家对外政策等因素,有着直接的联系。
8. 简述政治文化的内涵及类型。
【答案】(1)政治文化的内涵
政治文化是指一个国家中的阶级、团体和个人,在长期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下形成的某种特定的政治价值观念、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模式。它主要包括政治主体对政治体系、政治活动过程、政治产品等各种政治现象,以及自身在政治体系和政治活动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的一种态度和价值倾向。
(2)政治文化的类型
①参与型政治文化与服从型政治文化
这是从社会成员的参政倾向来进行划分的。
a. 在参与型政治文化体系中,公民普遍具有参政的愿望、能力和要求。民主、平等的观念是这种政治文化中的主导观念。政治体系通过普遍选举、政党政治、民选议会等方式为公民提供参政的途径。它使公民成为政治主体,可以自由地参政、议政。
b. 在服从型政治文化体系中,政治只是少数人的事,多数社会成员不能也不愿参与政治,即使政治体系提供了参与政治的途径,民众也会因为其参与政治的能力与愿望的低下而使政治参与难以实现。
②冲突型政治文化、协调型政治文化和混合型政治文化
这是根据政治文化在一个国家、社会的作用和政治文化中亚文化结构及其相互间关系而划分的。 a. 冲突型政治文化是指在这类文化中存在着亚文化系统之间的相互冲突。这种冲突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如阶级对立,民族差异和矛盾、利益冲突以及大众与精英之间的文化差别等,都可以成为冲突型政治文化出现的起因。
b. 协调型政治文化是指在这种文化中,各种亚文化系统之间相互协调、相互融合,社会各个阶层、各个集团、各个民族、大众与政治领导之间不存在政治观念和政治信仰方面的根本冲突。业文化之间的差别和不同,可以通过政治体系或相互适应来加以协调,从而促进整个政治共同体内部的利益协调。
c. 混合型政治文化指的是在这类政治文化中,各种亚文化系统之间的界限尚不分明,社会各个阶层、各个集团、大众与领导之问的分野也不明显,同时政治关系又与血缘关系、种族关系与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