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813人文地理学之经济地理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区域经济结构

【答案】区域经济结构是指一个区域内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系和数量关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区域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企业结构、技术结构、要素结构等。

2. 生产链

【答案】生产链是指主要研究客体是商品形成的流程及确定参与的主体及其活动,着重于强调在某种商品或服务生产过程中能增加价值的系列功能不同、但相互作用的生产活动的集合。生产链主要由输入、生产、物流和最终消费四个环节构成。

3. 分散指数

【答案】分散指数是指交通网络中所有点的通达指数之和,是用来衡量交通网络的通达程度与联系水平的指标。分散指数越小,交通网络内部的联系水平越高,网络的通达性越好。

4. 极核式空间结构

【答案】极核式空间结构是指区域中个别地点因为某种发展机遇而率先发展起来,成为增长极,然后通过极化作用,不断吸取周围区域的资源和要素,导致两者的差异越来越大,存在着上述明显极核的区域空间结构。

5. 生产网络

【答案】生产网络是指跨国公司将产品价值链分割为若干个独立的模块,每个模块都置于全球范围内能够以最低成本完成生产的国家和地区,进而形成的多个国家参与产品价值链的不同阶段的国际分工体系。

6. 区位重量

【答案】为整个工业生产与分配过程中需要运送的总重量,等于生产每单位产品需要运送的最终产品和局地原料的重量之和。

7. 劳动密集型产业

【答案】劳动密集型产业指农业、林业及纺织、服装、玩具、皮革、家具等制造业。劳动密

集型产业在生产过程中大量的使用劳动力特别是大量廉价劳动力。基本特点是:物化劳动消耗比重较低而活劳动消耗比重较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

8. 原料指数

【答案】原料指数等于产品重量与局地原料重量之比,即生产单位产品需要的局地原料量。

9. 霍夫曼系数

【答案】霍夫曼系数是指霍夫曼使用了近20个国家的工业结构方面的时间序列资料,重点分析制造业中消费资料工业和资本资料工业的比例关系。即:霍夫曼比例=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资本资料工业的净产值。

10.乘数效应

【答案】乘数效应是指增长极的发展对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示范、组织和带动作用,从而加强与周围地区的经济联系。在这个过程中,受循环积累因果机制的影响,增长极对周围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会不断地得到强化和加大,影响范围和程度随之增大。

11.区位理论

【答案】区位理沦有两层基本涵义,一层是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即在区位主体己知的条件下,从区位主体本身的固有特征出发,分析适合该区位主体的可能空间,然后从中优选最佳区位; 另一层与前者正好相反,即空间区位己知,根据该空间的地理特性、经济和社会状况等因素,研究区位主体即人类活动的最佳组合方式和空间形态。根据其产生与发展的先后,区位理论可以分为占典区位论和现代区位论。

12.分散因子

【答案】分散因子是促使企业为避免集中而带来的不利而分散布局的因子(地价上升、交通拥挤等)。分散因子起到使其他因子所决定的工业区位格局发生偏移的作用。

二、简答题

13.试述中心—围理论

【答案】中心—外围理论有时也称之为核心—边缘理论或中心—边缘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发展经济学研究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间的不平等经济关系时所形成的相关理论观点的总称。中心、外围的概念和分析方法后来被引入区域经济的研究之中,融人了明确的空间关系概念,形成了解释区域之间经济发展关系和空间模式的中心—外围理沦。其中,美国学者弗里德曼在1966年出版的《区域发展政策》一书中提出的中心—外围理论较具代表性。

弗里德曼认为,因多种原因在若干区域之间会有个别区域率先发展起来而成为“中心”,其他区域则因发展缓慢而成为“外围”。中心与外围之间存在着不平等的发展关系。总体上,中心居于统治地位,而外围则在发展上依赖于中心。中心对外围之所以能够产生统治作用,原因在于,

中心与外围之间的贸易不平等,经济权力因素集中在中心,同时,技术进步、高效的生产活动,以及生产的创新等也都集中在中心。中心依靠这些方面的优势而从外围获取剩余价值。对于外围而言,中心对它们的发展产生压力和压抑。

14.试述跨国直接投资的一般国家区位因素。

【答案】跨国直接投资的一般国家区位因素:成本、市场和要素投入。

(1)根据区位论成本学派的观点,生产成本最低的区位便为企业所追求的最佳区位。最小成本可在一国之内找到,也可发生于多国之间。

(2)根据区位论市场学派观点,市场区是企业是否赢利、甚至是否存在下去的关键。可以服务较大市场的区位,成为企业追求的最佳区位。

(3)根据工业区位论,生产原料可分为遍在原料和局地原料。局地原料对区位具有一定的影响。

15.试述技术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答案】伴随着现代经济活动对技术与知识依赖程度的加大,技术与知识己经成为影响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技术进步己成为“经济模式转换的基本力量”以及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1)新技术方法、技术手段以及新生产工具、新管理方式等的出现,一方面可以使新的经济活动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可以改变经济活动中的生产要素组合,因此具有改变区位选择成本或效率的可能性。

(2)对于不同的经济活动,技术与知识在区位选择方面的影响程度也存在较大差异。一般来说,技术与知识对知识密集型产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十分明显。

16.对比分析集聚和扩散机制在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中的作用机制

【答案】(1)集聚机制和扩散机制的含义

①集聚是指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趋向与过程。

②扩散是指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分散趋向与过程。

(2)集聚和扩散机制在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中的作用机制对比

①集聚和扩散是相互对立和并存的,他们是制约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机制

在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与发展的不同阶段,集聚与扩散机制发生作用的强度不一样。

a. 在区域空间结构形成的初期

区域空间结构形成的初期集聚机制起着主导作用

b. 在空间结构形成的成熟期

空间结构形成的成熟期集聚与扩散机制同时作用,其表现形式和程度较为复杂,最终扩散机制会强于集聚机制起主导作用。

②集聚机制与扩散机制的作用都存在一定的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