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曲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763人文地理学之经济地理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空间相互作用

【答案】空间相互作用是指区域之间所发生的商品、人口与劳动力、资金、技术、信息等的相互传输过程。它对区域之间经济关系的建立和变化有着很大的影响:一方面,空间相互作用能够使相关区域加强联系,互通有无,拓展发展的空间,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另一方面,空间相互作用又会引起区域之间对资源、要素、发展机会等的竞争,并有可能对有的区域造成损害。

2. 中心地

【答案】中心地是周围区域的中心,是指能够向周围区域的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中心地可以是一个城市,也可以是一个镇或大的居民聚集点,也可以是一个商业或服务业的中心。

3. 极核式空间结构

【答案】极核式空间结构是指区域中个别地点因为某种发展机遇而率先发展起来,成为增长极,然后通过极化作用,不断吸取周围区域的资源和要素,导致两者的差异越来越大,存在着上述明显极核的区域空间结构。

4. 集聚机制

【答案】集聚机制是指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趋向与过程。集聚机制的形成源于三个方面:是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二是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三是经济活动对集聚经济的追求。

5. 生产链

【答案】生产链是指主要研究客体是商品形成的流程及确定参与的主体及其活动,着重于强调在某种商品或服务生产过程中能增加价值的系列功能不同、但相互作用的生产活动的集合。生产链主要由输入、生产、物流和最终消费四个环节构成。

6. 世界经济多极化

【答案】世界经济多极化指在国际经济中,发达国家的相对地位有所下降,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有所抬升,尤其是东亚和东南亚崛起。从而形成美国、欧盟和东亚、东南亚三足鼎立的世界经济格局。

7. 区位理论

【答案】区位理沦有两层基本涵义,一层是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即在区位主体己知的条件下,从区位主体本身的固有特征出发,分析适合该区位主体的可能空间,然后从中优选最佳区位; 另一层与前者正好相反,即空间区位己知,根据该空间的地理特性、经济和社会状况等因素,研究区位主体即人类活动的最佳组合方式和空间形态。根据其产生与发展的先后,区位理论可以分为占典区位论和现代区位论。

8. 区域经济发展

【答案】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多目标的过程,包括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环境目标。一般而言,经济目标是增强区域的经济实力,提高人均收入水平; 社会目标是改善人民的社会福利,促进社会发展; 环境目标是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区域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区域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之间的和谐及持续发展。

9. 加工系数

【答案】加工系数是指单位区位重量的加工价值。加工系数较高的工业,集聚的可能性也较大; 相反,集聚的可能性就较小。

10.区域经济相对差异

【答案】区域经济的相对差异是用某指标的变动率来衡量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已反映的是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速度差异。

11.增长极

【答案】增长极就是具有空间聚集特点的推动性经济单位的集合体。经济的增长率先发生在增长极上,然后通过各种方式向外扩散,对整个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增长极具有如下几个特点:①在产业发展方面,增长极通过与周围地区的经济技术联系而成为区域产业发展的组织核心; ②在空间上,增长极通过与周围地区的空间关系而成为支配经济活动空间分布与组合的重心; ③在物质形态上,增长极就是区域中的中心城市。

12.分散因子

【答案】分散因子是促使企业为避免集中而带来的不利而分散布局的因子(地价上升、交通拥挤等)。分散因子起到使其他因子所决定的工业区位格局发生偏移的作用。

二、简答题

13.分析弗里德曼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案】弗里德曼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的主要内容

弗里德曼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分为四个阶段:

(1)前工业阶段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特征是区域空间均质无序,有若干个地方中心存在,但是没有等级结构分异。总体上处于低水平的均衡状态。

(2)过渡阶段

出现了区域经济的中心,打破了原始均衡状态。吸引外围地区的要素不断向它集聚,越来越强大,而外围地区则更趋向落后,从而致使区域空间结构日趋不平衡。

(3)工业化阶段

形成丁区域的经济中心体系,出现了若干规模不等的中心—外围结构,相互组合在一起,构成了区域的空间结构。

(4)后工业化阶段

经济发展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区域内各地区之间的经济交往日趋紧密和广泛。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在缩小,区域将最终走向空间一体化。

14.分析跨国公司与投资地相互作用特点及影响因素。

【答案】(1)跨国公司与投资地关系特点

①互补性

跨国公司和区域各具一定优势,而这种优势又为对方所需求,从而形成双方的互补关系,这是双方相互作用建立联系的基础。

②竞争性

跨国公司在区域投资与区域引进外资都是为了区域的利益; 双方为各自的利益竞争。

③变化性

跨国公司与投资地的关系随时间而变化。

(2)影响跨国公司与投资地关系的主要因素

①社会政治背景

跨国公司与投资地关系隐含着国家间的关系。跨国公司的跨国投资活动影响其本国的对外政治和经济战略; 反过来,国家的政治、经济战略不仅影响跨国公司的投资去向,也会加强或减弱在与投资地交易时的势力。

②结构状况

投资地经济和技术结构影响跨国投资企业与当地经济的联系。一般来说,发达地区经济技术结构易于使跨国投资企业与其联为一体,不发达地区则比较困难。

③相对地位

跨国公司与投资区域的经济实力、社会影响等,是决定两者关系的另一重要因素。

15.一个国家汽车工业的发展一般要经过哪几个阶段?

【答案】一个国家汽车工业的发展一般要经过四个阶段:

(1)整车进口

由于高运费和政府进口限制,在进口数量上会受到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