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之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考研冲刺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现代性

【答案】现代性是指一种新的、与以前不同的社会秩序。强调创新、变化和进步的一个权力、知识与社会实践的特殊聚合体。现代性应该从两方面去理解。

①社会的组织结构方面,现代性标志着资本主义新的世界体系趋于形成,世俗化的社会开始建构,世界性的市场、商品和劳动力在世界范围的流动;民族国家的建立,与之相应的现代行政组织和法律体系;

②思想文化方面,以启蒙主义理性原则建立起来的对社会历史和人自身的反思性认知体系开始建立,教育体系以及大规模的知识创造和传播,各种学科和思想流派的持续产生,这些思想文化不断推动社会向着既定的理想目标发展。

2. 后现代性

【答案】后现代出现在现代之后,但这并不意味着后现代与现代纯粹是时间上的顺序关系。后现代是指与现代判然有别的一个社会、文化和政治的新时代,但这并不意味着后现代就完全是现代的终结者。实际上,后现代性与现代性之间更是一种批判性的关联,是对现代性及其后果的激进反思。

3. 形式理性

【答案】形式理性是指理性选择中的意识活动形式应当是计算的。计算有几个最基本的特点或内容:量化、符号化、逻辑推论和效益预测。

4. 第二次现代性

【答案】第二次现代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①大多数的发展都是第一次现代性被极端化以后产生的副作用的结果,它们并不是来自某种政治进程或某场自觉的革命,也不是人们对此作了决定,而是由于动力引发了这些结果。

②得到单独处理的这些发展在相互作用中引发了一种新的境况,对此我们毫无准备。这些变化的起源植根于迄今的现代化动力的框架中,但它同时超越了这些框架,造成了基础的变化,造成了一种范式的变化,促使我们在社会科学的领域内阐发出新的概念,同时发展出新的社会与政治机制,以便为这种挑战寻找合适的答案。

二、简答题

5. 怎样理解和评价吉登斯关于结构丛和制度多重性的分析?

【答案】(1)结构丛

①结构丛是社会系统的制度关联所涉及的规则——资源系列。

a. 结构丛中的结构包含规则和资源两种因素;

b. 结构丛是多种规则和资源组成的系列,结构丛是结构的复数。

②考察结构丛,是指分离出各种转换/中介关系所构成的独特“聚合”。这种分析在确定结构性原则时已有所体现。结构丛的形成取决于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包含的规则与资源的可转换性。

③对应于各种制度的结构都是由表意结构、支配结构和合法化结构聚合而成的结构丛。

④结构丛内部的转换关系

作用的场域或时空领域不同,某一结构丛中的三种结构因素的地位是不同的:

a. 在符号和话语交流领域,处于中轴地位或起主导作用的是表意结构,而同时存在的支配结构和合法化结构则处于从属地位,这种结构丛所支配的活动领域中形成的制度是符号秩序或话语型态;

b. 在政治活动领域,权威性支配结构处于中轴地位,表意结构和合法化结构处于从属地位; c. 在经济活动领域,配置性支配结构处于中轴地位,其他两种结构同政治领域相同;

d. 在人际关系领域,规范结构或合法化结构处于中轴支配地位,其他两种结构则处于从属地位。

(2)制度的多重性

由于制度的实质被界定为普遍化的实践过程,所以制度不仅仅是被创造出来的结果,它作为普遍化的实践过程又不断地建构社会。因此,制度如同结构和规则一样,本身具有二重性。

6. 福柯怎样论述当代人类社会权利压抑的深化与泛化?

【答案】当科学的观察技术和观察方法被引入社会生活后,出现了福柯所论述的“层级监视”、“规范裁决”和“检查机制”,以及由这三种技术支持的“纪律权力”。

(1)“层级监视”是纪律权力得以实现的首要技术,这实质上是模仿自然科学观察自然、控制自然的方法来监视人、控制人。

(2)“规范裁决”是通过“内部惩罚”来维持“纪律权力”的手段。由于“纪律权力”是十分深入的,它要对人们的各种行为都作出约束,这仅凭纪律的普遍原则是难以做到的,因此有必要根据各种机构或体制的特殊要求,制定一些“内部规则”来实行超纪律的“内部惩罚”。

(3)“检查制度”被福柯视为“层级监视”和“规范裁决”的结合。检查之所以能够达到效果,依靠了“观察权力”、“书写权力”和“个案技术”。

(4)福柯论述了“全景畅视监狱”,这种监狱的主要特点是把监狱的一切犯人、看护和各种设施都置于中央监视塔的监视视野里,整个监狱呈现为围绕中央监视塔而展开的环形结构。福柯把这种监狱的设计原则称为“全景畅视主义”,认为它充分表示了纪律机制的极度扩张,具体表现为:

①纪律机制扩展为各种机构的普遍性运作方式;

②纪律功能不仅具有惩罚的消极功能,而且也具有了促进的积极功能;

③纪律机制渗透到一切非制度化的社会层面,使社会在更为广泛的层面上得到了控制;

④纪律机制成为国家控制社会的基本手段或基本形式,监狱成为国家机器是最有力的说明。

(5)福柯论述“全景畅视监狱”的目的在于批判整个资本主义社会。他把纪律控制无处不在的资本主义社会称为“监狱金字塔”、“监狱群岛”,认为全社会进入监狱系统的结果是:

①纪律控制确立起一种渐进的、连续的、不易觉察的等级秩序;越来越庞大的纪律惩罚系统建立起来,全社会在不断制造人们的纪律惩罚经历;

②人们面对不断强化的纪律控制变得越来越麻木,纪律权力在越来越广泛的层面上得到了容忍;

③纪律权力的不断深入和膨胀,并且在越来越广的层面和越来越多的群体中具体化,出现了“规范权力”;

④监狱体系确保纪律权力对身体的实际控制,为产生控制人的科学奠定了现实基础;

⑤监狱体系或监狱化的社会获得了难以动摇的根基。

7. 怎样理解科尔曼把理性选择研究引入社会学的理论意义与方法局限?

【答案】(1)科尔曼把理性选择研究引入社会学的理论意义:

在科尔曼的《社会理论的基础》中,表明理性选择研究已经登入了社会学的殿堂。科尔曼的研究基点是个体的有选择的目的行为,其实就是比经济人的经济选择行为宽泛一些的理性选择行为。科尔曼的个人的行动理论的目的是通过个人的目的行动来研究社会的系统运动,实质是要回答个人行动和系统行动之间的关系问题。

霍曼斯和科尔曼把经济学的理性人和理性选择的原则与方法引入了社会学之中,不仅为社会学解决个人与社会、微观与宏观的矛盾提供了新思路,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为社会学同经济学开展对话、形成共同视点展开了新途径。

科尔曼的理论构架更进一步扩展,因为他明确地提出要研究社会的微观系统和宏观系统之间的关系,所以在他的理论构架中,能够看到比格兰诺维特在求职与社会网络的研究中更为丰富的理论内容,人力资源、社会资本、组织制度、权力关系等等社会构成因素都是科尔曼考察的内容,但是无论他的理论场面有多么宏阔,其核心一直是理性选择理论。不仅新经济社会学的核心是理性选择理论,而且它的起点、基础也是理性选择理论。

(2)科尔曼把理性选择研究引入社会学的方法局限:

强调理性选择行为的个体互动性,不仅体现了社会学研究理性选择的特点, 而且也是对经济学博弈论的借鉴。博弈论否定了传统经济学把理性选择行为理解为单独个体行为的观点,认为选择过程和选择结果都是选择者之间的互动。不过,科尔曼对博弈论的借鉴是有限的,他仅仅吸收了博弈论的互动论观点,但没有接受互动论关于理性选择的结果是交易者之间的相互认可,是一种相对的均衡,而不是利益最大化的结果。科尔曼仍然把利益最大化作为理性选择的追求目标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