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学院619社会学理论基础之西方社会学理论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概念题
1. 宿命型自杀
【答案】宿命型自杀是指由社会规范过于严格,受外界过分控制和指挥所导致的自杀。人们承受规范的约束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了限度,规范的约束反而会变成一种压抑。如果人们一举一动都受到限制,自己没有丝毫选择的自由,那么整个生活就会涂上一层宿命的色彩。这种规范过严的状况,会引起宿命型自杀比率的上升。
2. 实质理性
【答案】实质理性是就理性选择行为的内容而言,是理性选择的目标和结果的实现程度。同形式理性相比,实质理性的表现具有一定程度的模糊性,因为它并未表现出清晰的形式。
3. 方法论整体主义
【答案】方法论的整体主义是指以整体作为研究的基点,通过群体行动的分析来说明学科的基本立场和基本内容的方法体系。西方社会学理论以功能主义为代表,坚持方法论的整体主义。他们以宏观社会为研究对象,侧重于对社会系统层次的问题的分析。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学术环境的变迁,整体主义方法论暴露出越来越多的不足。
4. 社会学方法论原则
【答案】在《社会学方法的规则》一书中,涂尔干集中论述了社会学方法论的一些基本原则:
(1)必须把社会事实看作“事物”,即客观性原则——把社会事实看成是一种独立的客观存在物;
(2)社会事实能够而且只能用其他社会事实加以解释,及解释性原则研究社会必须禁绝任何形式的还原论;
(3)不能把社会事实的起因与它所发挥的功能混为一谈,即分析性原则——因果分析和功能分析构成了社会学的两个不同但又必要的研究方法。
二、简答题
5. 齐美尔形式社会学的基本理论是什么?
【答案】齐美尔的形式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于社会交往形式的研究:
齐美尔认为,人们在历史和现实中的种种相互作用、联系和行为,其中都存在着一种基本上类似的相互作用模式,这些相互作用模式就是“社会交往的形式”。社会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识别这些基本的社会交往形式。
(2)对于不同群体的互动形式的研究:
齐美尔具体分析了不同群体类型中的互动形式,揭示了不同数目的个人联合所出现的不同特征,主要有二人群体、三人群体以及大群体。
(3)对于社会冲突的研究:
①讨论了社会冲突存在的必然性;
②具体分析了社会冲突的类型与功能。
6. 如何理解吉登斯的结构二重性原则?吉登斯的结构观点同传统结构论有何区别?
【答案】(1)结构二重性原则
①从概念上二元论重新构建为某种二重性,即结构的二重性。客体主义者强调社会中的结构、制度、制约性,主体主义者强调人的主观性、能动性、创造性,这两类因素在社会生活中都是实际存在的,既不可简单否认,又不可把二者对立起来。
结构二重化原则的根据:具有客观制约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社会结构,不仅存在于社会层面上,而且也存在于个人的思想意识之中。
②实践意识
a. 实践意识是指行动者在社会生活的具体情境中,无需明言就知道如何“进行”的那些意识。特点是“只做不说”、日常性和惯例性。
实践意识不是本能无意识层面上的,它是一种意识,并且是有能力支配行为的意识;
b. 它不是形成了概念、判断和推理,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话语意识”,而是介于无意识和话语意识之间的“只做不说的意识”。
③时空原则
a. 吉登斯的时空原则强调社会生活的条件性和历史性,即把各种社会行动和社会事件都放到特b. 定的社会条件的限制中去考察,放到历史的动态过程中去理解。
与时空原则直接联系的是“定位”和“区域化”两个概念。吉登斯主要是从个体心理活动同社会环境的关系来使用这两个概念,具有较强的交往心理学色彩。
(2)吉登斯的结构观点同传统结构论的区别
①吉登斯方法原则是一种多元论的方法原则,是试图超越主体论与客体论二元对立,从个体心理、社会行动、社会制度、实践场域和历史过程等多种维度的综合中,对社会生活开展一种总体性研究,这是一种总体性的结构化研究,主要关注点不是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建构,而是以日常生活为主要研究领域和立足基础的本体性研究。
②传统结构论都是把社会结构简单化,是在静态中看待社会结构。而吉登斯是在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成的不断展开和持续过程中动态地理解结构。
7. 通过考察话语方式研究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方法论意义如何?
【答案】(1)福柯建立了丰富的语言学理论,但不是一般的语言学理论,而是以语言为对象展开的社会学理论。
通过对语言的研究,揭示语言所指的物与物之间的关系是怎样被语言建构起来的,又是怎样在语言的控制下存在、断裂和异变的,福柯称之为“话语实践”。福柯指出话语研究揭示了另外一项任务,即把话语作为系统地形成这些话语所言及的对象的实践来研究。
(2)福柯的语言学研究是由语言触及人的社会行动或社会实践的社会学研究,是在社会学视野里展开的语言学研究。
(3)福柯通过考察话语方式研究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是人们面向实际的经验过程,虽然话语实践没有形成科学知识,但是这种处于实证性或经验性层面上的陈述,却是科学知识或思想体系得以建立的前提和基础。
(4)福柯通过考察话语方式研究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给人们新的启示,让人们更加关注面向实际经验过程的话语实践。
三、论述题
8. 试论涂尔干社会团结的思想,这一思想对于増进社会和谐有何重要启示。
【答案】(1)涂尔干社会团结的思想
涂尔干认为要想彻底说明人类社会中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更好地理解社会团结的本质和特征,必须进行社会类型划分。他反对把不同社会排列在一个简单的进化直线上,主张根据社会各部分之间的结合方式和紧密程度来划分社会类型,并依此标准建立了机械团结的社会和有机团结的社会这种两分法,并把这两种社会视为统一的进化链条上的两个环节。
涂尔干的社会学理论观点是以社会团结为主线展开的。他认为,社会学是以社会事实为研究对象的,而社会团结是一种最基本的社会事实,它影响、决定着其他社会事实。
社会团结是指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把个体结合在一起的社会纽带,是一种建立在共同情感、道德或价值观基础上的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以结合或吸引为特征的联系状态,是维系和控制社会成员的力量,是建立社会秩序的保证。这种社会分工是社会团结的重要源泉,是维持现代社会和谐运行的机制。
(2)涂尔干社会团结的思想对于増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启示
①有机团结是现代社会的普遍社会团结类型,有机团结的社会有利于个体发挥其特点和功能,有利于个体发挥自己独特的能力,有利于分工的精细化。
②分工越细,个性越鲜明,每个人对社会和其他人的依赖性越深,社会整体的统一性也就越大。以此来促进社会的和谐。
③良好的社会团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没有社会子系统的良好结合,就不可能有全体人民的安定团结和社会的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无从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