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哈尔滨商业大学社会保障综合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简答题

1. 职业福利与社会福利有哪些显著区别?

【答案】职业福利与社会福利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显著区别:

(1)含义不同

职业福利是指行业或单位为满足职工物质文化生活,保证职工及其家属的一定生活质量而提供的工资收入以外的津贴,设施和服务的社会福利项目。

社会福利是政府与社会通过各种福利服务、福利企业、福利津贴等形式,对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并使其生活状况小断得到改善的社会政策与社会保障。

(2)服务对象不同

职业福利又称职工福利、集体福利、职工生活福利等,其福利服务的对象为职工及其家属; 社会福利面向全体国民。

(3)实施主体不同

职业福利的服务实施主体是行业或单位; 社会福利的实施主体是政府。

(4)内容不同

职业福利是保证职工及其家属的一定生活质量而提供的工资收入以外的津贴、设施和服务的社会福利项目; 而社会福利内容广泛(如国民教育福利、住宅福利、职业福利及社会化的老年人福利、儿童福利、妇女福利、残疾人福利等),层次众多。

(5)目的不同

职业福利的目的是吸引和留住、培养、激励人才,属于人力资源管理的范畴,是单位参与市场竞争的一种手段; 社会福利以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公平为目的,属于社会政策的范畴,是政府进行社会管理的一种手段。

2. 比较军人抚恤与工伤保险的异同。

【答案】(1)军人抚恤与工伤保险的相同点

①被保险者不缴费

下伤保险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个人不缴费原则,工伤保险待遇具有明显的“劳动力修复与再生产投入”性质,属于企业生产成本的特殊组成部分,所以工伤保险的保险费只能有企业或雇主单方承担; 军人抚恤的所需经费则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分级负担,军人也不需要缴费。

②保障目的相似

工伤保险的目标是维护劳动者最基本权益的重要手段,免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 而军人抚恤也为维护军人的基本利益,免除其后顾之忧的作用。

(2)军人抚恤与工伤保险的不同点

①保障对象不同工伤保险的保障对象是劳动者,而军人抚恤的保障对象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现役军人、服役或退役的残疾人以及复员军人等是军人抚恤的对象,其具有保障对象特殊的特点。

②保障待遇水平不同

因为军人肩负的特殊使命,因此较之于普通国民的工伤保险制度,它的保障待遇要优厚一些,且又根据军人平时的贡献及遭遇事件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对待。

③保障目标也有差异

工伤保险的最终目标是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并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而军人抚恤的目标则包含这稳定军心、巩固国防和稳定社会的双重目标。

④管理体制不同

工伤保险的管理部门是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而军人抚恤的主管机关是各级政府中的民政部门。 ⑤经费来源不同

工伤保险基金主要来源于雇主缴费,而军人抚恤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各级财政拨款。

3. 简述贝弗里奇计划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答案】(1)贝弗里奇计划的主要内容

贝弗里奇报告建议社会保障计划应该包括:社会保险一一满足居民的基本需要; 社会救济一一满足居民在特殊情况下的需要; 自愿保险一一满足那些收入较多的居民的较高的需要。

此报告还提出了六条原则:基本生活资料补贴标准一致的原则; 保险费标准一致的原则; 补助必须充分的原则; 全面和普遍性的原则,即社会保障应覆盖全休居民并包括他们不同的保障需要; 管理责任统一的原则; 区别对待的原则。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英国在贝弗里奇计划的基础上,建立了覆盖全体国民、内容广泛的高福利制度; 法国也在“全国抵抗理事会纲领”的基础上,于1946年实行了新的统一的社会保险制度。

(2)贝弗里奇计划的影响

①英国

1941年,英国政府委托贝弗里奇负责制定战后实行的社会保障训划。这个计划于1942年年底以《社会保险及有关福利间题的报告》为题发表,提出在战胜德国法西斯后,英国将建立一套“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制度。英国于1948年正式宣布第一个建成“福利国家”。经过此后20年的改进完善,英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成为面向全体社会成员、高福利化、统一管理体制、为公民提供“一揽子”预防性保障的,由国家承担最后责任的、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

②瑞典

瑞典自1948年开始,致力于建设“福利国家”。按照普遍性和统一性的原则,所有公民都有权获得基本生活保障,并由国家承担多种风险。保障内容除生育、疾病、伤残、失业、养老外,还有儿童、遗属、单亲家庭、住房、教育和培训津贴。除现金津贴外,还提供医疗、护理等项服务。这种全民性保险和广泛而优厚的补贴制度,使瑞典获得了“福利国家橱窗”之称。

③其他国家

其他西欧国家和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也都经过多次补充修订,扩大了保障范围,增加了项目,提高了待遇,争相向“福利国家”靠拢。

尽管福利国家在发展中也出现了某些问题,但《贝弗里奇报告》与贝弗里奇本人却在社会保障史上占有着无可争辩的不朽地位,他倡导的理念、原则、方法乃至所确立的福利制度框架,仍然对社会保障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4. 社会救助有哪些特征?

【答案】社会救助是指国家与社会面向由贫困人口与不幸者组成的社会脆弱群体提供款物接济和扶助的一种生活保障政策,通常被视为政府的当然责任和义务,采取的也是非供款制与无偿救助的方式,目的是帮助社会脆弱群体摆脱生存危机,进而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与其他的社会保障制度相比,社会救助制度在实践中具有以下特征:

(1)最低保障性

社会救助面对的是陷人生存困境并迫切需要国家或社会援助的社会成员,其救助(待遇)水平通常以维持社会成员的最低生活需要为标准,从而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待遇最低的制度安排。这一特征使社会救助成为整个社会保障制度或社会稳定系统的第一道防线,被称为最低保障制度。

(2)按需分配

①社会救助虽然面向全体社会成员,它以确定的贫困线或救助起点为依据,只有生活陷入困境或者遇到特殊困难的社会成员才有资格申请社会救助,并通过这一途径获得国家或社会的援助。

②国家或社会提供的社会救助包括现金援助、实物援助、服务援助等,一般根据不同社会救助对象的具体需要来提供,因此,社会救助具有在确定的标准范围内向救助对象按需分配的特征,从而是对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形式的重要补充,是典型的收入再分配手段。

(3)权利义务单向性

社会救助体现了权利义务单向性的特征,即对受益者而言,其享受的是单纯的法定权利; 而提供社会救助则成了国家与社会的职责和法定义务。

(4)社会救助还具有全民性特征

虽然设定了申请者申请救助的门槛,但任何人只要达到了这一门槛均有权申请社会救助。同时,对于某些特定事件中的不幸者亦提供救助,而任何人均有可能遭遇自然灾害并成为灾害救助的对象。这一特点决定了它并非只是贫困人口的最低保障机制,而是整个社会即全体社会成员的最低保障机制。

二、论述题

5. 2003年,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已扩展到农村,结合此事谈谈你对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认识。

【答案】对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认识是:

(1)疾病风险的危害和特点

疾病发生后,会给人们生活工作带来困难、损失和不幸,因而我们将疾病称为风险。疾痛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