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计量经济学(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题库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面是某一模型( )。
的散点图,
其中
表示残差的平方,则可能不存在异方差的是
【答案】A
【解析】图(a )表明随机干扰项可能是同方差; 图(b )是单调递增型异方差; 图(c )是单调递减型异方差; 图(d )是复杂型异方差。
2. 在应用过程中发现,若对回归模型增加一个解释变量,可决系数A. 减小 B. 增大 C. 不变 D. 不能确定 【答案】B
【解析】可决系数度量的是样本回归线对样本观测值的拟合程度。当解释变量增加,残差平方和往往随之而减少,至少不会增加,此时回归平方和将增加,模型由解释变量所解释的那部分离差增加,可决系数增大。
3. 下列属于线性总体回归函数的是( )。
一般会( )。
【答案】B
【解析】A 项为总体回归函数的随机设定形式; C 项为样本回归函数的随机形式; D 项为样本回归函数。
4. 在分布滞后模型的参数估计中,时间序列资料可能存在高度线性相关是( )。 A. 异方差问题 B. 序列相关问题 C. 多重共线性问题 D. 随机解释变量问题 【答案】C
【解析】在分布滞后模型的参数估计中,同名变量滞后值之间可能存在高度线性相关,即模型存在高度的多 重共线性。
5. 在考察分年龄组的消费函数时,我们发现不同年龄段的边际消费倾向是不一样的。因此最合适的计量模 型方法是:( )。 A. 在常数项增加虚拟变量 B. 在变量系数中增加虚拟变量
C. 在常数项和变量系数中都增加虚拟变量 D. 分不同年龄组分别建模 【答案】B
【解析】在消费函数中,不同年龄段的边际消费倾向不一样,说明估计方程的斜率是不同的,因此要使用乘 法方式,即在变量系数中增加虚拟变量。题中并未告知截距项不同,因此不需要在常数项中使用加法方式增加虚拟变量。
6. 在联立方程模型中既能作被解释变量又能作解释变量的变量是( )。 A. 内生变量 B. 外生变量 C. 先决变量 D. 滞后内生变量 【答案】A
【解析】在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中,内生变量作为被解释变量,外生变量与滞后内生变量作为解释变量。 而在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中,内生变量既作为被解释变量,又可以在不同的方程中作为解释变量。
7. 对于平行数据,截面上个体影响不同,且个体影响可用常数项的差别来说明的模型,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可以建立固定影响变截距模型进行分析 B. 可以建立随机影响变截距模型进行分析 C. 可以用协方差估计方法进行参数估计
D. 可以通过协变分析检验对模型的形式进行检验 【答案】B
【解析】如果横截面的个体影响可以用不变的常数和变化的随机项之和的差别来说明,称之为随机影响变截 距模型。
8. 假设回归模型中的随机干扰项
。则
的协方差
具有一阶自回归形式
为( )。
,其中,
,
【答案】A 【解析】
。故:
9. 多重共线性最突出的危害是:( )。 A. 造成解释变量的t 一经验不显著 B. 解释变量太多
C. 解释变量的经济意义出现悖论 D. 残差不平稳
,所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