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安徽大学出版学概论(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制版费用
【答案】制版费用,是指出版物的排版、制版以及纸型、胶片、母片、母带(盘)的型版生产过程中支付的各种加工费用。
2. 出版物市场需求的层次性
【答案】出版物市场需求的层次性,是指由于读者文化知识水平不同,形成他们价值观的差异及精神追求目标的不同,这种差异表现在图书市场需求上,就呈现明显的层次性特征。出版物市场上自发形成的各种购书“热”,都与出版物市场需求的层次性有关。如“健康书热”是老年知识分子这一需求层次引起的,“武侠小说热”满足的是中小学文化程度男性读者的需求,而《生猪饲养》一类的农业科技书则能满足广大农村读者的需求。
3. 本校
【答案】本校作为现代校对方法之一,是指原稿内容之间相互比较、证伪等,找出相互矛盾的地方,并进行订正等的校对方式。
4. 当期不含税销售额
【答案】当期不含税销售额,是指当期含税销售额减去其中的增值税税款后的出版企业应获取的销售收入部分。其计算公式为:当期不含税销售额=当期含税销售额/(1+增值税率)。
5. 策划编辑
【答案】策划编辑是适应出版产业化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编辑类型,他们根据市场需求,负责寻找合适的选题、作者和稿件,承担出版物市场宣传与推广等工作。它体现出编辑的创新精神、超前意识、宏观调控和具体操作能力。
6. 出版物市场需求的可诱导性
【答案】出版物市场需求的可诱导性,是指出版物市场需求呈现出的可以进行引导和调节的特征。通过市场活动或改变影响读者需求的某些社会因素,可以使需求发生变化和转移。可诱导性受两个因素影响:①诱导购买图书的吸引力的大小;②读者购书愿望的强弱程度。
7. 锁线胶背订
【答案】锁线胶背订,是指将无线胶背订与锁线订结合使用的装订方式。它是先用锁线订方式将书帖订锁成册,然后再用胶粘的方式将书帖与书帖、书芯与封面粘贴在一起的方式。这是目前出版物装订中最常用的方式,加强了出版物的牢固性,使书页、封面等不容易散页。
8. 边际成本
【答案】边际成本,是指产量每増加一个单位,总成本的增加量。边际成本与平均总成本之间的关系表现在:只要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总成本,平均总成本就下降。只要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总成本,平均总成本就上升。
二、简答题
9. 何谓网络出版?网络出版有哪些形式?
【答案】网络出版是近年来十分流行的一种出版方式,受到业界的关注。网络出版的定义和形式如下:
(1)网络出版定义
互联网出版习称“网络出版”,一般是指具有一定资质、经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审批许可的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将自己创作或他人创作的作品经过选择和编辑加工,登载在互联网上或者通过互联网发送到用户端,供公众浏览、阅读、使用或者下载的在线传播行为。
此外,人们还常常把“按需印刷”也视为互联网出版的一种具体做法,虽然这实质上只是将互联网出版的一些要素融入了传统出版。
(2)网络出版的形式
目前,网络出版的主要形式有三种:
①建立书目数据库并提供全文检索和浏览服务。这类数据库主要包括新闻、期刊、电子图书等。读者检索到所需文章或图书后,可直接浏览或从网页上将文件下载到个人电脑或阅读器中,也可通过网络定制自己需要的图书或资料,选择离自己最近的服务点,以按需印刷(POD )方式制作出来。
②制作包括文字、图像、语音、动画和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的电子文件,以电子邮件等形式发送给订阅用户。
③在网上出版以教学等为目的的互动电子出版物。一些教学站点还专门聘请教师进行远程教学, 用电子邮件、BBS 等形式解答学生疑问,练习和考试也在网上进行。
10.简述出版物定价中的非理性因素。
【答案】我国出版物定价还存在很多非理性行为。出版物尽管表面上看是在市场调节下定价,但却不是真正的市场竞争的结果。这些非理性的因素主要包括:
(1)非法出版物的低成本、高定价、高折扣对出版物市场的干扰。非法出版商通过买卖书号的做法进行出版活动,制作成本低廉,并且偷税漏税,实际上折扣给了中间商,一些个体、集体甚至新华书店都向其订货,非法出版物通过这种做法占有了市场,这也使得出版社为了与非法出版物进行市场竞争,不得不提高折扣和定价。
(2)盗版猖獗,使得出版单位很难做到以数量占有市场,只能通过高定价抢占市场,实现短平快,尽快收回成本。
(3)出版机构片面追逐利润,也是导致出版物价格上涨的原因之一。如追求装帧设计上的豪华;制作灌水出版物,如放大字号、加大空白、增加图片等,在形式上做文章。
(4)出版权的垄断性,使得我国出版物的价格具有某种程度上的垄断性。出版专营导致出版垄断,从而使出版物的定价也带有一定垄断的意味。为使出版业的粗放经营向真正优质高效的道路发展,还需要各方面做出不懈的努力。
11.简述我国的出版传播模式。
【答案】借鉴韦斯特利-麦克莱恩大众传播概念模式,我们可以认为,政府、非政府组织、出版机构、广告主、作者、消费者、读者等构成了出版传播系统的参与者。结合我国出版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现状,初步提出出版传播模式或称为出版过程模式的构想,主要是以出版传播过程中占主导地位的参与者为基础,其参与者主导地位的变化,会产生如下几种主要的出版传播模式类型:
(1)以传者为主导的出版传播模式
这里是指出版系统的传者、出版机构和读者中,传者占有绝对主导的地位。以此为基础,又可以划分出以下几种出版传播模式:
①以政府为主导的出版传播模式;
②以非政府组织、作者、个人为主导的出版传播模式;
③以广告主为主导的出版传播模式。
(2)以把关人为主导的出版传播模式
这种出版传播模式,主要强调出版机构等把关人有很强的相对自主性,出版机构的意志、目的等决定出版传播系统的运行。出版机构等把关人出版目的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出版形式。
尽管出版商可以为自身利润最大化单独做出选题、内容、生产、制作等各项决策,但决策的实施又要与社会其他因素相协调,受到市场“看不见的手”一一价格的调节。从发展的角度看,出版商正是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实现了对公众利益的促进。
(3)以读者、消费者为目的的出版传播模式
这种出版传播模式建立的基础是以读者、消费者为中心的。出版日益商业化和产业化,导致读者和消费者在出版传播系统中占有主导地位。这个出版传播模式受到传播学中以受众为中心的使用与满足模式的支持。在以读者、消费者为目的的出版模式中,读者和消费者的个性、特征、需求、动机及目标等会对出版传播过程产生深刻的影响。
以上借鉴韦斯特利-麦克莱恩传播模式所提出的出版传播模式构想,强调的是出版传播系统中传者、把关人及受者三者力量明显不同的情形,事实上,在具体的出版活动中,三者间的力量对比不是绝对的,三者间的关系会处于一种此消彼长、相互较量的状态。
12.简述我国出版物质量存在的问题。
【答案】出版物质量问题主要体现在内容、编校、设计、印制和分销数量五个方面。
(1)内容方面,主要表现为选题和内容缺乏原创性和创新性,选题、内容重复,跟风、借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