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海财经大学财政学之公共经济学之公共经济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基尼系数
【答案】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洛伦茨曲线了判断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指标,这个指标被称为基尼系数或洛伦茨系数。
在上图中,A 表示实际收入分配曲线b 与绝对平均线a 之间曲面积; B 表示实际收入分配曲线
b 与绝对不平收入绝对不平均线c 之间的面积。
基尼系数=A/A+B
若A=0,基尼系数等于零,收入绝对平均; 若B=0,基尼系数等于1,收入绝对不平均。实际基尼系数在0与1之间。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均。
二、简答题
2. 2008年开始实施的新企业所得税法还需要哪些配套措施?
【答案】新企业所得税法还需要以下配套措施:
(1)优化应纳税所得额扣除规定
①进一步完善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关于不征税收入的表述;
②明确工薪扣除标准;
a. 制订与新税法相配套的《工资扣除管理办法》,以便操作规范并准确把握政策;
b. 对工薪“合理性”制订量化指标;
c. 对“职工”构成的要件进行限定,以增加纳税人造假的成本和风险责任;
③弥合新税法与新会计准则的差异,明确福利费扣除衔接方法;
④进一步明确原税制下几个税前扣除项目的过渡衔接问题;
(2)加紧制订优惠政策享受条件及审批制度
①加快与新税法优惠配套的相关政策的出台;
a. 尽快明确原有优惠政策的时效性和有效性;
b. 区分轻重缓急,尽快出台相关优惠判定标准,以便于基层在操作时有章可循。
②明确税收优惠审批制度;
③增设《购置专用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明细表》;
(3)加强新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
①限定核定征收纳税人的范围;
②细化企业清算所得税征管。
3. 试述科斯定理如何使外部效应内部化?
【答案】科斯定理是科斯在1960年提出的采用产权纠正外部性的办法。其内容是:在交易费用为零时,只要产权初始界定清晰,并允许经济当事人进行谈判交易,就可以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
内部化是指特定团体或社会中的个体把该团体或社会的期望和要求吸收为指导自身行动的规范的过程。
(1)科斯定理理论上实现外部效应内部化
科斯定理强调只要假设条件成立,则外部影响就不可能导致资源配置无效,即市场会按照自身的规律运行,换言之,在所定条件满足的前提下,市场有足够强大的力量,总能够使外部性以最最经济的办法来解决,从而达到帕累托最优。
西方一些学者根据科斯定理认为,外部性之所以导致资源配置失当是由于产权不明确。如果产权明确,且得到充分保障,有些外部性就不会发生。就是说,在解决外部性问题上,一定要政府干预,只要产权明确,市场会自动解决外部性问题。
(2)科斯定理实践上实现外部效应内部化
如果产权界定是明确的,那么通过市场交易解决外部性问题是可行的。以Y 厂商向X 厂商就污染问题施加外在成本的情形为例。在产权可以自由买卖的条件下,如果法律界定X 厂商有权不受污染,那么Y 厂商为了能够生产就必须向X 厂商购买污染权。这时Y 厂商会增加一部分边际成本,而X 厂商则得到相应的收益。反之亦然。总之,市场交易本身使得污染问题得到解决。而且,由于交易是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进行的,因而结果是帕累托最优。
4. 市场经济中不仅存在着市场失灵的情形,政府有时也会失灵。萨缪尔森指出,“当政府政策或集体行动所采取的手段不能改善经济效率或道德上可接受的收入分配时,政府失灵便产生了”。谈谈政府干顶失灵的原因。
【答案】(1)政府干预失灵的含义
政府干预失灵又叫“政府失败”:在现实的市场经济中,人们期望政府能够办好市场办不好的事,结果却发现政府不仅不能补救市场失灵,反而降低了社会效益。这种现象被西方经济学家称为“政府失败”。
(2)政府干预失灵的原因
①政府的政策偏差
政府政策之所以会发生偏差,以至出现坏政策,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由于改变某种体制或政策的代价与人们预计从这种改变中得到的好处相比太高了,因而人们不愿或实际上不可能改变这一体制或政策。二是由于某个地方出了毛病,体制或政策的运转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而是变得只有利于某些特殊利益集团。
②政府政策的低效率
政府政策的低效率是指所执行的政策不是最好的政策,即这种政策不能确保资源的最优配置。 政府政策的选择之所以难以达到最优状态,是由民主决策程序本身固有的弱点决定的:
a. 选民和政治家都是经济人。政治家们会尽可能地提出一些能够体现他们自身利益的提案,然后对选民进行劝说,使提案得以通过; 选民却无途径、也无经济实力去获取有关提案的详细内情,因而他们很难有效地运用其选举权来制约政府。
b. 简单多数规则。即使政府提供的政策、方案确实是最好的,但由于选举中较多使用的是简单多数规则,而这种规则最终所体现的也只是中间选民的意愿,所以最终的决策结果也难以达到最优。
c. 利益集团的影响。部分利益集团拥有不正当的政治权势,它们利用这种权势影响政府的议案与选民的投票选择行为,从而使政府做出不利于公众的决策。
d. 主管部门领导人自身利益的驱动。领导人的行为具有相当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有意或无意地为自身的经济动机所左右和驱动,因而他们对公共利益的理解常常难以真正符合公共利益的要求,也难以为最大限度地增进共同利益而服务。
③政府机构工作的低效率
政府机构的官僚作风严重,时间观念淡薄,工作拖拖拉拉,办事效率极低。造成低效率的原因有三个:一是政府工作缺乏竞争。政府官员没有解雇威胁,拥有过多的自由,使他们缺乏提高效率的动力。二是缺乏降低成本的内激励。政府部门的活动大多不计成本,加之政府机构的下作大多具有一定的垄断性,预算职能部门无法了解其真正的成本,不能准确评价其运行效率。三是监督信息不完备。
④政府部门的自我扩张
政府部门的自我扩张包括两个方面:即政府部门组成人员的增加和政府部门支出水平的增长。 政府部门自我扩张的情形包括:一是政府以供给公共物品和消除外在效应为惟一职能时的扩张; _是政府作为收入与财富的再分配者时的扩张; 三是利益集团存在时的政府扩张; 四是官僚机构与政府扩张; 五是财政幻觉与政府扩张。
⑤政府的寻租活动
寻租活动是指人类社会中非生产性的追求经济利益的活动,或者说是指那种维护既得的经济利益或是对既得利益进行再分配的非生产性活动。
最常见的政府寻租活动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