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大学公共经济学(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市场失灵
【答案】市场失灵是指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在很多场合下不能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情形。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种:
①外部性,即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造成的另一个经济主体的利益或成本的变化,而另一个经济主体又没有得到补偿或支付的情况;
②公共产品,即对整个社会有益,但因不能获得收益或私人成本太高而私人厂商不愿意生产的产品和劳务,如国防、空间研究、气象预报等;
③非零交易成本,如搜集信息、讨价还价、达成合同等所需要的成本,往往使得交易难以进行;
④市场特权,如垄断的存在或过度的竞争;
⑤市场机制不能够解决社会目标问题;
⑥非对称信息,如生产者往往具有比消费者更多的关于商品的信J 急。
二、简答题
2. 长期以来,财政赤字一直受到普遍的反对。你认为中国是否可以实行赤字财政政策?
【答案】(1)长期以来,财政赤字一直受到普遍的反对,可能是因为:第一,这与财政收支平衡的原则相悖; 第二,是由中国人传统的“量入为出”的观念所决定的; 第三,当出现财政赤字时,需要弥补财政赤字,而在采用相关措施弥补赤字的过程中,可能会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2)尽管赤字财政政策长期遭到反对,但还是可以视宏观经济的运行状态,适度采用以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
财政赤字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经济范畴,也是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它是国家职能的必然产物。纵观世界各国,在经济增长缓慢、市场萎靡的时候,一般都以财政赤字的增加为代价来支持经济持续发展。中国从市场化改革一开始,1979年立即就出现了大规模的财政赤字,此后几乎所有年份都安排了顶算赤字,并且预算实际执行结果也基本上都是赤字。
(3)中国政府实行了“积极的则政政策”
基本内容就是运用财政赤字去刺激经济,这是公开“积极”主张运用赤字手段,从而导致财政赤字规模的大幅度增长,在经过30年的市场化改革,中国政府对于赤字的态度,终于从前期的反对,到实际上的默认,再到公开的赞同。赤字观上的这种演变,从根本上看是由经济体制的变迁所决定的。
3. 中国现行的增值税制有哪些优缺点?
【答案】(1)优点
①对经济活动有较强的适应性
避免了阶梯式征税可能造成重复征税的弊端,使同一商品或劳务的税收负担具有一致性。使增值税对经济活动有较强的适应性。
②有较好的收入弹性
增值税的税率一经确定,就相应地确定了增值税的收入规模与国民收入的比例。国民收入增加,增值税的收入规模也自然扩大。
③有利于本国商品和劳务公平地参与国际竞争
进口商品或劳务与本国的商品或劳务的税收负担是一致的,这就有利于本国的商品和劳务在税收待遇一致的前提下公平竟争。
④有内在的自我控制机制
实行增值税后,通过加强对纳税人的扣税凭证的管理,就可以建立起纳税人之间的利益制约机制,使增值税具有自我控制机制。
(2)缺点
①受种种因素干扰
增值税在实行过程中不得不允许多种减免与扣除,增值税税率难以实行单一税率,这在某种程度上抵销了增值税经济作用的发挥。
②增值税无法解决间接税的累退性问题
增值税作为一种间接税,其税负也将通过转嫁而最终由消费者所承担,加剧了增值税的不符合公平的程度。
③增值税征管较为困难
增值税在所有商品税类中征收管理的难度最大,要求具有较高的征收管理水平。
4. 如何看待运用实验经济学的方法研究公共产品问题?
【答案】实验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新分支,它的兴起对公共产品理论研究产生了影响,加深了对“搭便车”问题的研究。
(1)对公共产品提供实验的分类
根据勒迪亚的研究成果,实验经济学家对公共产品提供问题所做的实验可以分为四大类型:①大范围环境下的自愿捐献机制实验,倾向于隔离集体行为的基本面,即自愿捐献从上会上可取,但从个人的角度来看,则不好说;
②对于有限阶层的经济环境中的大范围机制实验,旨在区分机制在哪些方面可以导致社会最优结果的出现;
③政治环境机制的实验,是政治市场中的讨价还价实验;
④应用或政策问题的实验。
这四种类型实验的核心问题在于对公共产品提供中“搭便车”行为的研究。
(2)对“搭便车“程度的研究
①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搭便车”决定了市场无法充分有效地提供公共产品;
②社会学一心理学认为,利他主义和社会规范会导致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自愿为公共产品的提供捐款,从而实现公共产品的最优提供;
③传统的公共产品论难以验证现实生活中“搭便车”的程度;
④实验经济学最初对公共产品资源提供的实验使得验证理论的真伪有了可能。
(3)减少“搭便车”机制的研究
①对小同特性的人实验的小同结果
a. 马维尔和阿么斯1981年对32个一年级经济学研究生所作的实验表明,人们只愿意出20的最优数量,这远远低于一般人所愿意出的数量。
b.Keser 等人的实验表明,熟悉的伙伴比陌生人愿意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
②差异性学习对公共产品提供的影响
a. 人的决策受到信息条件的约束,实际上只能是“有限理性”;
b. 人的决策也不是完全符合根据概率计算的期望效用函数,而是有其特殊规律;
c. 人的行为是在经验中不断调整的,人是在不断学习的,但不同的人对外界事物的接受能力和反应能力是不一样的,会有不同的认知水平。
③减少“搭便车”机制的研究
通过交流或者给参与实验的人以额外的激励,如提供分数机制和返还选择,可以大大增加公共产品的提供。
(4)对公共产品论研究的其他影响
①公共产品论研究方法的多样性问题
a. 实验经济学的发展过程,特别是近年来与认知心理学的融合,说明了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性; b. 公共产品论的研究,同样需要跨学科研究。与心理学的结合是直接的启示;
c. 公共产品论还需要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等研究方法的引进,因为公共产品的提供并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
②公共产品决策机制的研究
a. 公共产品论中的重要模型之一即威克塞尔一林达尔模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实验方法得到进一步的验证;
b. 普洛特等人对公共产品提供机制的研究认为公共产品的拍卖过程要优于直接拨款,并且意志意见会降低捐款和拍卖的效率。
5. 为什么面对着种种非难和改革企图,个人所得税至今仍然作为主要税种存在着?
【答案】(1)个人所得税的特点:
①以一定的所得额为课税对象;
②体现了税收公平原则。所得税制经常要选择累进税率,而且其立法普遍依据的原则是:“多得多征、少得少征、无所得不征”。这样,亏损企业和无收入的个人是不用缴纳所得税的。这点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