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辽宁大学现代汉语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语流音变
【答案】语流音变是指音位和音位组合的时候,由于受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和邻音的影响,可能发生不同的临时性的变化。常见的语流音变现象有同化、异化、弱化、脱落四种。同化是指一个音位受临近音位的影响而在某个区别特征或音位整体上趋同的现象,如英语中的连读现象; 异化是指两个本来相近或相同的音,在语流中要改变其中一个音的读音的现象,如上声的变调; 弱化通常发生轻声或弱读现象中,如汉语中的轻声现象; 脱落是随着弱化程度的加深而产生的,如汉语音节中的“豆腐”等词。
2. 同形词
【答案】同形词是指字形相同,但是意义不同,且意义没有关联的词语。包括依据不同的意义所造的字形偶然相同的字; 由十形借造成的表不不同词造的字形相同的字; 由十早期表意字一形多用造成的字; 由于字形演变、简化、讹变造成的同形字。同形词主要分为两类,即同形同音词和同形异音词。同形同音词是指语音形式和书写形式都相同而意义不同的一组词。例如现代汉语中
,的“牢狱”的“牢”和“牢固”的“牢”“年老”的“老”和“老远”的“老”。同形异音词是指
拼写相同,但发音和意义都不相同的词。如:minute (n. 分钟)和minute (adj. 微小的)。
3. 音节
【答案】音节是交谈时自然感到的最小语音单位。发音时发音器官肌肉紧张一次就形成一个音节。音节由一个或几个音素组成。一般来说,除儿化音(如“花儿”hu ār )外,一个汉字的读音就是一个音节。汉语音节由声母、韵母、声调三个部分构成,少则一个音素,多则四个音素,且以元音为主。
4. 区别词
【答案】区别词是表示事物的特征和分类、只能修饰名词作定语、不能作谓语的词,又称为非谓形容词。区别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属性,有区分事物的分类作用。例如“慢性、急性、欧式、初级”等。
5. 语素文字
【答案】语素文字是记录语素的文字,又称表语文字。它用来表示词或语素(语言的最小语
,因而和语言有着严格的对应关系。一般来说语素文字可以分解为字位,一个字位代表一义单位)
个语素,当然也可能出现一个字位代表几个语素和几个字位代表一个语素的情况。例如汉字是用成千上万个符号表示语素或词的意义,同时附带地表示语素的声音,所以有人把汉字说成语素文
字。汉字大都代表语素,表示语素之义带有语素之音。
6. 音位
【答案】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是按语音的社会属性划分
,一出来的。例如说汉语普通话的人通常认为“埋”“麻”“忙”三个词里都包含同一个元音“a ”
般在标音时也都写作[a],其实这三个词的读音是
[mai][mA]
前后差别的[a][A]。在汉语普通话中[a][A]
此同属于一类。它们同属于一个音位[a]。
7. 通感
【答案】通感是汉语修辞格的一种。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五官感知外界事物时,在一般情况下,彼此不能交错,但在特殊情况下,五官功能却能互相补充、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也就是说,通感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文学艺术创作和鉴赏中各种感觉器官间也会出现相互沟通与补充交错,以此来更好的欣赏文学艺术作品。
,它们分别包含了发音时舌位有的不同并不区别意义,不会引起意义上的误解,因
二、简答题
8. 改正下列句群的错误,并说明理由。
①在海外,我是个穷孩子,当时不必说读书,就连日常生活都不能维持。我爸为了一家人的生活,替资本家做苦工给折磨死了。爸死以后,我就没有书读了。
②她已经完成了硕士论文的撰写。导师劝她留校执教。她的论文答辩已经通过。她不肯,一心要去较艰苫的新疆工作。
③“工作忙,没有时间学习”,这是一部分同志摆出的一对矛后。雷锋同志是怎样处理学习和业务这对矛盾的呢? 他说:“我们在学习问题上,也要提倡‘钉子’精神,善于挤和善于钻。”
④今年暑假是我在校期间的最后一个假期。在放假前夕,我正在考虑如何度过这最后一个假期时,我收到了我在南京的老同学小李的来信,邀请我在假期内到南京玩,因此我高兴地接受了邀请,决定到南京去度过这最后一个假期。
⑤经1976-1984年临床使用,该药对阻止细胞癌变有效。因此维尔康饮料具有清凉解渴、健胃强身、提高视力和强身的功能。
⑥朋友,你有小四轮拖拉机吗? 它一定是你的心爱之物。
⑦逐步缩小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是我们长远的方针。而且我们决不能用限制知识分子继续提高科学文化水平的方法,来缩小这种差别。
⑧光学而不“习”,所学的知识是不牢靠的。有人不理解“习”的重要,学了很多,甚至什么东西都学,却不肯付出经常温习的时间,结果是随学随忘,收不到成效。要使这些知识成为自己的东西,就必须“习”,经常反复地温习。仟何新的知识,取得的途径只有一条,那便是学。但是
学了,懂得了,并不等于掌握了这些知识。
【答案】①在海外,我是个穷孩子,当时不必说读书,就连日常生活都不能维持。我爸为了一家人的生活,替资本家做苦工给折磨死了。爸死以后,我就没有书读了。
前后矛盾。从第一句看,“我”没有读过书; 从第三句看,“我”是读过书的。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
②她已经完成了硕士论文的撰写。导师劝她留校执教。她的论文答辩已经通过。她不肯,一心要去较艰苦的新疆工作。
语序不当,有的地方啰嗦。可改为:“她已经完成了硕士论文,并通过了答辩。导师劝她留校执教。她不肯……”
③“工作忙,没有时间学习”,这是一部分同志摆出的一对矛盾。雷锋同志是怎样处理学习和业务这对矛盾的呢? 他说:“我们在学习问题上,也要提倡‘钉子’精神,善于挤和善于钻。”
前后语意不连贯。前面谈的是“工作和学习”的矛盾,后面谈的是“学习和业务”的矛盾。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④今年暑假是我在校期间的最后一个假期。在放假前夕,我正在考虑如何度过这最后一个假期时,我收到了我在南京的老同学小李的来信,邀请我在假期内到南京玩,因此我高兴地接受了邀请,决定到南京去度过这最后一个假期。
语言重复啰嗦。可改为:“……放假前夕,我正考虑如何度假时,收到了在南京的老同学小李邀请我去他那里玩儿的信,我高兴地接受了他的邀请。”
⑤经1976-1984年临床使用,该药对阻止细胞癌变有效。因此维尔康饮料具有清凉解渴、健胃强身、提高视力和强身的功能。
句群内部因果关系不明。起始句一个功能,终止句多个功能,显得不连贯。应改为:
维尔康饮料具有清凉解渴、健胃强身、提高视力和强身的功能。1976-1984年经临床使用,该饮料对阻止细胞癌变也有效。因此维尔康饮料又是防癌的良药。
⑥朋友,你有小四轮拖拉机吗? 它一定是你的心爱之物。
前句是有疑而问,后句却自行作出判断,一疑一信之间形成语义抵捂,答非所问。
⑦逐步缩小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是我们长远的方针。而且我们决不能用限制知识分子继续提高科学文化水平的方法,来缩小这种差别。
错用关联词语。两句之间的语义关系应该是转折,不应当是递进,“而且”应改为“可是”或“但是”。
⑧光学而不“习”,所学的知识是不牢靠的。有人不理解“习”的重要,学了很多,甚至什么东西都学,却不肯付出经常温习的时间,结果是随学随忘,收不到成效。要使这些知识成为自己的东西,就必须“习”,经常反复地温习。任何新的知识,取得的途径只有一条,那便是学。但是学了,懂得了,并不等于掌握了这些知识。
这个句子由五个句子组成,但是这五个句子语序混乱、层次小清。一是四句、五句是句群的中心意思,不应当把“学”的重要性和五句及其与“掌握知识”的关系放在最后,而恰恰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