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辽宁大学现代汉语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互补
【答案】互补是语言里音与音之间的两种重要关系,是考察一个音素在具体语言中的作用的根据。如果两个音素出现的语音环境互相补充,这称作“互补关系”。音素在一个语言中的互补关系主要体现为组合条件的不同,特别是音节中的语音组合条件。互补的音素,如汉语的[a]语的[P]
个语音单位来使用,语音的互补关系是具体语言中归纳音位的重要原则之一。
2. 错别字
【答案】错别字是错字与别字的总称。错字是指写得不成字,规范字典查不到的字; 别字又称
,指把甲字写成乙字。错别字也可简称错字,因为写“别”的也是写错的,通常所说的写“白字”
错字也包括写别字在内。
3. 会意字
【答案】会意字是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根据意义之间的关系合成的字。综合表示这些构字成分合成的意义,这种造字法称为会意。用会意字造出的字是会意字。会意字有异体会意
,从戈从止; 止是趾本字,戈下有脚,表不人拿着武器走,有字、同体会意字两类。比如说“武”
征伐或显不武力的意思。
4. 偏旁
【答案】偏旁是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一个合体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偏旁构成。偏旁由笔画构成,一个偏旁由一个或更多的笔画构成。偏旁是从造字构形的角度定义的,习惯上有“左偏右旁”的说法,这是采用“两分法”对汉字进行结构分析得出的认识。由于汉字结构复杂,许多汉字并不是左右结构的。所以,不再区分左右,一律称之为“偏旁”。如“位、
,,,都是偏住、俭、停”中的“亻”“国、固、圈、围”中的“口”“偏、翩、篇、匾”中的“扁”
旁。
5. 同音字
【答案】(1)同音字是指现代汉语里语音相同但字形、意义不同的字,所谓语音相同,一般是指声母、韵母和声调完全相同,汉字中同音字很多。
(2)同音字的类型:
①同音同形词。语音相同,书写形式相同。
②同音异形词。语音相同,书写形式不同。
,英,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如果彼此语音相似,它们就会被语言社会当做同一
6. 方言
【答案】方言是语言的变体,是指因地理区域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发音与日常用语,俗称地方话。方言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它不是独立于民族语言之外的另一种语言,而只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形成方言的因素很多,有属于社会、历史、地理方面的因素,如人口的迁徙,山川地理的阻隔等; 也有属于语言本身的因素,如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同语言之间相互接触、相互影响等。例如,汉语中有北方方言区、湘方言区、赣方言区、闽方言区、吴方言区、客家方言区、粤方言区七大方言区,每一方言下还有小的分支。
7. 连绵词
【答案】连绵词是指两个不同的音节连缀表示一个意义而不能拆开成两个语素的词。其中有
,如“忐忑”; 叠韵的(两个音节的“韵”相同),如“仿徨”; 以及双声的(两个音节声母相同)
两个音节声韵都不同的连绵词,如“蝴蝶”。连绵词的最大特点是:构成连绵词的两个字浑然一体,它们仅仅表示两个音节,不能拆开来解释; 即使这两个字原来各具有某种意义,这意义在连绵词中也己失去,所以不能望文生义。
二、简答题
8. 简要说明句群与复句、段落的区别。
【答案】(1)句群与复句的区别
①构成单位不同:句群的构成单位是句子,复句的构成单位是分句;
②二者关联词语的使用情况略有不同:在复句中经常成对运用的关联词语,在句群中大都不能成对运用;
③句群的句际关系类型和复句的类型绝大多数相同。不同之处是:复句没有解说句群中的问答式; 句群没有选择复句中限选关系(二者选一:“不是……就是……”)和决选关系(已定选择:“与其……不如……”“宁可……也不……”等)。
(2)句群与段落的区别
①划分的依据不同
a. 句群是语言运用单位,属语言学范畴; 划分的依据主要是语意上的向心性、逻辑上的条理性和相应的关联词语。
b. 自然段是文章结构单位,属文章学范畴; 它的划分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如文章的内容、风格、体裁、流派,作者的个性、习惯等。二者相比,自然段具有更大的任意性。
②划分的目的不同
a. 划分句群主要是为了研究句群里句子的组合、聚合规律及其语用价值;
b. 划分自然段主要是为了使文章的眉目清楚,结构显豁。
9. 有人说:“修辞就是咬文嚼字,修辞就是雕琢词句、卖弄文字技巧。”这种说法对不对? 为什么?
【答案】这种说法不对,原因在于:
(1)修辞手段为内容服务
修辞研究的是语言的表达形式,形式是为思想内容服务的,原则仍然是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和内容要完美地统一。因此,它同片面地讲究形式美,单纯地追求华丽辞藻的“咬文嚼字”是根本不同的。
(2)修辞是语音三要素的综合运用
①“雕琢词句”只是修辞手法的一种,指通过筛选、锤炼的角度去研究词语运用;
②语音方面,不少修辞方式是利用语音条件体现效果,如双关、对偶、拈连、歇后、摹声、同字、谐音、讳饰、借代、飞白等;
③语法方面,没有并列句就没有修辞的对偶、对比、错综、排比、顶真、回环等手法;
语言三要素是修辞的手段和基础,修辞是三要素的高级体现。
(3)修辞承担重要交际作用
修辞在信息时代的作用格外突出,有助于提高说话和写作能力、阅读和欣赏能力; 提高语言修养和语言美的水平; 有助于社会信息更准确畅通地传递。学习修辞,熟悉并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能够提高表达效果,圆满地完成交流思想的任务,正确地理解文章,提高阅读欣赏水平。单纯认为修辞的目的是“卖弄文字技巧”是不正确的,
10.结合实例谈谈修辞同语境的关系。
【答案】(1)适应语境是选择修辞手段的前提
例如胡万春《蛙女》中,原文“我算你什么太太,我只是你诈骗的工具么! ”改为“我算你什么太太,我只不过是你鱼钩上一条蚯蚓么! ”小说《蛙女》中有一个黑头目,他用老婆的美貌去诈骗别人。原文用“工具”作比,不符合黑头目老婆的身份和习惯。改文用“鱼钩上的一条蚯蚓”作比,既形象,又符合语境,表达效果较好。
(2)修辞效果的实现需要语境的配合
有些褒义词或贬义词靠语境的帮助,可以变褒为贬或化贬为褒,改变感情色彩,产生特殊的情味和色彩。例如,“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屋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精通”本指对一种学问、技术或业务有较深的研究..
或透彻的了解,褒义色彩明显。鲁迅反用其意,化褒为贬,增加了讽刺味道。
11.下列短语都是多义短语,试分析它们内部结构层次和结构关系的不同。
①他的哥哥和妹妹的三位朋友
②热爱人民的军队
③三个报社的记者和编辑
④看打乒乓球的小学生
⑤对售货员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