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只要有翻译,就有权力的存在。世界上不存在一种不受权力影响的话语,也没有不受权力和政治制约的译者。忽视它们之间的关系,我们就不能很好地理解某些译者翻译策略的本质,也不能总结出特定历史时期下翻译发展的特点。基于政治和权力的影响,源语的选择和翻译策略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翻译和权力的关系。此外,译者并非总是价值中立的,他要常常听从于某些权力,因此从这个角度讲,赞助人的因素也不得不考虑。译者始终纠缠于各种权力的网络之中,其主体作用的发挥受到各种各样的制约和限制。本文基于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展开分析,认为把翻译仅仅当作一种纯艺术或文学的活动是不够的。翻译活动不是简单地用一种语言代替另一种语言,而是把文化和意识在另外一种语言中进行重建。在翻译中涉及到的政治和权力这只“看不见的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翻译。翻译活动反映着一种语言和一个国家在文化上和政治上的地位。因此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凭借发达的经济以及在科技方面的领先角色,西方文化和语言在跨文化交际中取得绝对支配的地位。在这种情况下,双向的文化交流就成为了单边的文化侵略。本文就这种对其他文化进行排斥的行为以及按照自己的标准追求文化“纯洁性”目的进行了批判,另外,文章也批评了文化上狭隘的民族主义。了解政治、权力和翻译的关系,有助于在新时期进行翻译研究。在跨文化交际中,为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从政治、文化因素考虑翻译提供了新的视角。另外,在全球化背景下用后殖民理论探讨翻译,为中国的翻译研究的发展提供了一条实际的、有意义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