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858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专业硕士]之自然地理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问答题

1. 生物种群与生物群落两个概念有什么不同?

【答案】(1)生物种群

生物种群是指占据一定空间或地区的同一种生物的个体群。种群是由个体组成的,但当生命组织进入到种群水平时,生物个体己成为较大和较复杂的生物系统的一部分。此时作为整体的种群出现了许多不为个体所具有的新属性,如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分布格局和某些动物种群独有的社群结构等。

在自然界,种群是物种存在、进化和表达种内关系的基本单位,是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成分,同时也是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具体对象。种群生态学是生态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

(2)生物群落

群落是生物经过对环境的适应和生物种群间相互适应而形成的比种群更复杂更高一级的生命组建层次。生物群落是指若干个生物种群有规律地形成一个完整而有序的生物体系。群落由于组成成分中生物类别不同而有不同的类型和名称,如植物群落、动物群落、微生物群落等,它是人们为研究方便而划分的。生物群落虽是存在于自然界的整体,但其中以植物群落最突出且引人注目,在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中所起作用也最大。一个地区全部植物群落的总体叫做该地区的植被。如北京的植被、秦岭山地的植被都是指该地区的全部植物群落。

2. 什么是土壤肥力? 维持和提高土壤肥力的途径有哪些?

【答案】(1)土壤肥力的定义:土壤肥力是指土壤为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提供并协调营养物质和环境条件的能力。土壤肥力是反映土壤肥沃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是土壤的综合属性和基本功能,它不仅反映了土壤系统本身的物质成分、结构和土体构型,以及土壤各种过程和性质,同时也反映了与土壤系统相联系的外界环境条件。

(2)维持和提高土壤肥力的途径:

①用地与养地相结合、防止肥力衰退与土壤治理相结合,是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的基本原则。

②具体措施包括:增施有机肥料、种植绿肥和合理施用肥料;对于低产土壤,要借助化学改良剂和灌溉等手段进行改良;要进行合理的耕作和轮作,防止养分缺失、水分失调,防止土壤受金属、农药以及其他污染物污染;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农林牧布局;防止水土流失、风蚀、次生盐渍化、沙漠化和沼泽化等各种退化现象发生,保护森林、草原,维护生态平衡。

3. 地壳运动对地貌发育有何影响?

【答案】(1)地壳运动是地球内动力作用所引起的各种地壳变化和活动,它使地壳发生变形和位移,形成各种形迹的地质构造,并引起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地壳运动还可根据发生的地质时期分为老构造运动和新构造运动。由于新构造运动发生的时间较近,所以它对当今地貌形成的影响特别显著。

(2)地壳运动使板块运动聚集巨大的能量,也对地貌发育有重要的影响,它是大陆和海洋形成和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也控制着许多大地貌的特征、成因和分布规律。

①在地壳大面积上升的地区(如青藏高原),地表变形相对较小,只有在其边缘地带才能发生河流下切和溯源侵蚀,使地形起伏和切割深度变化较大。

②在地壳大幅度上升和河流急剧下切地区,形成高山深谷,导致气候的垂直分异。气候的变化反过来又影响山地地貌的发育和垂直分异。

③在上升区与下降区之间,地貌表现既有逐渐过渡的形式,如高大山地逐渐变为低山、丘陵和平原;也有突变的形式,如山地突然经陡峭山坡直落为坦荡的平原。

④在地壳强烈下降地区,第四纪期间所接受的松散堆积物厚度可达数百米(如华北平原)乃至上千米(如渭河地堑)。

⑤在地壳运动强烈的地段,可在较短距离内发生显著的差异性升降运动,形成强烈的地貌反差。

⑥区域性的地壳水平运动所产生的平移断层,可造成平行岭谷的水平错动,改变水系的格局,甚至使河流堵塞形成堰塞湖。

4. 气团和锋面可分为哪些类型? 锋面附近气象要素有哪些突变表现?

【答案】(1)气团的分类

气团是指在广大区域内水平方一向上温度、湿度、垂直稳定度等物理属性较均匀的大块空气团。

①按气团热力性质分类

气团按其热力性质可分为冷气团和暖气团。冷、暖气团是根据气团温度与所经下垫面的温度对比来定义的。气团向比它暖的下垫面移动时称为冷气团;气团向比它冷的下垫面移动时称为冷气团。

②按气团源地的地理位置和下垫面性质分类

气团按其源地的地理位置和下垫面性质可分为冰洋气团(北极气团和南极气团)、冰洋(北极、南极)海洋气团、极地(中纬度或温带)大陆气团、极地(中纬度或温带)海洋气团、热带人陆气团、热带海洋气团、赤道气团。

(2)锋面类型

锋是温度或密度差异很大的两个气团相遇形成的狭窄过渡区域

①根据锋移动过程中冷暖气团的替代情况,锋面可分为冷锋、暖锋、准静止锋、锢囚锋四种

类型。

a. 冷锋是指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方向移动的锋;

b. 暖锋则是指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方向移动的锋;

c. 准静止锋是指很少移动或移动速度非常缓慢的锋;

d. 锢囚锋是指锋面相遇、合并后的锋。

②根据形成锋的气团源地类型,可将锋分为冰洋锋、极锋、赤道锋三种类型。

a. 冰洋锋是冰洋气团与极地气团之间的分界面。

b. 极锋是极地气团与热带气团之间的分界面。

c. 赤道锋是热带气团与赤道气团的分界面。

(3)锋面附近气象要素突变表现

气象要素有突变:气团内部的温、湿、压等气象要素的差异很小,而锋两侧的气象要素的差异很大。

①温度场

气团内部的气温水平分布比较均匀,通常在100公里内的气温差为10℃,最多不超过20℃。而锋附近区域内,在水平方向上的温度差异非常明显,100公里的水平距离内可相差近100℃,比气团内部的温度差异大5~10倍:在垂直方向上,气团中温度垂直分布是随高度递减的。然而锋区附近,由于下部是冷气团,上部是暖气团,锋面上下温度差异比较大,锋面往往是逆温层。

②气压场

锋面两侧是密度不同的冷、暖气团,因而锋区的气压变化比气团内部的气压变化要大。锋附近区域气压的分布不均匀,锋处于气压槽中,等压线通过锋面有指向高压的折角,或锋处于两个高压之间气压相对较低的地区,等压线几乎与锋面平行。

③锋附近风场

风在锋面两侧有明显的逆向转变,即由锋后到锋前,风向呈逆时针方向变化。

④锋面附近天气变化剧烈

由于锋面有坡度,冷暖空气交绥,暖空气可沿坡上升或被迫抬升,且暖空气中含有较多的水汽,因而,空气绝热上升,水汽凝结,易形成云雨天气。由于锋面是各种气象要素水平差异较大地区,能量集中,天气变化剧烈。所以,锋是天气变化剧烈的地带。

5. 中国土壤发生分类与系统分类的原则、依据有什么不同? 你认为哪些方面今后需要侧重研究?

【答案】土壤分类是土壤科学的基础,土壤分类的进展代表了土壤科学的发展水平,当前我国土壤发生分类和系统分类并存。

(1)发生分类

该分类是以成土因素、成土过程和土壤属性作为分类基础。同时在分类中将耕种土壤和自然土壤作为统一整体进行土壤类型划分,力求揭示自然土壤与耕种土壤在发生上的联系及演变规律。为我国的土壤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同时,发生分类的重点是土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