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北京市培养单位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院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之计算机组成原理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计算机系统的输入输出接口是( )之间的交接界面。

A. CPU与存储器

B. 主机与外围设备

C. 存储器与外围设备

D.CPU 与系统总线

【答案】B

2. 已知小根堆为8, 15, 10, 21, 34, 16, 12, 删除关键字8之后需重建堆,在此过程中,关键字之间的比较数是( )。

A.1

B.2

C.3

D.4

【答案】C

【解析】堆排序中,依次输出堆顶的最小值,然后重新调整堆,如此反复执行,便得到一个有序序列。本题中,删除堆顶元素8后将最后一个元素12置于堆顶,然后调整堆:首先与15比较,12小于15, 所以不用交换;然后与10比较,因为10小于12, 所以交换10和12的位置;调整后12再与16比较,12小于16, 调整堆过程结束。因此12共与15、10、16进行了三次比较。

3. 在定点数运算中产生溢出的原因是( )。

A. 运算过程中最高位产生了进位或借位

B. 参加运算的操作数超出了机器的表示范围

C. 运算的结果的操作数超出了机器的表示范围

D. 寄存器的位数太少,不得不舍弃最低有效位

【答案】C

4. 某计算机采用二级页表的分页存储管理方式,按字节编址,页大小为

2字节,逻辑地址结构为:

逻辑地址空间大小为页,则表示整个逻辑地址空间的页目录表中包含表项的个数至少是

字节,页表项大小为

( )。

A.64

B.128

C.256

D.512

【答案】B

【解析】地址空间分为逻辑地址空间和物理地址空间。页的大小为

采用二级页表,

一页可存放

个页面来保存页表项,故本题答案为B 。

5. 对于下列关键字序列,不可能构成某二叉排序树中一条查找路径的序列是( )。

A.95, 22, 91, 24, 94, 71

B.92, 20, 91, 34, 88, 35

C.21, 89, 77, 29, 36, 38

D.12, 25, 71, 68, 33, 34

【答案】A

【解析】各选项对应的查找过程如下图所示,从中看到选项B 、C 、D 对应的查找树都是二叉排序树,只有选项A 对应的查找树不是一棵二叉排序树,因为在以91为根的左子树中出现了比91大的结点94。

字节,页表项大小为2B ,字节,

故最少需要个页表项,本题中逻辑地址空间大小为

6. 程序P 在机器M 上的执行时间是20秒,编译优化后,P 执行的指令数减少到原来的70%,而CPI 増加到原来的

A. B.

C.14秒 D.

【答案】D 倍,则P 在M 上的执行时间是( ) 【解析】

7. 下列各种情况中,应采用异步传输方式的是( )。 A. 接口与打印机交换信息

B.CPU 与存储器交换信息

C.CPU 与

【答案】A

8. 用海明码对长度为8位的数据进行检/纠错时,若能纠正一位错,则校验位数至少为( )

A.2

B.3

C.4

D.5

【答案】C

【解析】设校验位的位数为k ,数据位的位数为n ,根据海明码编码k 和n

应满足下述关系。

n=8, 当k=4时, 符合要求,校验位至少是4位,故答案为C 。

9. 设有向图G=(V ,E ), 顶点集V={V0, V1,V2, V3},

边集

,若从顶点V0开始对图进行深度优先遍历则可能得

到的不同遍历序列个数是( )。

A.2

B.3

C.4

D.5

【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知有向图的结构如图所示。深度优先遍历的特点是尽可能先对纵深方向进行搜索,所以可能得到的不同遍历序列分别是:

10.计算机操作的最小时间单位是( )。

A. 时钟周期

B. 指令周期

C.CPU 周期

D. 微指令周期

【答案】A

接口交换信息 D.CPU 与PCI 总线交换信息

二、简答题

11.何谓分布式仲裁? 画出逻辑结构示意图进行说明。

【答案】分布式仲裁不需要集中的总线仲裁器,每个潜在的主方功能模块都有自己的仲裁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