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853经济学综合之计量经济学基础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判断题

1. 加权最小二乘法克服异方差的主要原理是通过赋予不同观测点以不同的权数,从而提高估计精度,即重视大误差的作用,轻视小误差的作用。( ) 【答案】X

【解析】加权最小二乘法对较小的残差平方赋予较大的权数,对较大的残差赋予较小的权数,以对残差提供的信息的重要程度作一番校正,提高参数估计的精度。即重视小误差的作用,轻视大误差的作用。

2. 工具变量法参数估计量是一个关于该参数估计量的正规方程组的解。( ) 【答案】√

3. 拟定理论模型中待估参数的理论期望值,关键在于确定模型的数学形式。( ) 【答案】X

【解析】拟定理论模型中待估参数的理论期望值,关键在于理解待估参数的经济含义。

4. 在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中,进行统计检验的目的在于检验模型的计量经济学性质。( ) 【答案】x

【解析】统计检验的目的在于检验模型的统计学性质; 计量经济学检验的目的在于检验模型的计量经济学性质。

5. 赤池信息准则和施瓦茨准则是为了比较所含解释变量个数不同的多元回归模型的拟合优度。( )

【答案】

6. 对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随机干扰项,可以利用极大似然法进行估计得

,此估计量是无偏估计量。( )

【答案】X

【解析】对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随机干扰项,

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得到的方差估计量

是无偏估计量。

7. 格兰杰因果检验的原假设是:被检验的变量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 【答案】X

【解析】格兰杰因果检验的原假设是:被检验的变量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8. 乘数是某一变量的相对变化引起另一变量的相对变化的度量。( ) 【答案】x

【解析】乘数是某一变量的绝对变化引起另一变量的绝对变化的度量,即是变量的变化量之比, 也称倍数; 弹性是某一变量的相对变化引起另一变量的相对变化的度量,即是变量的变化率之比。

二、计算题

9. 一个有2个方程构成的简单商品供求模型如下: 供给方程:需求方程:系回答下 列问题:

(1)该模型两个方程是否可识别?

(2)如果对该模型需求函数增加消费者收入变量Y t ,则两方程的识别状态有何变化?

(3)如果再在上述模型的供给方程中引入新变量上期商品价格P t-1,则两方程的识别状态有何变化?

(4)如在需求函数中继续引入表示消费者财富的变量w ,,则两方程的识别状态又有何变化? 【答案】(l )该模型的简化式模型:

则可以推出简化式模型与结构式模型的参数关系体系:

可见,在已知

时,2个方程不能求得4个结构参数

的确定值,所以供

其中,p 为均衡价格。Q t 是供求平衡状态下的供给量或需求量。试从模型简化式与结构式关系体

给方程与需求方程 都是不可识别的。

(2)如果对需求函数增加消费者收入变量Y ,,则该供求模型变为:

则可以推出该模型的简化式模型为:

其中,

于是,供给方程是可以识别的,这是因为:

但从整个参数关系体系看,待求的未知结构参数有5个:一求出,故需求函数不可识别。 (3)当在供给方程中引入上期商品价格供给函数:需求函数:

容易推出此模型的简化式为:

其中,

联立模型含6个结构参数:

,结构参数与简化参数关系体系恰好有6个方程,

后,联立方程模型可写为:

,而参数关系式体系

中简化式参数只有4个,无法由简化式参数求出全部结构式参数,也就是说,需求函数仍无法唯

可唯一确定 6个结构参数,因此模型系统恰好识别。

(4)当在需求函数中再引入表示消费者财富的变量W t ,联立方程模型可写成: 供给函数:需求函数:

容易推出此模型的简化式为:

结构模型含有7个结构参数:

,但在结构参数与简化参数体系关系体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