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安徽财经大学教育管理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组织结构

【答案】组织结构是关于组织在运行中涉及的目标、任务、权力、操作以及相互关系的系统。它涉及到组织的管理幅度的确定、组织层次的划分、组织机构的设置、各单位之间的联系沟通方式等问题。因此,组织结构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组织形式,这种形式是由组织内部的部门划分、权责关系、沟通方向和方式构成的有机整体。

2. 教育成本

【答案】教育成本是指培养学生所耗费的社会劳动,包括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其货币表现为培养学生由社会和受教育者个人直接和间接支付的全部费用。按不同标准,教育成本有不同分类:①社会平均成本和个别成本; ②社会成本和个人成本; ③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④货币成本和非货币成本; ⑤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⑥生均年教育成本和生均全期教育成本; (7)教育要素成本、教育工资成本、教育边际成本、教育单项成本、教育精神成本等。从成本核算角度,有不同计算公式:教育成本二教育社会成本+教育个人成本; 教育成本=教育直接成本+教育间接成本; 教育成本=教育固定成本+教育变动成本。研究教育成本,进行教育成本核算和分析,有助于教育部门提高教育投资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提高教育和学校管理水平,有助于教育计划和学校计划的编制,教育经费的合理负担等。

3. 学校领导体制

【答案】学校领导体制是指学校内部领导和管理的根本制度。它是教育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领导和管理学校的组织原则、组织机构及重要制度。中国公立学校的领导体制,一般由国家教育立法或最高教育行政部门确定; 私人、集体或团体所办学校的领导体制,由办学机构根据不同情况,经主管领导部门批准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学校领导体制几经变化,高等学校采用过以下几种领导体制:①校(院)长负责制; ②党委领导下的校(院)务委员会负责制; ③党委领导下的以校(院)长为首的校(院)务委员会负责制; ④党委领导下的校(院)长分工负责制。普通中小学采用过以上几种领导体制:①校务委员会制; ②校长负责制; ③党支部领导上的校长负责制; ④当地党委和主管的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⑤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

二、简答题

4. 教学计划管理应当如何实施?

【答案】教学计划管理的实施有如下几步:

(1)制定教学计划

首先,要制定全校教学工作计划。由校长亲自主持,教导主任协助制定。其次,要制定教研组工作计划。应围绕加强本组教师队伍建设、开展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这一中心,由教研组长负责,在全组教师研究讨论的基础上制定,经主管校长或教导主任批准后执行。最后,制定教师教学工作计划。计划应于开学初提出,经教研组长同意后,交教导主任或主管校长审查批准后执行。

(2)执行教学计划

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体系一经形成,即成为一定期限内全校师生的行动依据。管理者要合理调度学校的人、财、物等资源,推动教学工作的开展,使教学计划由设想转化为现实。

(3)检查执行情况

检查执行情况可以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方式。全面检查能够把握全局,便于发现教学计划执行中的倾向性问题; 专题检查可以对某一方面的问题有更深入的了解,便于进行分析研究,找出问题的原因。平时检查有利于动态地掌握真实的情况,避免问题堆积以至积重难返,可以采用参加教研组活动、随堂听课等方法进行; 定期检查的时间、人力相对集中,便于厂解各个方面的教学情况,一般在期中、期末进行,常用的方法是资料分析、听取汇报等。

(4)评价教学计划

对教学计划管理过程进行回顾与反思,是一个依据执行情祝对教学计划重新审视的过程。通过评价,可以对成绩和问题作出客观、理性的分析,以便掌握教学管理的规律,改进以后的工作。

5. 什么是心理挫折? 造成教师工作中心理挫折的因素有哪些? (讲出4个方面)并就其中一个方面因素产生影响的心理机制做出简要说明。

【答案】(1)心理挫折的含义

所谓心理挫折就是指个体在致力于达到某一目标的过程中受到干扰或阻力,使需要和动机得不到实现而产生心理上的失意、烦恼、沮丧等消极情绪反应。

(2)造成教师工作中心理挫折的因素

造成教师工作中心理挫折的因素可能有:

①当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时。对社会的认识过分理想化时,一旦见到丑恶现象或不公平的现实,则容易感到失望。

②成就需要强烈而成功的可能性不大时。如果教师对自己的要求超出个人的能力或环境所允许的条件,或学校对教师提出的要求过高造成过重压力时,都会产生强烈的不安和失败感。

③当教师面临多种角色期待,而这些期待之间互相矛盾和冲突时,可使教师产生挫折感。 ④当教师产生工作中的失落感、疏远感时。如果教师对所在组织和人群缺乏归属感,人际关系不佳,或工作环境恶劣而个人无能为力时,都会产生这种感觉。

(3)例如,当教师所教班级考试成绩较差而教师本人的成就动机又较高时,教师就会产生心理挫折感,这时,教师可能会认为是学生基础差以减轻自责,这就是合理化心理机制; 教师也可能不去想这件事或者认为别的老师也有教的差的聊以自慰,这就是逃避和投射的心理机制。

6. “事业部制”组织模式的结构特点是什么? 它产生的内、外部条件是什么? 这种组织模式可能产生什么缺陷,如何预防?

【答案】(1)事业部制组织模式的结构特点

事业部制是将负责各个项目的部门作为相对独立的实体加以对待,在组织内部根据一定规则进行最大程度授权,使之享有责任范围内的决策权、财权、人事聘用权、业务指挥权等,同时规定其对整个组织应尽的义务。

(2)产生条件

有些组织活动中,各部门分别从事某一领域的经营,彼此之间的业务范围有较大差距,需要独立开展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各部门需要针对环境变化及时做出决策,避免贻误战机,获得相当程度的自主权就显得非常重要。可采用事业部制组织结构模式。

(3)可能产生的缺陷及预防

分权后,可能会形成各部门“诸侯割据,各自为政”的分散状态。

组织的领导集团必须握有干部的任命权和管理权,政策诀定权和宏观调控权; 同时建立权威的中心协调机构,协调各事业部的工作关系与利益关系,实现“全局一盘棋”。

7. 简述教师心理挫折产生的条件及其预防机制(挫折后的表现)类型。管理者如何对待和帮助教师调整挫折情绪和行为?

【答案】(1)教师心理挫折产生的条件

教师心理挫折通常在以下情沉中产生:

①当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时。对社会的认识过分理想化时,一旦见到丑恶现象或不公平的现实,则容易感到失望。

②成就需要强烈而成功的可能性不大时。如果教师对自己的要求超出个人的能力或环境所允许的条件,或学校对教师提出的要求过高造成过重压力时,都会产生强烈的不安和失败感。

③当教师面临多种角色期待,而这些期待之间互相矛盾和冲突时,可使教师产生挫折感。 ④当教师产生土作中的失落感、疏远感时。如果教师对所在组织和人群缺乏归属感,人际关系不佳,或上作环境恶劣而个人无能为力时,都会产生这种感觉。

(2)教师心理防卫机制的类型

面临挫折和冲突,有人可能面对现实,积极想办法去解决,有人可能产生一些摆脱挫折困扰的心理防卫,以消除和减轻焦虑状态。这些心理防卫机制有:合理化、改变目标、暂时转移注意中心、压抑、投射、文饰、逃避和自居。前三种反应属积极性的,而后边几种则表现消极,长期存在会形成不良的心理品质。

(3)对待和帮助教师调整挫折情绪和行为的对策

管理者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帮助教职工消除遭受挫折后的不良情绪或不佳表现:

①要正确认识和理解教师的挫折及表现。管理者对受挫者的不佳表现要豁达大度,满腔热情地给予帮助,创造解决问题的气氛,而决不能疏远或打击。

②创造条件让受挫者将情绪释放出来。可以通过私下交谈或开会,让他们诉说自己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