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安徽大学F14教育法学与教育管理学之教育管理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学校组织

【答案】学校组织是旨在达成教育目标的社会单位。它包含目标、结构、教学及行政措施三部分。目标包括内在(为实现教育口的而制定)和外在(为配合社区发展或满足社区成员需要而制定)两种。结构是为配合实现目标而建立,典型的学校组织机构包括教务、训导及总务。教学及行政措施根据口标,在结构中推行。传统学校组织口标明确、结构稳定、教学及行政措施有限; 现代学校组织目标增加,结构易变,教学及行政措施纷繁。现代学校组织面临的问题主要有:①组织结构失调,即目标与结构的差距影响目标的达成,未能满足学生就业指导的需要,未能充分发挥教育的未来导向功能,常表现为学生行为问题; ②学校内外目标的整合问题,常受两种因素影响,一为内外目标的性质与内容是否一致,二为学校工作人员问题; ③教师角色与权威问题。

2. 科层制

【答案】科层制又称“官僚体制”。它是指像政府机关那样层次分明、制度严格、权责明确的组织模式。科层理论是由德国著名学者马克思·韦伯(MaxWeber )博士提出来的。在西方,官僚体制是与同僚体制相对应的一个名词,并非贬义。科层管理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①职位分类②权力分层③法定资格④委其责任⑤遵纪守法⑤理性关系⑦固定工资它既反映了工业革一命对工商业发展的要求,也体现了法制社会的必然结果。这种以责任制为基础,以权力为核心的理性组织的权威性对提高行政组织的工作效率是有积极意义的。

3. 环境

【答案】环境:环境是指人们生活的一切外部条件。从系统的观点来看,任何组织都是一个系统,它存在于一个更大的系统之中。这个更大系统就是环境,它刘一组织的存在与发展具有激励和约束的双重作用。环境可以分为两人类:一类是一般环境,其中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另一类是特殊环境,主要指组织内部环境,或称工作环境。

二、简答题

4. 如何有效利用教育行政信息?

【答案】从信息论的理论角度来说,教育行政活动的过程,可以看成是一个输入信息、指令信息、反馈信息和评价信息的循环流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有效利用教育行政信息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输入信息的广泛性

教育行政机关要保证其计划与决策的质量,必须获取大量的信息,只有大量的占有相关的教育行政信息,教育行政机关才能正确地把握教育工作的发展方向与趋势,估计教育工作的现状,

为教育事业发展的计划与决策提供充分的依据。因此,教育行政机关占有各方面人量的信息,对于其做出正确的计划与决策是非常重要的。

(2)注意指令信息的方向性

指令一般指用肯定语言对管理对象通知和下指示。计划决策是教育行政机关发布指令信息的主要来源,而计划决策是教育行政机关管理教育的起始环节,比较集中地体现了教育上作的方向和希望达到的口标。因此,要保证教育行政的效能,就必须重视计划决策的方向性。计划决策有了正确方向,教育管理工作及各项教育事业就会沿着正确方向顺利发展。

(3)注意反馈信息的可靠性

反馈信息在教育行政活动中有着极重要的意义。教育行政机关只有及时地、经常地从自己所属的管理层和执行层得到反馈信息,才能实行有效的控制,才能保证在实施过程中对计划决策进行及时的调整。要允分发挥反馈信息在管理中的功能,必须注意它的可靠性。要使反馈信息具有可靠性,首先,要重视通过正式渠道得来的反馈信息,即注意通过教育行政部门与各学校之间固定的信息传递通道得来的反馈信息; 其次,要注意通过非正式通道来获取信息。

(4)注意评价信息的准确性

教育行政活动过程是一个周而复始、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要使每一过程的循环都在一个新的水平上进行,就要对前一过程进行检查总结,对教育行政活动进行准确的评价。要掌握准确的评价信息,关键是要掌握全面情祝,在此基础上进行实事求是地分析,做出恰如其分的总结与评价。

教育行政信息的有效利用除了注重信息本身的因素以外,还要注意利用现代信息的网络技术,以使信息的来源更广泛、更迅速,使信息的处理更快捷、更有效。

5. 公共关系的核心理念是什么? 为什么现代社会日益强调这一理念的重要性? 简单举两个例子说明一些学校违背这种理念的表现。

【答案】(1)公共关系的核心理念

公共关系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思想或管理哲学,其核心理念是:任何组织必须打破利益关系上的自我中心主义,寻求组织利益和公众利益的一致性,在二者之间建立默契与平衡,在服务于社会的过程中,建立起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环境,获得稳固的基础。

(2)现代社会强调这一核心理念的原因

①现代生活的各方面都日益社会化、整体化的倾向使得社会各个组织的利益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常常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公共关系从这种现实出发,提出社会利益是由各种集团利益有机结合而成的整体,某一组织的活动,必须首先考虑到它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寻求组织利益和公众利益的一致性,在二者之间建立默契与平衡。只有组织的活动满足公众利益的需要,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声誉,获得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为本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②现代社会公共关系对于组织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这主要表现在:公共关系可以帮助组织建立并维持与公众之间双向的交流、理解、认可与合作,争取外援; 参与处理各种问题与事件,监测环境、收集信息; 帮助管理者及时了解公众舆论,传达和沟通信息,并对之做出反应; 明确并强调

管理部门为公众利益服务的责任; 作为社会变化趋势的监视系统,帮助管理者及时掌握并有效地利用社会变化,分析趋势、进行决策。

因此,公共关系的理念日益为现代社会所强调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3)举例

①有些学校的校长只顾埋头工作,而不注重总结经验、迸行宣传。这样一来,虽然学校有了不错的成绩,但其社会影响力却并没有得到增强,最终导致生源质量逐渐下滑、教师干劲不足等后果。

②某高校发生某学生被外来人员打伤事件,校方非但不向学生及其家长进行解释,还试图掩盖事实,以致谣言纷纷,人心惶惶。

6. 你认为我国当前在完善教育督导制度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答案】教育督导是指根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按照督导的原则和标准,使用科学的方法,对教育行政工作和学校上作通过精密的观察、调查和考核,进而作出审慎的分析和评定,指出成绩和缺点,并提出积极改进意见,使教育工作质量不断得到提高的活动。我国当前在完善教育督导制度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1)从我国历史上教育督导活动的开展来看,比较强调督导的视察、监督职能,而忽视其指导建议职能。

(2)督学的范围集中于课堂教学而忽视教育整体的与其他各方面的联系,方法上重视定性分析,这处分析往往带有极强的主观随意性,这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教育督导的效果。

7. 简述学校管理计划的作用。

【答案】在学校管理过程中,明确计划的含义及特点有助于理解和掌握学校管理计划的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

(l )通过学校管理计划,可以对学校管理下作进行组织和安排,合理配置现有的管理资源,使学校管理活动得以稳步、有序地向前发展。

(2)通过学校管理计划,可以对学校管理工作进行有效决策。计划和决策是紧密不可分的,有人甚至认为,计划工作基本上是抉择工作,只是在发现有一个可供抉择的行为过程时,才一会提出计划问题。在这个意义上说,计划工作基本上是作决策。

(3)通过学校管理计划,可以选择有效的学校管理方法。学校管理方法是指为完成学校管理任务所采取的措施、途径和手段。方法本身具有目的性、灵活性和选择性的特点。方法的选择与确定,既要考虑到计划的目的和仟务,也要考虑到计划的对象、内容和条件。即:计划的方向、对一象、内容、条件与方法的目的、选择和灵活运用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4)通过学校管理计划,可以形成学校管理上作检查的标准。计划是学校管理过程的起点,是一种对未来发展状态的描述、设想,因而也是需要努力实现的目标。学校管理工作是否进行顺利、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关键看其计划是否实现。因此,计划也就成为了衡量学校管理上作好坏的标准。这也是计划的鲜明方向性特点所决定的,是学校管理工作的客观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