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学位]之心理与教育测量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速度测验的功能在于识别个体做题的最快速度,通常由大量( )的题目构成。

A. 高难度

B. 难度较高

C. 中等难度

D. 相对容易

【答案】D

【解析】速度测验的功能在于识别个人做题的最快速度,通常包括大量相对容易的项目;难度测验的功能在于识别个人能够达到的最高水平,通常包括各种难度不等的项目。

2. 以两个等值但题目不同的测验来测验同一群体,求其两者得分的相关性,被称为( )。

A. 内部一致性信度

B. 重测信度

C. 复本信度

D. 评分者信度

【答案】C

3. ( )可以将测验分数的转换关系用图形表示出来,便于直观地看出被试者在各个分测验上的表现及其相对位置。

A. 条形图

B. 直方图

C. 剖面图

D. 饼状图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剖面图的定义。剖面图是将测验分数的转换关系用图形表示出来,从剖面图上可以直观地看出被试者在各个分测验上的表现及其相对位置。

4. 吉尔福特发散思维测验( )。

A. —般适用于学前儿童

B. 以思维的精确性记分

C. 其理论基础是智力的三维结构模型

D. 包括30个分测验

【答案】C

【解析】吉尔福特发散思维测验是根据智力的三维结构模型编制的,包括14个分测验,适用于初中水平以上的人。该测验从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三个方面进行评分。

5. 由五选一的选择题组成的测验,其通过率为0.60, 消除猜测因素影响后校正难度为( )。

A.0.40

B.0.50

C.0.75

D.0.80

【答案】B

【解析】根据校正难度的公式

6. 在经典测量理论模型中,关于E 的表述,错误的是( ) 。

A. 真分数和误差分数(E )之间的相关为零

B. 各平行测验上的误差分数(E )之间相关为零

C. 误差分数(E )是随机误差与系统误差之和

D. 误差分数(E )是一个服从均值为零的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

【答案】C

【解析】真分数理论有三个基本假设作为整个理论的支柱:

①误差分数的平均数是零,即E 是个服从均值为零的正态分布;

②误差分数与真分数相互独立,相关为零;

③两次平行测验测量的误差分数之间的相关为零。第②、③条说明E 是个随机误差,没有包含系统误差在内。

7. 同质性信度( )。

A. 是检验测验内部所有题目的一致性

B. 是用同一测验重复测量的一致性程度

C. 是检验两个测验在内容上的等质性

D. 主要指测验题目的内容和形式,而不论其正、负相关性

【答案】A

【解析】同质性主要代表测验内部所有题目间的一致性。当各个测题的得分有较高的正相关时,不论题目的内容和形式如何,则测验为同质的。相反,即使所有题目看起来好像测量同一特质,但相关很低或为负相关时,则测验为异质的。B 项是重测信度,C 项是复本信度。

8. 韦克斯勒将离差智商的平均数定为100,标准差定为( )。

A.16

B.15

C.14

D.13

【答案】B

9. 常模分数又叫( )。

A. 导出分数

B. 粗分数

C. 原始分数

D. 总体分数

【答案】A

【解析】常模分数就是施测常模样本被试后,将被试者的原始分数按一定规则转换出来的导出分数,因此常模分数又称导出分数。

10.下列关于效果量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效果量是不为真的程度

B. 效果量提供了差异大小的信息

C. 效果量是实验处理的效应大小

D. 效果量反映自变量与因变量关系的程度

【答案】A

【解析】效果量是不依赖于样本大小,反映自变量和因变量关联强度的指标,可反映实验处理效应的大小,并提供了差异大小的信息。

11.—个7岁儿童甲智龄为8岁,一个12岁儿童乙智龄为14岁,用比率智商来衡量智力水平的高低,这两个儿童的智力水平高低为( )。

A. 甲小于乙

B. 甲等于乙

C. 甲大于乙

D. 无法比较

【答案】A

【解析】比率智商等于心理年龄/实足年龄。所以甲的比率智商为,乙的比

率智商为所以甲的智力水平小于乙。

12.下列属于发展性常模的是( )。

A. 智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