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山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心理与教育测量考研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投射测验

【答案】投射测验是心理学上对人格进行测验的一种特殊技术。向被试提供一些没有组织的刺激情境,让被试在不受限制的情境中自由地表现他的反应,由专家分析其反应的结果,便可推断被试的人格特征。各种刺激情境的作用就像银幕一样,被试把他的人格特点投射到这张银幕上。投射测验的主要用途是测量一个人内在的、比较隐匿的问题。

2. 测验标准化

【答案】测验标准化是指测验编制和施测所遵循的一套标准程序。其内容包括确定目的、科学命题、选取代表性样本、做题目分析、确定统一的指导语和施测条件、规定评分与解释、分析测验的信度、效度等。其目的在于使编制或修订的心理测验符合标准测验条件的程序。如果测验结构好,样本大且有足够代表性,对所测查的心理变量是在符合常模要求的标准情况下取样的,其测验就是标准化的、有成效的。

二、简答题

3. 简述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的原理。

【答案】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是当今测验技术的最高水平,也是项目反应理论最有特色的应用。

(1)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的实现条件:

①在测试过程中能快速估计被试水平参数和参数估计精度。

②能针对精度目标,选出与被试水平相匹配的试题进行测试。

③对于使用了不同试题施测的被试能估计出具有同一参照系的水平值。

(2)在项目反应理论指导下,在测试中,计算机可以不断估计被试的潜在特质值9, 可以通过累加参测试题的信息函数而计算测验的精度。

4. 简述“心理特质”的含义。

【答案】心理特质是指表现在一个人身上所特有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对这一概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心理特质是一组具有内部相关的行为的概括,具有一定的抽象性。

(2)心理特质是一种一般的神经心理系统,它可以综合不同的刺激,使人对这些刺激做出相同的反应。

(3)心理特质是一个人身上比较稳定的特点。人的心理活动是十分丰富的,并不是他的每一种心理活动都会表现为一种特质,而是那些经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才称得上特质。

(4)一个人的精神面貌(人格)是由多种特质分多个层次有机组合而成的。不同的人往往具有不同的特质组合,即使其特质类型相同,其特质水平往往也会有高低之分。

(5)心理特质可以决定一个人对特定刺激的反应倾向,可以对人的行为进行某种预测。

5. 简述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的构成及特点。

【答案】韦氏智力测验根据被试年龄的不同,分为韦氏幼儿智力测验、韦氏儿童智力测验和韦氏成人智力测验。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 )于1949年编成,用于6〜16岁的青少年。

(1)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的构成

该量表包括2个分量表共12个分测验。

①言语分量表

a. 常识测验,测查一般知识、兴趣及长时记忆等能力;

b. 领悟测验,测查判断和社会适应能力;

c. 算术测验,测查心算、注意力和短时记忆能力;

d. 相似性测验,测查抽象概括能力;

e. 数字广度测验,测查注意力和短时记忆能力;

f. 词汇测验,测查词汇、言语表达和长时记忆等能力。

②操作分量表

a. 数字符号测验,测查注意力、短时记忆力、眼手协调运动和思维灵活性等能力;

b. 图画填充测验,测查知觉和视觉空间组织能力;

c. 木块图测验,测查空间关系、空间结构和眼手运动协调能力;

d. 图片排列测验,测查部分与整体和逻辑联想能力;

e. 物体聚合测验,测查想象力、利用线索和眼手协调能力;

f. 迷津测验,测查空间知觉、计划和眼手协调能力。

言语分量表中的数字广度测验和操作分量表中的迷津测验是备用测验。

(2)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的特点

①测量具有复杂的结构,测验题目按难易程度排列。不仅包含言语量表,还包含操作量表。言语分测验与操作分测验交替进行。

②采用分量表的形式,将测验同一种智力的项目集中起来汇成分测验,各种年龄的受试者接受同样的分测验,这样可以对各种智力进行比较,且节省指导测验的时间。

③用离差智商来表示智力,其平均分为100, 标准差为15。

6. 与物理测量相比较,阐明心理测量的特点。

【答案】与物理测量相比较,心理测量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心理测量具有相对性。心理测量依据的法则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理论,很难达到如同

物理测量依据的法贝_样普遍被人们接受的水平。从一种智力测验上得到的测量分数与从另一种智力测验上得到的测量分数可能具有不同的意义,这种情况在人格测量领域表现得更加明显。

(2)心理测量具有间接性。心理测量的对象是人的心理特质。心理特质具有内隐性,只能通过测量个人在特定情境中的外显行为来推断他的心理特质,不可能像物理测量中测量重量或长度那样直接测量人的心理特质的量,这就决定了心理测量只能是一种间接测量。

(3)心理测量具有客观性。心理测量的量具是由有关领域的专家编制,经过长期的试用、修订、完善而逐渐形成的标准化测验。

(4)心理测量的目标虽然是对人的心理特质进行定量分析,但这种定量分析的精确度远不及物理测量的精确度高。

7. 能力倾向测验与智力测验、成就测验之间有何不同?

【答案】成就测验和智力测验、能力倾向测验的测量对象都是认知性特质。这三种测验都是测量个体从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经验中发展出来的能力。所以在本质上,它们有相同之处。能力倾向、智力测验所测量的也可以看作一种“成就”。不过,如果从测验的目的、性质及所涵盖的经验范围来看,这三种测验仍有某些不同之处,不能相互取代。具体分析如下:

⑴就测验的对象而言,三者本质上有重叠之处,无法加以截然区分。大多学者认为成就测验测量的是一些特定的、限定于某一范围的能力和知识,而另两者所测验的则为一般性的、较为广泛的能力。

⑵就测验的功能而言,成就测验也不同于智力、能力倾向测验。后两者的主要功能是预测一个人在未来的教育、训练或工作经验中可能的表现,它们的使用是在教育或训练程序以前,用以反映被试是否有接受某种课程或专业技能训练的能力。成就测验则是评估被试在接受一些教育或训练程序后所获得的学习成果,它的实施发生在教育、训练过程后。

⑶就测验的技术品质而言,成就测验要注重内容效度,而能力倾向、智力测验则必须有较高的预测效度,否则就失去其基本价值。

8. 试结合中国心理测量界的现状讨论中国心理学会颁布《心理测验管理条例(试行)》和《心理测验工作者的道德准则》两个文件的意义。

【答案】中国心理学会颁布《心理测验管理条例(试行)》和《心理测验工作者的道德准则》两个文件对测验的使用、发行、测验分数的解释等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其意义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近年来,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的爆发逐渐将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到个体心理健康的层面上来,与此相聚而来的就是人们对于心理测验的广泛关注,一时间,大量的测量心理特征各方面的测验应运而生,针对当前社会上某些乱用心理测验,对测验结果胡乱解释的现象,中国心理学会颁布了《心理测验管理条例(试行)》和《心理测验工作者的道德准则》两个文件,用以肃清心理测验方面的不正之风。

(2)这两个文件的颁布为心理测验的规范使用提供了规范与要求,能够有效地克服社会上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