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620专业综合一考研冲刺模拟题及答案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国家机构
【答案】国家机构,是指组成国家机器的一切国家机关的总和,它包括全部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是实现国家权力、执行国家职能、进行国家日常活动的组织。与国家形式问题不同,如果说国家形式关涉的是整个国家机器的组织结构和权力配置,是从宏观上来描述和分析各个国家机关之间的权力划分和相互关系,国家机构所关涉的则是国家机器的各个部件的构造和功能,是从微观上解剖和认识各个国家机关的组成、权力和职能,更注意各国家机关的技术层面和操作层面。显然,国家机构与国家形式有着密切的对应关系,对国家机构的研究不能离开对国家形式的把握和理解。与国家机构的概念相关的还有政府机构,但在实际政治生活中所谓政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政府指的就是包括立法、行政、司法等所有国家机关在内的国家机构的整体,狭义的政府则仅仅指国家行政机关。一般说来,当人们使用“政府机构”这个概念时,多是指狭义的政府即国家的行政机关,更为狭义的则只是用来指中央行政机关。
2. 二元君主政体与议会君主政体
【答案】二元君主制是指君主仍然拥有较大的实际权力的立宪君主政体,尤其是君主通过掌握内阁的任命权而控制着国家的行政权,因此内阁向君主负责,与掌握立法权的议会构成两个权力中心,故称为二元君主制。对议会通过的法律,君主一般有否决权。在有的情况下,君主还可以任命和指派部分议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议会。在有的国家,宪法甚至是君主“钦定”的。不过,君主的权力毕竟由宪法做了规定并受到议会的某种程度的制约,君卞制定法律尤其是做出重大决定时一般不能撇开议会。由于资本主义的发展程度不同,两个权力中心的地位也有较大差别。 议会君主制是当代资产阶级国家的主要政权组织形式之一。议会君主制的主要特点有:
①责任内阁政府不再向君主负责而是向议会负责,奉行“议会至上”原则;
②议会不仅是最高立法机关,而且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由议会选举产生的政府首脑组织政府,议会是真正的国家权力中心;
③议会拥有倒阁权,政府如果失去议会信任,要么集体辞职,要么请求君主解散议会。议会君主制虽然保留了世袭的君主,但君主的职能仅限于象征国家的统一和代表国家主权而没有实际权力。
3. 政治现代化
【答案】政治现代化包括权威的理性化,权力被集中于公认的公共机构手中; 政治功能专门化,职
位和权力的分配越来越以个人成就为标准; 全社会各阶层广泛地参与政治。衡量政治现代化的总的原则就是合法性政治、有限政府和民众的广泛参与。三者相辅相成,合法性政治依赖民众的广泛参与,只有合法性的政治,才能保障有限政府或宪政的正常运行,而有了宪政,民众的参与权才能得到保证。
4. 议会共和政体
【答案】议会共和政体是民主共和政体的一种,在议会共和政体中,议会掌握着国家最高权力,内阁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总统只是“虚位元首”而小掌握实权,议会掌握立法权,内阁首脑由议会选举产生并组织政府,政府要向议会负政治责任,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政府必须辞职或者请求总统解散议会,重新大选。西欧的共和制国家采用这种政体的较多,如德国、意大利、奥地利等。亚洲的印度、新加坡等也实行这种政体。
5. 精英主义
【答案】精英主义者认为,在大规模的现代社会中,参与式的民主是不可能的,因为公共事务太庞杂、问题太复杂,人民既没有能力也没有精力去拥有发言权,因此无论政治权力如何鼓吹“主权在民”,实际上都是掌握在一小撮精英人物手里。在政治生活中,统治者总是少数人,他们垄断了政治权力,享受着权力所带来的利益和荣耀; 绝大多数群众则沦为被统治者,很难去控制政治权力的运作。他们充其量只是统治者的工具,为统治者提供物质的生活资料和政治机体存在所必需的基本手段。
二、简答题
6. 马克思主义国家消亡理论与无政府主义国家消亡理论的区别分析
【答案】(1)马克思主义国家消亡论,是指社会主义国家的自行消亡,而并非指所有国家都可以自行消亡。因此,无产阶级国家代替资产阶级国家是国家消亡的唯一道路。马克思主义主张用暴力推翻剥削阶级国家以后,先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并实现由有国家向无国家的过渡; 而无政府主义主张用暴力推翻剥削阶级国家以后,不要任何阶级的专政,一步跨入无国家的社会自治。
(2)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一种历史现象,国家消亡和阶级的消灭是密切联系的。阶级消灭是国家消亡的基本前提,国家消亡是阶级消灭的必然结果。按马克思主义观点,国家消亡的条件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①推翻剥削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是使国家逐步消亡的前提。
②在国内逐步消灭阶级和阶级斗争,高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样,作为国家重要特征的压迫职能日趋减弱,以至最后消亡。而国家的管理职能日趋扩大,逐步过渡到由不同于国家的另外的社会组织来承担。这是国家消亡的基本条件。
③国家消亡还必须具各物质基础。即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使社会财富极大地丰富,逐步消灭三大差别,以至不再需要国家这种强制机关来保卫公有制,保卫劳动的平等,保卫产品分配的平等, ④国家消亡不是一个国家所能实现的如果有帝国主义存在,有侵略势力存在,国家就不能消亡。故国家消亡还必须有外部条件,要全世界都进入共产主义。
而无政府主义的国家消亡理论主张在24小时内消灭一切国家,完全否认国家消亡的各种前提条
件。
7. 当代两党制的新变化。
【答案】两党制是英美等国的政党体制。当代两党制出现以下新变化:
(1)政党的阶级基础趋向一致
美国的两党松散的结构,相互的交融是其政党制度一大特征。“二战”后,英国各政党的成份逐渐向中产阶级发展,保守党和工党的社会基础不如成立之初那样经纬分明。
(2)两党政策与立法的趋同现象是又一显著特点
战后以来至70年代末,英国的两党执行的政策趋同现象非常明显。趋同现象反映在立法上,政府更迭,执政党并不轻易否定上届政府的立法,而且往往重提下台政府因大选而搁置的一部分议案,甚至是在野时所批评、攻击乃至于反对的某些议案。而且两大政党议会党团中持中间态度的议员逐渐占了优势,两大政党之间因此而有了较多的共同点。两大政党的政策、行动均注重实效,而并不以抽象的意识形态为指导。
8. 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中的制度主义方法论?
【答案】马克思主义的制度分析主要包括:
(1)在制度的含义上,马克思主义研究政治一经济关系所构成的“硬约束机制”和宏观上的政体论,即政治制度的好、坏问题。
(2)在制度变迁的方向上,经典的马克思主义强调线性变迁即人类社会由低级形态到高级形态的制度变迁。
(3)在变迁方式上,经典的马克思主义强调的是阶级斗争所导致的革命性突变。
(4)在制度变迁的诸社会关系中,经典的马克思主义认为最重要的是阶级关系以及由此而导致的权力结构。
(5)在技术与观念的关系上,马克思强调的是生产力、经济基础的主导作用。
(6)在制度变迁的个人作用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反对把个人偏好或信念看成是既定的,而是把偏好和信念看成是被解释变量,而不是相反。
三、论述题
9. 试述我国立法机关的主要职权及其改革和完善。
【答案】社会主义国家机构也包括国家元首和立法、行政、司法等国家机关,但它的基本特点在于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与最高立法机关是同一的,即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立法权,全部国家机关都以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为中心构成统一的整体。
社会主义国家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职权相当广泛,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立法权。社会主义国家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和它的常设机关行使国家立法权,有权制定、修改、废止和补充法律。我国的宪法对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权限做了一定的划分,即全国人大有权修改宪法,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而将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的权力赋予给人大常委会,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还可以在不同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的前提下对该法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