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952新闻传播学理论与应用之当代广播电视概论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光线

【答案】光线是电影得以完成摄影画面曝光实现影像的物质基础,也是电影艺术的重要元素。光线及其造成的阴影能够突出强调被摄物的造型特点、营造具体场景的气氛效果。统一协调的光线风格还确定了整部影片的视觉基调,如亮调(高调)、中间凋(明暗调)和暗调(低调)。按照投射方向角度,光线可以分为顺光、前侧光、侧光、侧逆光、逆光、顶光灯等; 按照造型作用,光线又可以分为主光、辅助光、轮廓光、背景光、修饰光等。

2. 场面调度

【答案】场面调度最初是戏剧用语,意为“摆在适当的位置”,或“放在场景中”,指导演对演员在舞台上表演活动的位置变化所做的处理。用于影视剧中,则是指导演对画框内事物的安排,包括所有放置在摄影机之前的将被拍摄的元素:布景和道具、灯光、服装和化装以及人物举止。根据调度主体的不同,分为演员调度和摄影机调度。常用的调度手法有纵深调度、重复调度和对比调度。

3. 春晚

【答案】春晚,即春节联欢晚会,一般指中央电视台每年农历除夕之夜举行的综合性文艺晚会。央视春晚自1978年起开播,1983年起改为现场直播,2008年开始高清视频网络转播,近年来播出时长在5小时左右。春晚节日内容包括歌舞、小品等,形式活泼多样、雅俗共赏,是每年除夕之夜中国人民必看的节目,已成为中国新的文化现象和民俗习惯。央视春晚在演出规模、演员阵容、播出时长和海内外观众收视率方面堪称世界之最。此外,各地方电视台也陆续主办类似的综合性文艺晚会,与央视春晚相比更具地方特色。

4. 电视散文

【答案】电视散文是一种具有浓郁抒情氛围的电视文学样式,它主要是通过特定的屏幕声画形象,散点式地反映创作者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忆的生活情景和刹那间的思维活动,运用独特的电子制作手段将散漫的思维碎片组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散文般优美的意境。电视散文将电视与散文联姻,催生成一个新的文学载体,具有文学性,包涵浓郁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广阔的社会生活时空等,给人以无限的想象审美空间。同时它又具有电视性,以画面、音乐、色彩、字幕、声响等艺术元素构成直观的审美视觉空间,在与观众的直接交流中,产生审美的即时互动效果。电视散文的代表作有温州电视台的《永远的廊桥》、四川电视台的《哑巴渡》等。

二、简答题

5. 主持人有哪些角色功能?

【答案】主持人的角色功能有:

(1)信息功能

所谓主持人角色的信息功能,就是主持人作为一个信息收集者和传播者所负有的信息告知和信息整合的功能,没有这个功能,主持人角色的其他功能也无从谈起。主持人角色的信息功能表现在:

①信息的传递上,这包括事实性信息的传递和意见性信息的传递,有时甚至其中还包括情感性信息和关系性信息。

②主持人传播中对既有信息的整合上,即主持人在传播中通过组织、串联等方式对信息进行梳理,并以富有个性的方式来传播的功能。

(2)情感功能

主持人在传播活动中具有引起受传者情感共鸣的作用,同时,主持人的这一角色功能与其人格化、个性化的传播方式密不可分。

(3)审美功能

主持人角色的审美功能一方面是由主持人作为机构以及公众“代言人”的角色特征决定的,另一方面是由主持人作为大众“明星”的身份决定的。审美,作为人的一种高级精神需要,在人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6. 如果要在2010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插入一段音响作品,你认为它会是什么样的? 为什么?

【答案】我认为在2010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插入的音响作品应是管弦乐《茉莉花》,原因如下:

(1)《茉莉花》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地位

《茉莉花》初名《鲜花调》,是著名的江苏民歌,最早源于清朝乾隆年间,后由著名军旅作曲家何仿整理而成。它在中国有多个版本流传,现在流传最广的是南京六合、扬州、天长到泰州一带的民歌。《茉莉花》在中国民歌、海内外华人和西方音乐界中均具有较高地位,被誉为“中国的第二国歌”。

(2)“茉莉花”具有浓厚的文化意蕴和使用价值

①爱情与友谊的象征

茉莉花素洁、浓郁、清芬、久远,它的花语表示忠贞、尊敬、清纯、贞洁。许多国家将其作为爱情之花,青年男女之间,互送茉莉花以表达坚贞爱情。它也作为友谊之花,在人们中间传递。把茉莉花环套在客人颈上使之垂到胸前,表示尊敬与友好,成为一种热情好客的礼节。

②难能可贵的医药价值

茉莉花可提取茉莉花油,油中主要成分为苯甲醇及其酷类、茉莉花素、芳樟醇、安息香酸芳

樟醇醋。根含生物碱、甾醇。茉莉根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茉莉花、叶和根都可药用,一般秋后挖根,切片晒干备用; 夏秋采花,晒干备用。具有辛、甘、凉、清热解毒、利湿作用。

③赏心悦目的观赏价值

茉莉花叶色翠绿,花色洁白,香味浓厚,为常茉莉花盆景见庭园及盆栽观赏芳香花卉。多用盆栽,点缀室容,清雅宜人,还可加工成花环等装饰品。茉莉花虽无艳态惊群,但玫瑰之甜郁、梅花之馨香、兰花之幽远、玉兰之清雅,莫不兼而有之。

(3)《茉莉花》舒缓、欢快的主旋律与春晚的氛围十分贴切

《茉莉花》民歌小调流行最广,其曲调委婉流畅,结构严谨,五声微调式,有着经久不衰的艺术生命力。其所选意象突出、鲜明,能使感情很好地表达出来; 表现手法一唱一叹,反复回旋,主题集中; 以独特的情节,溶注着浓郁的民族性情,古老而又新鲜; 体现了当代人们的审美风尚,反映出中国人民善良、真诚的精神特质。《茉莉花》舒缓、欢快的旋律更能切合阖家团圆之春节联欢晚会的意旨。

(4)《茉莉花》中流露出淡然、恬静的民族意蕴

《茉莉花》一曲不但是合家团圆的温馨之乐,其更是中华民族淡然、恬静的民族意蕴的深刻彰显。张艺谋在其执导的申奥、申博宣传片中都用《茉莉花》作背景音乐,乐声委婉中带着刚劲,细腻中含着激情,飘动中蕴含坚定,似乎向世人诉说:《茉莉花》的故乡一一古老的中国正在阔步向前。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其自身的音乐价值,还是从人们的欣赏水平,抑或是从中华民族的整体向心力和凝聚力而言,《茉莉花》都是一部极具意蕴的音乐作品,所以,在春节联欢晚会这一举国欢庆、阖家团圆的时一刻,播放管弦乐《茉莉花》是可行而合理的。

7. 简述影视作品的声画关系。

【答案】声音和画面的关系可以从两个层面上来认识。

(1)形式层面

即从形式类型上把声画关系分为两种:声画同一和声画分立。

①声画同一

“声画同一”又称作“声画同步”,指镜头中声音来源位于画面中,观众听到声音信息的同时也看到声源的影像信息,两种信息的传播同步完成。最早的有声片采用的就是声画合一的力式,说话者、演唱者音容同在,非常便于观众的信息接受。

②声画分立

“声画分立”又称作“声画分离”,指声音来自镜头画面之外,即以“画外音”的方式出现,观众在这个镜头里听到声音信息并非来自看到的影像信息,这时,观众必须对两种信息进行“加工”才能够完成正确的接受,而不至于产生困惑。和“声画同一”相比,“声画分立”在接受时更有难度。

(2)内涵层面

即在内涵类型上把声音和画面的关系分为“声画合一”与“声画对位”。这种划分方法超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