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播音主持节目评析之当代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舞台调度

【答案】舞台调度是指舞台行动的外部造型形式,也叫场面调度,它是导演把各种戏剧动作及环境因素按照一定的审美原则组织起来,表现二度创作的立意构思,塑造舞台形象的艺术创作活动,它通过演员的体态、演员与演员以及演员与舞台景物之间的组合,通过演员在舞台上活动位置的安排与转换,或通过一组形体动作过程,构成艺术语汇,使舞台生活形体化、视觉化,舞台调度是剧本台词和舞台语言在视觉形象上的体现,是导演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

2. 知沟

【答案】知沟理论又称知识格差,是关于大众传播与信息社会中的阶层分化理论。山美国传播学家蒂奇诺等人在一系列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于1970年提出的理论假说而诞生,该理论认为:“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除了接触媒介和学习知识的经济条件之外,造成“知沟”扩大的原因还有:传播技能上的差异,知识储备上的差异,社会交往的差异,接触、接受、理解和记忆方面的差异,发布信息的大众媒介系统性质上的差异。

3. 《女记者的话外音》

【答案】《女记者的画外音》是浙江电视台摄制的电视单本剧。获1983年度全国优秀电视剧(第4届)“飞天奖”单本剧一等奖。编剧:张光照、奚佩兰; 导演:奚佩兰; 摄像:王殿臣。剧情梗概:以一位目光敏锐的女记者视角,表现双燕衬衫厂厂长坚持“信誉至上,质量第一”的办厂宗旨,在同行竞争中与濒临倒闭的工厂携手同办联合企业,不询私情等一系列事迹。

4. 直播

【答案】直播是指广播电视节目的后期合成与播出同时进行的播出方式,分为电视现场直播和网络直播。电视现场直播是指在现场随着事件的发生、发展进程同时制作和播出电视节目的播出方式,其充分体现广播电视媒介传播的优势。网络直播是指在现场随着事件的发生、发展进程同步制作和发布信息,具有双向流通过程的信息网络发布方式。电视直播显现的时空既有现在时又有过去时; 网络直播除具备电视的两大时空之外还具有压缩时空的功能,如同步的文字直播、图片直播、赛事直播、手机直播和比分直播等各种直播频道和样式。

二、简答题

5. 主持人应有什么样的心理素质?

【答案】主持人应有这样的的心理素质:

(1)需求品质。一些成功的主持人正是对自己的工作或专业有着浓厚的兴趣,才比别人有更多的积累和探索。

(2)意志品质。主持人的工作压力非常大,这不仅表现在有时工作强度很大,而且表现在面对镜头直播时不容失误的巨大心理压力,以及由于需要不断创新和同行之间的无形竞争的压力,还有作为公众人物必须面对受众批评的压力。另一方面,主持人的自制力要求体现在两个方一面:其一,主持人面对名和利时要有自制力; 其一,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对情绪要有控制,既不能对任何人与事都毫不动情、无动于衷,也不能毫无节制地仟意流露情绪,甚至走入煽情的误区。

(3)性格品质。对主持人来说,受众常常是原本不认识、不熟悉的,要赢得他们持续的信任和亲近是一种时时要面对的挑战。主持人如果有着较强的合群倾向,并伴之以开朗的性格和高超的交际能力,会更容易成功。

(4)气质品质。主持人通常需要在节目中,尤其是直播节目中应对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所以他们应具有机敏、活跃、反应迅速、有朝气的气质品质,这是优秀主持人必不可少的心理素质。

6. 2006年以来中国电视剧的发展态势。

【答案】2006年以来,电视剧产业蓬勃兴起,国产电视剧随之迅猛发展,如同初升的朝阳,充满着生机与活力。电视剧以其传递社会信息之丰富,表达艺术情感之复杂,形态之生动,类型之多样,覆盖之广泛,社会影响力之巨大,使中国电视观众始终保持在高涨的电视剧收视热情之中,也使电视剧自身处于繁荣鼎盛的发展态势之中。

第一,产量丰富,高度类型化。形成了家族传奇剧、历史题材剧、现实题材剧、家庭伦理剧、都市爱情剧、翻拍改编剧、室内情景剧、军旅题材剧、农村题材剧、谍战剧、魔幻神话剧、公安题材剧等纷繁复杂的类型。

第二,一个涵盖内容制作方、发行方、播出方、观众和广告客户等在内版块构成的电视媒介领域中产业化程度最高的产业链基本完形。

第三,网络自制剧异军突起。近年来,由于视频网站之间的竞争口趋激烈,国产剧、引进剧己经不再是视频网站抢夺的重点。用户永远是趋向更好看的作品,而非视频网站本身。要想获得忠实稳定的观众群体,网站自制剧便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中国电视剧市场空前繁荣的同时,也存在一些我们不得不正视并要加以改正的问题:

第一,题材扎堆,跟风模仿现象严重。类型化特征明显并不是电视剧产业的问题,但同类题材过度泛滥,更有甚者同材不同质,跟风之作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从谍战剧到宫斗剧再到家庭伦理剧,一旦某种类型受到热捧之后,荧幕上便充斥着跟风之作。

第二,比现实残酷的电视剧现实。时代呼唤具有美好精神和高尚情操的电视剧精品,电视剧创作中应该承载健康的人文追求。但是当前电视剧创作中对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张扬的还不够,特别是部分电视剧中的表象沉迷和价值遮蔽现象最为突出。

第三,儿童题材的缺失和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历史虚无主义困境。少儿题材电视剧受到市场利

益的影响,创作者缺乏信心、力量单薄,作品数量少之又少,电视剧作为一项重要的文化产业项目,忽略了少年儿童,不仅仅丧失了文化产业的一部分重要商机,更重要的是丢失了先进文化传播的社会责任和未来教育的重要阵地。近年来,历史题材电视剧几乎被带入到无规律、无是非、无正义的虚无空间。用戏说、拍案消解历史的厚重、庄严和凝重,可悲可叹! 此种现象和误区应当引起关注和重视。

第四,经典的尴尬,改编翻拍剧盛行。近年来,确实有一些像《新上海滩》、《又见一帘幽梦》、《倾城之恋》等改编翻拍影视作品收到了不错的收视效果,但是日前改编翻拍盛行,从深层次来看其实是电视剧创作存在着艺术创新不足的问题,反映出题材开掘的广度和深度不够。

7. 慢镜头的概念和作用是什么?

【答案】(1)慢镜头的概念

慢镜头是用高速摄影而成的,1秒钟能达到48或96格,而放映的时候仍然是每秒钟24格,于是就产生了慢动作。慢运动,摄影上又叫升格。

(2)慢镜头的作用

①慢镜头能够将快速运动捕捉下来,分解后的动作有益于人们对其进行观察。

②慢镜头可以创造意境,表达诗意或哲理。

③慢镜头可以将人物头脑中印象最深的东西表现出来,加强镜头的视觉冲击力。

8. 简述中国广播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脉络、现状及困境。

【答案】(1)中国广播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实践脉络

中国广播电视深度报道是在中国改革开放的社会历程中发育起来的。

①1978年,作为一家地方媒体,依托于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上海电视台推出了一档全新的电视栏目《新闻透视》。迄今为止,它可堪称中国内地历史最悠久、生命力最强的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和评论节日。

②1990年代初中期,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凋查性报道开始呈现出新的面貌。中国媒介的市场化程度提高,媒介生存压力骤增,新闻业新的竞争态势开始出现; 中国社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强大驱动下开始出现各种利益分化,新的社会问题凸显。

(2)中国广播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现状和困境

①2003年前后,中国的新闻深度报道进入更广阔的公众视野。

②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的力量以更加明确的方式体现出来。中国社会的断裂特征,直接作用于电视深度报道和新闻评论所植根其中的社会环境,也时时渗透着新闻媒介的专业诉求。

③有媒介学者用“鸡蛋”来描述转型时期中国新闻媒介的报道范围,认为从结构上看,新闻报道首先有一个似蛋黄的核心,其内容不具弹性,不容置疑; 绝大多数的新闻报道则是如蛋白般的“诱惑性”内容,其特征是包容性强、弹性大、变化快,但贴近主流意识形态; 而那些具有挑战性的内容则被比喻为薄薄的蛋壳,隐喻的是新闻报道的边界。于是,对于新闻深度报道和评论而言,多个两难选择始终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