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四川外国语大学新闻实务测试之当代广播电视新闻学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

  摘要

目录

2016年四川外国语大学新闻实务测试之当代广播电视新闻学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一) . 2 2016年四川外国语大学新闻实务测试之当代广播电视新闻学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二) . 8 2016年四川外国语大学新闻实务测试之当代广播电视新闻学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三) 12 2016年四川外国语大学新闻实务测试之当代广播电视新闻学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四) 18 2016年四川外国语大学新闻实务测试之当代广播电视新闻学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五) 23

一、名词解释

1. 《奉献》

【答案】《奉献》由薛冰、张玉玺编剧,山东人民广播电台录制,1990年获“蜀秀杯”广播剧连续剧一等奖。剧情以石油工人土庆两代人为缩影,讲述石油工人们在家庭、爱情、生活等各方面遭遇的困难和波折,最终在渤海湾开发了优质大油田一一胜利油田。赞扬了为中国石油事业不怕牺牲、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

2. 《正大综艺》

【答案】《正大综艺》是中央电视台与正大综艺公司合办的综合性文艺专栏节目。1990年4月开播。每周六晚播出1次,次日重播,每次2小时。前1小时为综合性文艺板块,常由“世界真奇妙”、“面向世界”、“五花八门”等专栏组成。节日后半段约1小时,为“正大剧场”,播放进口的故事片或电视剧。

3. 大屏幕

【答案】大屏幕是指直观式彩电或背投式投影电视中的屏幕。通常,屏幕的对角线尺寸在40英寸以上。随着科技发展以及显示的要求,大屏幕系统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大屏幕显示技术主要包括CRT 显示技术、LCD 显示技术、DLP 纯数字化显示技术、LCOS 显示技术、GLV 显示技术。大屏幕无缝投影显示的应用来源于指挥监控、视景仿真、立体影院系统,它是适应人们追求亮丽的超大画面、纯真的色彩、高分辨率的显示效果的这一需求而产生的,其在增大画面、提高亮度、分辨率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4. 春晚

【答案】春晚,即春节联欢晚会,一般指中央电视台每年农历除夕之夜举行的综合性文艺晚会。央视春晚自1978年起开播,1983年起改为现场直播,2008年开始高清视频网络转播,近年来播出时长在5小时左右。春晚节日内容包括歌舞、小品等,形式活泼多样、雅俗共赏,是每年除夕之夜中国人民必看的节目,已成为中国新的文化现象和民俗习惯。央视春晚在演出规模、演员阵容、播出时长和海内外观众收视率方面堪称世界之最。此外,各地方电视台也陆续主办类似的综合性文艺晚会,与央视春晚相比更具地方特色。

二、简答题

5. 简述广播电视的符号种类。

【答案】广播电视的符号种类主要有:

(1)语言

广义上讲,凡是传达信息的形式一符号系统,都是语言。广播电视使用的语言指以语音为物质基础,以词语为构成要素,以语法为结构规律的表意体系。

①声音语言

声音语言是广播最主要的表情达意手段,也是电视传播重要的语言符号之一。广播电视声音语言的构成是非常丰富的,如果按照节目录制的方式来看,可以大体上分为现场录制或直播的语言,和后期制作录制的语言。

②文字语言

对于电视而言,文字语言指的是在电视内容中通过视觉可以感知和阅读的文字内容,通常分为画内文字和屏幕文字两种。画内文字指的是画面拍摄到的文字内容; 屏幕文字主要指后期制作合成的文字。字幕除了传统的交代时空、人物、背景等作用外,还具有渲染气氛、提醒、警示等作用。

(2)画面

①画面是电视最重要的特殊的传播符号。

主要依靠构图、景别、角度、运动、色彩等造型元素和剪辑方式来形成叙事逻辑。

②随着电视技术的发展,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广泛使用,特技制作便捷程度提高,在电视画面上,一种独特的屏幕符号作为电视视觉传播元素的一种,作用己变得越来越明显,屏幕符号在电视传播中能对画面本身起到说明、提示、解释等补充作用。

台标成为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的屏幕符号,一般电视台的台标有以下几种形式:文字式台标; 字母组合式台标; 汉字式台标; 图案式台标

(3)音乐音响

作为广播电视重要的听觉类非语言符号,音乐音响也分为同期录制的现场音乐音响,和后期配制的音响或后期配乐两种。前者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在现场摄录的,是对现场声源的还原和再现,是摄录设备现场捕捉到的真实存在的声音。后者是模拟的音响。

6. 主持人的角色特征有哪些?

【答案】主持人的角色特征有:

(1)“最后一棒”

主持人工作是对前期包括策划、组织、采访、写作、编辑、编排等大量工作完成后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节目的最终呈现者,所以被称为“最后一棒”。“最后一棒”在广播电视中所表现出来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①主持人的人格化传播拉近了与受众之间的关系。当主持人以“我”的身份面对受众时,幕后那一个看不见的机构己被具象化为台前这一个活生生的人;

②主持人对各部分内容的串联增强了节目的整体感与灵活性。在新闻类节目中,主持人的串联语让受众从看似毫无关联的一个个消息中找到了某种内在联系。

总之,主持人的串联把分散的节目片段纳入一个精心策划的结构系统,使节目形散而神不散,

统领在一条主线下。这就是主持人在节目中的整合作用、灵魂作用。

(2)机构的“代言人”

在广播电视机构所制作的节日中,节目的主持人最有资格做节目的“代言人”,主持人的“代言”作用可以体现在三个不同的层次。

①广播电视台的代言人

受众与机构的联系转化为与主持人的联系,主持人代表其主持的节目这自小待言,且在某种程度上还代表了他所在的广播台或者电视台。

②栏目的代言人

听众观众对一个栏目的喜爱程度往往与该栏目的主持人密切相关。由于受众态度的形成需要一个非强制性、潜移默化的过程,主持人必须相对固定才能培养起具有较高忠诚度的受众群体。主持人与栏目常常是一体化的,或者说栏目己经人格化了。

③相关节目类型的代言人

不同的主持人具有不同的人格魅力和能力结构,这就决定了不同的主持人会在各自所擅长的节目类型中发挥出最佳状态。由于长时间的积累,不少受众都会将某主持人看做一个类型节日的代言人。

(3)大众“明星”

得益于广播电视在受众中所产生的广泛影响,许多节目主持人凭着在各自领域的突出成就和个人魅力获得了较大的社会影响,成为媒介“明星”。而受众欢迎的主持人成为广播电视机构争夺的对象。

(4)公众“代言人”

新闻主持人既是传播机构的代表,也是广大公众的代表,因为公众是他们最有力、最根本的支持者。这至少可以从两个层面理解。

①市场经济为生存机制的媒体必须提供公众所需要的服务才能得到公众的支持,才能获得相应的经济收益。公众所获得的收益应该与广播电视机构所获得的收益成正比。广播电视机构的利益在很大程度上与公众的利益是一致的。

②媒体与公众在长期的“合作”中建立了一种默契,即媒体是以公众利益的维护者形象赢得了公众的支持,从而获得了自身的发展,因此,公众对媒体有一种积极的角色期待,期望媒体能够反映公众呼声、维护公众利益,扮演社会发展的推动者角色。

7. 简述受众的特征。

【答案】(1)大众传播媒介受众的特点

①规模的巨大程度

受众群体的规模几乎超过了各种各样社会群体,尤其广播电视传播的无远弗届,使得其受众群体的规模往往可以超越国界,是互联网出现之前最具有国际化或世界性的社会群体。

②分散性

受众分散在小同的社会阶层、社会群体当中,收听早间广播新闻的听众,既有普罗百姓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