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浙江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433税务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骗税行为

【答案】骗税行为是指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 经过公开的合法的程序, 利用国家税收优惠政策, 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行为。有骗取出口退税行为的, 依法由税务机关追缴纳税人骗取的退税款, 并处骗取税款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对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 税务机关可以在规定期间内停止为其办理出口退税。构成犯罪的, 还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 混合销售行为

【答案】混合销售行为是指一项销售行为既涉及货物销售又涉及非应税劳务提供的行为。两者之间密切相连, 且从同一受让方取得价款。对于混合销售行为, 是作为货物销售征收增值税, 还是作为非增值税应税劳务征收营业税, 需视纳税人的性质而定。税法对混合销售行为的规定:从事货物的生产、批发或者零售的企业、企业性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的混合销售行为, 视为销售货物, 应当缴纳增值税;其他单位和个人的混合销售行为, 视为销售非増值税应税劳务, 不缴纳増值税。

3. 税式支出

【答案】税式支出是指政府为了对经济、社会的某些特定领域施加影响, 通过给予特定类型的活动或纳税人以各种税收优惠待遇, 把本届政府财政的一部分收入让渡给纳税人的间接支出。税式支出属于财政补贴支出。其一般形式有税收减免、纳税扣除、税收豁免、税收抵免、延期纳税、优惠税率、加速折旧等。

4. 财产税

【答案】财产税是指对纳税人拥有或支配的财产课征的一类税的总称。是现代税制的三大课税体系之一。财产的内涵十分丰富, 包括一切积累的劳动产品(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自然资源(土地、矿藏、森林等)和各种科学技术、发明创作的特许权等。财产税的课征对象是财产, 财产的形式决定了财产税的形式。

5. 资源税

【答案】资源税是指对自然资源征收的税种的总称。资源税主要是对矿产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征税, 既有对资源级差收入的调节, 也有对资源绝对收益的征收。广义的资源概念实际上包括了构成社会生产力的三大要素, 即劳动力、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狭义的资源, 指的是土地、矿藏、水利、森林等现代人类正在开发利用的各种自然财富, 即自然存在的劳动对象。包括我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开征的资源税, 都属于这种狭义的资源税。

6. 内在稳定器

【答案】内在稳定器, 是指一些税收随着经济形势的周期性变化会自动发生増减变化, 从而对经济的波动发挥自动抵消作用的一种机制。它是一种非人为的自动调节, 不需要政府斟酌经济形势变化做出判断和采取措施, 而是依靠税收制度本身所具有的内在机制, 自行发挥作用, 收到稳定经济的效果。

二、论述题

7. 中国现行税制的主要缺陷及改革思路。

【答案】我国现行的税收制度框架体系是经过1994年税制改革后确立的, 经过十几年的不断改革和调整, 税制结构不断完善,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逐步适应。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需要通过深化税制改革来进一步完善。

(1)我国现行税制结构的特点

我国目前的税制结构是流转税为第一主体、所得税为第二主体的复合税制结构, 双主体税制结构的总体格局还将长期存在。

①强化以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 在税种的设计上过于突出增值税的作用。

②所得税比重偏低, 不符合其主体税种地位, 其中又以个人所得税比重过低的特点尤为突出。 ③其他辅助税种虽然收入不大, 但作用不小, 特别是一些特定税种, 是为达到某一目的而设置的, 可以直接体现国家的政策, 实现宏观调控, 引导人、才、物的流向。

(2)中国现行税制的主要缺陷

①税种结构不合理

a. 主体税种结构失衡:我国以流转税和所得税为主体的双主体税种结构失衡, 主要表现在所得税收入过低, 与其主体税种地位不相称。在所得税当中, 个人所得税过于弱小, 个人所得税征收制度不合理, 改革明显滞后, 各税种之间缺乏必要的协调机制。

b. 辅助税种的设置不科学:我国目前税制结构中辅助税种设置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 某些领域的税种缺位与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现状极不适应;另一方面, 某些税种名不副实, 或者设置重复。

c. 中央与地方税制结构不合理:一方面, 地方税缺乏独立的主体税种, 不利于建立地方税体系和保证地方税收入的稳定増长, 影响了地方政府职能的实现。另一方面, 地方政府缺乏必要的税权, 税权基本统一于中央, 地方无权开征新税种或对现行地方税种进行适合本地情况的必要调整, 不利于地方政府利用税收因地制宜地进行适合本地情况的中观经济调控。

②主要税种存在问题

a. 个人所得税制不合理, 不利于调节收入差距。我国目前实行分类所得税制模式, 费用扣除标准不合理, 税率模式复杂繁琐, 最高边际税率过高, 无法充分体现税收公平原则。

b. 消费税制度的调整力度不够, 对热点消费的支持不够。对生活必需品征税存在“越位”现象, 对奢侈品征税存在“缺位”现象, 不能很好地引导消费、调节收入分配。实行价内税, 税负隐蔽, 透明

度不高。

c. 资源税制度问题突出, 不利于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我国仅对矿产资源和盐征收, 征收范围过窄;税率过低导致资源市场价格过低, 不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量计征”, 使得其不受价格变动影响, 无法体现有效利用和保护资源的效果。

d. 社会保障税尚未开征, 使得社会保障资金缺少稳定性的来源。目前我国主要通过收费来筹集相关资金, 随意性较强, 缺乏法律保障和有效的监督机制。

③税负结构不合理

与其他大多数国家实行消费型增值税相比, 我国现行增值税的税负设计明显偏高, 实际的调控作用倾向于一般收入者, 不利于税收公平。

④税收立宪方面的欠缺

目前我国宪法中只有第56条对税法进行了规定, 这很难确定我国已经进行了税收立宪。 ⑤环保设计方面不足

现阶段我国对环境侵害的补偿、调节污染者的行为、筹集防污资金等主要通过排污收费来实现。相关调控税收没有很好地完善和制定。

(3)中国现行税制的改革思路如下:

①科学选择主体税种和辅助税种, 完善中央与地方的税制结构。

a. 我国主体税种的选择应继续坚持流转税(主要是增值税)和所得税并重的双主体税制结构, 适当加大所得税在整体税收中的比重。

b. 应根据现实税收环境的变化, 对现行税制中的辅助税种进行适当的调整与完善, 使其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c. 在保证中央税权的情况下, 适当加大地方税权, 从而形成完善的地方税体系, 保证地方各级政府都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②优化主要税种的内部结构, 改革个人所得税, 完善消费税。同时建立健全其他税种, 改革资源税、尽早开征环境保护税和社会保障税。

③建立健全各项税收立法, 使税收征管有法可依。按照《立法法》的规定, 积极构建以税收法律为主、税收行政法规为辅的税收法律体系, 并进一步完善税收授权立法制度, 对税收授权立法从实体到程序加以明确规定。

8. 论述2011年6月30日修改的个人所得税法的内容及对我国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

【答案】(1)2011年6月30日个人所得税法的修改内容主要包括以下:

①工资、薪金所得, 适用七级超额累进税率, 税率为3%~45%。

②工资、薪金所得, 以每月收入额减除3500元的费用后的余额, 为应纳税所得额。

③修改了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税率表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税率表。

(2)2011年《个人所得税法》的修订进一步贯彻了中央关于加强税收对居民收入分配调节的要求, 降低了中低收入者税收负担, 加大了对高收入者的课税, 使得我国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