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浙江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433税务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最惠关税

【答案】最惠关税即最惠国待遇关税。最惠国待遇关税是指适用于WTO 成员间(“互不适用”者除外)及与该国签订有最惠国待遇条款的贸易协定的国家或地区所进口商品的关税。最惠国待遇是指缔约国双方相互之间给予的不低于现在和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在贸易上的优惠、豁免和特权, 体现在关税上, 即为最惠国待遇关税。最惠国待遇既存在两个国家之间, 也通过多边贸易协定在缔约方之间实施。

2. 税收自动稳定器

【答案】税收自动稳定器, 又称为“内在稳定器”, 是指随着经济形势的周期性变化, 一些税收会自动发生増减变化, 从而对经济的波动发挥自动抵消作用。它是一种非人为的自动调节, 不需要政府斟酌经济形势变化做出判断和采取措施, 而是依靠税收制度本身所具有的内在机制, 自行发挥作用, 收到稳定经济的效果。税收自动稳定机制具体通过累进的所得税制和公共支出尤其是社会福利支出来实现。

3. 纳税担保

【答案】纳税担保是指经税务机关同意或确认, 纳税人或其他自然人、法人、经济组织以保证、抵押、质押的方式, 为纳税人应当缴纳的税款及滞纳金提供担保的行为。纳税担保有利于保障国家税收收入, 保护纳税人和其他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纳税担保人包括以保证方式为纳税人提供纳税担保的纳税保证人和其他以未设置或者未全部设置担保物权的财产为纳税人提供纳税担保的第三人。

4. 税收强制执行措施

【答案】税收强制执行措施是税务机关对未按规定限期履行税款缴纳等法定义务的税收管理相对人依法采取的强制性收缴措施。其目的是确保国家利益, 保证国家财政资金的正常安排使用。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缴纳或者解缴税款, 纳税担保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缴纳所担保的税款, 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缴纳, 逾期仍未缴纳的, 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 税务机关可以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5. 对劳动所得征税的替代效应

【答案】税收的替代效应是指由于征税改变了一种经济行为相对于另一种经济行为的机会成本, 从而对纳税人产生的影响。从替代效应看, 政府对个人的征税不仅使劳动者劳动收入减少, 而且提高了劳动相对于“闲暇”的“价格”, 或者说, 个人将以更高的代价才能获得与未征税时相同的劳动收入。

6. 综合个人所得税制

【答案】综合个人所得税制也称为一般所得税制, 是指对纳税人的各项应税所得综合征税的一种税制。综合所得税制充分考虑了纳税人的总体负担能力, 较好地体现了量能课税的原则, 一般适用累进税率征收。由于汇总了纳税人各方面的所得, 就需要用申报法来征收。这种税制管理难度大, 管理成本高, 需要具备较先进的征管技术, 尤其是需要普遍采用计算机对个人收入进行监控和管理, 也需要纳税人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纳税意识。

二、论述题

7. 论述税收在转变经济増长方式中的作用。

【答案】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实质是提高整个社会的生产效率, 主要取决于科技进步、人力资本的形成、产业结构的提升和资源的节约使用。税收作为政府的一个重要杠杆, 在这些方面都能发挥积极的作用。

(1)税收政策对促进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形成的作用。

由于推动技术进步的研究与开发活动和人力资本投资, 都具有公共性、外部性、风险与不确定性以及信息不对称性, 致使市场机制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要素上产生失灵, 即市场不能提供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的社会最优水平, 这就为政府在这一领域进行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 而税收政策是政府在这一领域发挥作用的重要激励工具。税收政策可以通过对推动技术进步的研究与开发活动和人力资本投资活动以各种税收优惠, 刺激投资意愿, 达到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目的。

(2)税收是政府促使产业结构提升的重要手段。

税收对要素流动的影响是通过税收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发挥作用的。对收入征税会直接减少纳税者的可支配收入, 对收入按高低不同的税率征税会改变不同收入者的相对收入地位, 产生税收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对商品或非商品流转额征税会改变商品(或服务)的相对比价, 也会产生税收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因此, 税收可以改变不同产业要素收入的相对水平, 从而使资源按照产业结构的优化方向流动。

(3)税收政策是促使资源节约不可偏废的工具。

资源的节约是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 获得尽可能大的利用效果。从需求角度看, 税收通过影响商品的价格, 对能源的需求量及消费量产生明显的影响, 从而起到节约资源与能源的作用。研究资料显示, 税收与能源消费量有着密切的关系, 对能源采取低税率、低售价政策的国家人均消耗能源量越大, 对能源采取高税率、高售价政策的国家人均消耗能源量越小。

8. 请结合实际, 谈谈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意义, 以及如何提高我国的税源专业化管理水平。

【答案】税源管理是征管的基础和核心, 是反映税收征管水平的重要方面。税源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税收征管质量, 影响着税收收入的增长, 影响着税收调控功能的发挥。

(1)加强税源管理专业化的现实意义包括:

①是落实“信息管税”的重要举措税源管理专业化是理顺和落实“信息管税”相关职能、完善税收信息管理机制、健全税源管理体系、更好地体现信息化发展要求的具体举措, 可以从机制上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真实性, 有效提高信息资源的共享

程度和利用效益, 促进“信息管税”的落实。

②是防范风险和优化服务的有力保障

a. 根据税源管理对象的特点和职责事项实行专业化税源管理方式, 分解过于集中的管理权力, 通过强化监督制约, 有效促进纳税遵从, 降低税收执法风险。

b. 有效掌握不同类型税源管理规律, 找准管理需求, 针对纳税人的状况和税源的变化, 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 能够提供切合实际的个性化服务, 实现和谐征纳关系。

(2)提高我国的税源专业化管理水平, 加强基层税源管理专业化, 主要有以下建议:

①以税收管理员制度为抓手, 建立和落实好“人机”结合的管理办法。一支高素质的税收管理队伍, 是做好税源管理与监控的根本所在。

②规范基层税源监控运行机制和办法

a. 要规范税源监控机制;

b. 要落实税源监控的具体措施。

③创新手段, 改进方法, 实现税源管理专业化

a. 要加强国地税的协作, 强化户籍管理, 建立国地税联署办公制度;

b. 要坚持属地原则, 实施分类、分行全面开展纳税评估, 实施深度税源管理;

c. 要加强发票管理, 强化“以票控税”。

④加强协作, 多头并进, 建立和完善各级协税护税网络

a. 要逐步实现与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计算机联网, 建立与工商、国税、银行、质监、土管、城建等有关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换机制;

b. 基层地税机关根据零散税收税额小、户数多、征收难度大的特点, 通过社会综合治税、委托代征等方式, 积极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配合, 密切部门协作, 建立、完善各级协税护税网络。

9. 请结合2011年上海和重庆房产税的试点情况, 谈谈你对我国房产税改革的看法。

【答案】房产税是以房屋为征税对象, 按房屋的计税余值或租金收入为计税依据, 向产权所有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房产税从2011年在沪、渝试点以来一直未扩大试点。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房产税改革上升为房地产税体系建设, 提出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

(1)沪渝两地房产税试点情况

①两地基本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