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浙江工商大学保险学原理(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承受的赔款
【答案】承受的赔款是指保险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应付的赔款,既包括己付赔款,又包括未决赔款。用公式表示为:
承受的赔款=已付赔款+今年提取的赔款准备金-上年赔款准备金
2. 险位超赔分保
【答案】险位超赔分保,即险位超赔再保险,是指以每一危险单位所发生的赔款来计算自负责任额和再保险责任额的再保险方式。若总赔款金额不超过自负责任额,全部损失由分出公司赔付; 若总赔款金额超过自负责任额,超过部分由接受公司赔付。但再保险责任额在合同中的规定,也是有一定限度的。关于险位超赔在一次事故中的赔款计算,有两种情况:一是按危险单位分别计算,没有限制; 二是有事故限额,即对每次事故总的赔款有限制,一般为险位限额的2至3倍,即每次事故接受公司只赔付2至3个单位的损失。
3. 保险经营效益
【答案】保险企业经营效益是指以尽可能少的保险经营成本,为社会提供尽可能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保险保障服务,取得最大的有效成果。从微观的角度看,保险经营效益的实质,就是保险企业所耗费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总量与被社会所承认的必要劳动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具体而言,保险经营效益就是经营成本与收益之问的比例关系。如果保险收益大于保险经营成本,就有保险经营效益:反之,则无保险经营效益。
4. 合同的解除
【答案】合同的解除是指保险合同当事人一方根据法律或合同中的约定,行使解除权而采取的单方行动。行使解除权的法律效力,是合同双方负有恢复到合同订立前的原状的义务。由于解除合同已多领的给付金应返还给对方,责任方对他方造成的损失应负损害赔偿责任。保险合同解除如果是由于投保人不当行为所致,保险人无须返还保险费。
5. 监管失灵
【答案】政府对保险业的监管,不仅有其理论依据,而且实践也证明通过保险监管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矫正市场失灵,但同时也存在监管失灵的间题。造成监管失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政府同样存在信息不灵的问题; ②政府工作人员可能缺乏彻底、公正地实施有关法律法规的直接动机; ③监管本身可能引发与市场规则相矛盾的行为; ④“占据”问题也与寻租行为有关。
6. 权利代位
【答案】权利代位即追偿权的代位,是指在财产保险中,保险标的由于第三者责任导致保险损失,保险人向被保险人支付保险赔款后,依法取得对第三者的索赔权。我国09年修订的《保险法》第60条第1款规定:“因第三者对保险标的的损害而造成保险事故的,保险人自向被保险人赔偿保险金之日起,在赔偿金额范围内代位行使被保险人对第三者请求赔偿的权利。”《海商法》第252条规定:“保险标的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是由第三人造成的,被保险人向第三人要求赔偿的权利,自保险人支付赔偿之日起,相应转移给保险人。”
7. 分散危险功能
【答案】分散危险功能是指为了确保经济生活的安定、分散危险,保险把集中在某一单位或个人身上的因偶发的灾害事故或人身事件所致的经济损失,通过直接摊派或收取保险费的办法平均分摊给所有被保险人。通过该功能的作用,危险不仅在空间上达到充分分散,而且在时间上亦可达到充分分散。
8. 积蓄基金功能
【答案】现代保险运用概率论的方法计算保险费率要求有足够的空间容量和时间跨度。因此,保险分散危险就包含了两层意思:空间上分散和时间上分散。从时间上分散来看,分摊经济损失就带有预提分摊金的因素,否则,不能满足时问上分散的要求。预提而尚未赔偿或给付出去的分摊金则必然形成积蓄。保险这种以保险费的形式预提分摊金并把它积蓄下来,实现时间上分散危险的功能,就是保险的积蓄保险基金功能。可以说,现代保险如果没有这一功能,就不能正常维系和发展保险分配关系。当然,不实行预收保险费的合作保险形态,因不具备时间上分散危险损失机制,因而也就不具有该项功能。
从概念的内涵上可以看出积蓄保险基金是为了达到时间上分散危险的目的,可见,该功能是由保险的基本功能之中的分散危险功能派生而来的。
二、简答题
9. 研究保险经营风险的类型、特征和成因对于保险公司加强风险管理有何意义?
【答案】保险经营风险不仅包括保险公司承保业务的风险,而且还包括保险公司的投资风险。
(1)承保风险
①财务风险
则务风险指保险公司因偿付能力不足或流动性不足所导致的支付危机。偿付能力不足的成因主要有:第一,承保金额超过公司的承保能力; 第二,市场价格竞争导致赔付率上升; 第三,通货膨胀对资本金和总准备金的腐蚀; 第四,投资亏损或坏账。
流动性不足的成因主要是投资结构不合理,资产变现能力差。
②逆选择
保险合同是平等互利、等价有偿的经济合同。经济合同是经过要约承诺双方合意的基础上签
订成立的,一般情况下,双方选择的机会是均等的。但是,保险合同却存在着投保人做出对保险人不利的逆选择现象。
逆选择的成因在于保险合同双方当事人掌握承保标的风险信息的不对称。由于保险标的自始至终都是控制在投保人或被保险人手中,只有他们对标的的风险状况最为清楚,这样就使得保险人在承保标的的选择或费率开价等方面处于不利的地位。
虽然逆选择在保险定价过程已被估计,但是,由于合理的逆选择是不可完全被控制的,因此有可能破坏保险人经营的财务稳定性,加大保险经营的风险。因此,如何防止逆选择,是保险公司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③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的表现形式有下列三种:第一,制造保险事故,故意引发保险事故,以便向保险公司诈取保险金。第二,捏造保险事故,保险事故并未发生,却伪装现实中已经发生,以诈取保险金。第三,恶用保险事故,恶意利用已发生的保险事故或冒用保险事故,以诈取保险金。
道德风险由于保险的缘故而诱发,甚至不顾刑事犯罪而达到诈取保险金的目的。道德风险也会因保险从业人员或保险代理人或有关的第三者与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勾结而具有一定的隐蔽性。道德风险是无形的,既无法量度,又难以用经济的办法加以惩罚令其改进或遏制,在保险界是一个国际性的问题,在我国也时有发生。
④竞争风险
保险价格竞争是最有效的手段,也是最残酷的手段。价格竞争的导因包括:第一,保险机制使然。保险公司经营实际是通过收取保费实现风险损失的平均分摊,这就要求保险公司经营必须具有足够大量的标的。第二,射幸心理使然。补偿性保险合同的履约终止取决于偶然性,就单个保险公司而言,其经营损失率并不一定贯彻损失或然率。第三,吸收现金使然。吸收保费,聚积资金转为投资,几乎成为当代保险市场价格竞争的驱动器。
⑤利率风险
在寿险纯费率厘定过程中,利率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利率风险对于寿险公司来说,主要表现为对利差益和费差益的影响。由于寿险的预定利率是长期不变的,而市场利率却是变化的,因此,当预定利率长期高于市场利率时,利差益趋向零,甚至为负数,表现为利差损,这时寿险公司将出现亏损,消耗自有资本。反之亦然。
市场利率的变动主要受商业周期的影响,是不可控风险,因此,对寿险的预定利率要谨慎预期。
⑥汇率风险
经营涉外业务的保险公司在接受国际运输保险、国际分保等业务时,都是以外币为收费币种,因而持有多种外币,就存在着汇率风险,即由于各国货币间汇价的变动而引致财务损失。在会计处理上,年终结算损益时,一般都把外币换算为本国货币,以本币为统一的计账单位,若外币贬值,就表现为账面价值的减少。汇率风险亦为不可控风险,但可以用套头交易等手段避险。
(2)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