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大学保险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团体终身保险
【答案】团体终身保险是相对于团体定期保险而言的。团体终身保险是指以团体或其雇主为投保人,团体员工为被保险人,一旦被保险人死亡,由保险人负责给付死亡保险金的一种保险产品。因此,团体终身保险可以为团体员工提供退休后的死亡保障,以弥补团体定期保险期限较短的不足。
2. 入账保费
【答案】保费收入一般是指入账保费。入账保费是保险企业在一定的时期内签发的保险单项下已经收到的和尚未收到的保费总额。由于各类保险业务具有不同的特点,其入账保费的计算也有所不同。
(1)非寿险的入账保费。非寿险的保费一般应在投保时一次交清,但也可分期交纳。因此,非寿险的入账保费体现了权责发生制原则的要求,其保费收入总额是指该时期签发保单项下的全部应收的保费,包括己实际收到的保费和尚未实际收到的保费。
(2)寿险业务的入账保费。寿险的保费可以在投保时一次交清,也可以分期(按年、按季、按月)交纳。但是,与非寿险合同生效原则不同,寿险投保人的首期保费不能迟交,不能分期交。此外,投保人若逾期不交费,保险单即失效,补交保费及利息可复效。因此,寿险的保费按实收数额入账,即寿险的入账保费量按时期内实际收到的保费额计算。应交而逾期未交的保费不入账。
(3)储金性非寿险的入账保费。储金性非寿险的入账保费,就是储金在本年度内所生的利息。即使保险企业尚未与银行结账,也要按规定的利息率把储金在全年度内所生的利息入账,作为本年度的保费收入。
3. 积蓄基金功能
【答案】现代保险运用概率论的方法计算保险费率要求有足够的空间容量和时间跨度。因此,保险分散危险就包含了两层意思:空间上分散和时间上分散。从时间上分散来看,分摊经济损失就带有预提分摊金的因素,否则,不能满足时问上分散的要求。预提而尚未赔偿或给付出去的分摊金则必然形成积蓄。保险这种以保险费的形式预提分摊金并把它积蓄下来,实现时间上分散危险的功能,就是保险的积蓄保险基金功能。可以说,现代保险如果没有这一功能,就不能正常维系和发展保险分配关系。当然,不实行预收保险费的合作保险形态,因不具备时间上分散危险损失机制,因而也就不具有该项功能。
从概念的内涵上可以看出积蓄保险基金是为了达到时间上分散危险的目的,可见,该功能是由保险的基本功能之中的分散危险功能派生而来的。
4. 保险市场营销环境
【答案】保险市场营销环境是指与保险企业有潜在关系,能够影响到保险企业的稳定和发展的,目标市场所涉及的一切外界因素和力量的总和。保险企业要想获得业务的成功发展,就必须正确对待和努力适应环境的变化,任何忽视环境因素的盲动行为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其经营,因为环境力量的变化,既可以给保险企业的营销带来市场机会,也可以形成某种威胁。因此,全面地分析保险企业的营销环境,把握各种环境力量的变化,对于保险企业审时度势、趋利避害地开展营销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保险市场营销环境分为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
5. 可保风险
【答案】可保风险即可保危险,是指可被保险公司接受的风险,或可以向保险公司转嫁的风险。可保风险必须是纯粹风险,即危险。但也并非任何危险均可向保险公司转嫁,也就是说保险公司所承保的危险是有条件的。可保风险的要件包括:①风险不是投机的; ②风险必须是偶然的; ③风险必须是意外的; ④风险必须是大量标的均有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⑤风险应有发生重大损失的可能性。
6. 自留额
【答案】自留额又称自负责任额,是指对于每一危险单位或一系列危险单位的责任或损失,分出公司根据其本身的财力确定的所能承担的限额。分出公司在对单独或多个保险标的确定自留额时,应综合考虑危险类别、危险程度、标的物使用性质、建筑等级等因素。保险公司对自留额的管理是业务经营管理中的首要问题,一个公司根据它的资金力量确定对每一危险单位可以自留多少责任,超过部分就要办理分保。需要注意的是,这里说的自留额是强调自留的保险责任,保险责任的大小可以由保险金额表示,也可以由赔款额表示。
7. 风险
【答案】风险是指引致损失的事件发生的一种可能性,是可以被感知和认识的客观存在:①风险的这种定义强调的是“损失的事件”的存在。②定义中的“事件”并非特指“不幸事件”。因为风险不仅与损失相联系,而且与盈利相联系。③定义中的“可能性”与不确定性在含义上有一定的区别。可能性指客观的存在,不确定性仅仅是风险的特征之一,并不包括风险的全部。风险具有客观性、损害性、不确定性、可测定性以及发展性等方面的特征。
8. 保费准备金
【答案】保费准备金,也称保险准备金,是指保险公司为保证其如约履行保险赔偿或给付义务而提取的、与其所承担的保险责任相对应的基金。为了保障保险客户的利益,各国一般都以保险立法的形式规定保险公司应提留保险准备金,以确保保险公司具备可靠的偿付能力。针对不同的保险业务,保险公司所要计提的保费准备金也不同:①非寿险业务中,保费准备金主要包括未决赔款准备金和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和总准备金; ②寿险业务中,保费准备金主要包括寿险责任准备金。
二、简答题
9. 请说明需要报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审批保险条款和费率的险种。
【答案】我国09年修订的《保险法》第一百三十六条规定:“关系社会公众利益的保险险种、依法实行强制保险的险种和新开发的人寿保险险种等的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应当报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批准。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审批时,应当遵循保护社会公众利益和防止不正当竞争的原则。其他保险险种的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应当报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备案。”
根据该条规定,保险基本条款和保险费率需报经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审批的保险险种包括:
(1)关系社会公众利益的保险险种。从本质上说,大多数保险险种都与社会公众利益有关,这里所说的关系社会公众利益的保险险种主要是指与社会公众利益联系密切,影响面较大的保险险种,具体范围由保险监督管理机构规定。
(2)强制保险险种,又称法定保险,是指保险标的或者保险对象的范围直接由法律、法规规定,对于规定范围内的保险标的或者对象必须向保险人投保的保险。
(3)新开发的人寿保险险种。
(4)其他应报批的。
10.财产损失保险的运行包括哪些程序?
【答案】财产损失保险的运行可以概括为展业、承保、防灾防损、再保险和理赔五大环节。
(1)展业
在承保前,保险人需要展业,即进行有关财产损失保险的宣传、确定推销保单的合适渠道和方式。因此,展业是承保的基础。
(2)承保
保险人的承保主要包括核保和签单。
①核保是指保险人对投保人的投保进行审核,以决定是否承保的过程。核保不仅是承保环节的关键,也是确保承保业务效益的关键。在核保时,保险人需要对投保人及保险利益、投保标的及其处所、投保金额等进行审核。
②签单是指保险人经过核保,同意投保人的投保要求,决定承保并签发保险单的行为,它是承保的结果,也是该笔保险业务的真正开始。保险单的签发,标志着保险人对投保人风险转嫁的承诺,而保险单则是维护双方保险合同关系及各自利益的直接法律依据。
(3)防灾防损
财产损失保险的防灾防损包括预防和抑制保险损失。
①保险人需要采取有关措施,在保险事故发生前,转移保险财产,以防范保险损失的发生。 ②当采取预防措施仍然发生了保险事故时,就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抑制保险损失的扩大,即保险人需要对被损害财产进行施救、整理和保护。
③保险人还可以通过参与社会的防灾防损工作来达到减轻保险损失的目的。
(4)再保险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