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物资学院证券与期货812经济学之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答案】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指以社会化的机器大生产为物质条件、以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私有制为基础、以资本剥削雇佣劳动为主要特征的社会经济制度。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对社会生产力发展所起的巨大推动作用,是资本主义之前的各种生产方式所不能比拟的,这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质决定的。但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局限性。这一历史局限性是指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根本上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性质决定了它的历史过渡性质,即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是用公有制取代私有制。
2. 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答案】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是指有限的土地被农业资本家使用后所形成的对土地的经营性垄断。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是级差地租形成的原因,这是因为:(1)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使农业中获得的形成级差地租的超额利润可以长期稳定地存在。这种土地资本主义经营垄断,限制了农业资本的自由转移和竞争,使农业中的超额利润经常地、稳定地存在,从而可以形成固定的收入作为级差地租缴纳给土地所有者。(2)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使得经营优等和中等地的农业资本家都能获得形成级差地租的超额利润。土地经营垄断的存在使得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不能由农业中的中等生产条件决定,而必须由劣等生产条件决定。经营优等地和中等地的资本家按照这个社会生产价格出售农产品,都可以得到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因而可将这个超额利润作为级差地租缴纳给土地所有者。
3. 产品内分工
【答案】产品内分工是指原来在一个企业内部进行的设计、研究和开发、零部件的加工或采购组装和总装、分配和销售等一系列生产环节和生产工序,分包在其他国家进行,由各国分别完成。这实际上是把部门内或企业内分工,移植到许多国家中实现。国际分工的这一新变化,其直接结果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印度这样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成为了工业制成品生产大国,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显著提高。而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将制造业转移到其他国家,反而成为制成品进口大国。发达国家将产品的核心技术、商标、专利等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里。国际分工成为制成品制成者和技术垄断者之间的分工,高技术垄断者获取了大量商品的附加价值,而生产者只能得到廉价的加工费。8亿件衬衫换一架波音飞机的现象,正反映了国际分工新变化的实
质。
4.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答案】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是指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实力和政治力量的不平衡的发展状况。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速度的不平衡,从而决定了各资本主义国家各种矛盾的尖锐程度很不一样; 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统治力量和军事实力发展不平衡,从而决定了不同国家无产阶级革命的政治前提决不会同时成熟,无产阶级的革命觉悟、组织程度和领导水平必然会有很大差异。这些都决定着无产阶级革命的主客观条件在各个国家的不一致性,决定了革命不能在所有国家同时发生。
5. 经济计划化
【答案】经济计划化是指通过计划来组织和协调社会生产,是实现宏观经济管理和调节的基本形式之一,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经济计划化是适应这种生产社会化要求而采取的一种经济调节形式。其基本形式是由国家制定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规划,并主要通过指导性计划指标来促进计划的实现。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计划调节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对中长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预测; 二是制定计划期内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目标及主要的相关具体目标:三是制定和实施实现计划目标的政策措施。
6. 浮动汇率
【答案】浮动汇率是指一国货币的对外汇率不予固定,根据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任其涨落。外国货币供过于求时,外币就贬值,本币就升值,外币的汇率就下浮; 而外国货币供不应求时,外币就升值,本币就贬值,外币的汇率就上浮。而当汇价跌至低限度或涨到高限度时,国家货币主管部门没有义务进行维持。浮动汇率制度有多种分类:根据政府是否干预分为自由浮动和管理浮动; 根据浮动方式,浮动汇率可以划分为单独浮动、联合浮动、钉住“一篮子”货币浮动,以及钉住某一种货币浮动等。浮动汇率制的主要长处是防止国际游资冲击,避免爆发货币危机; 有利于促进国际贸易的增长和生产的发展; 有利于促进资本流动等等。缺点是经常导致外汇市场波动,不利于长期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进行; 不利于金融市场的稳定; 基金组织对汇率的监督难以奏效,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依然得不到解决; 对发展中国家更为不利。
二、简答题
7. 劳动力商品有什么特点?
【答案】劳动力商品和其他商品一样,也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但劳动力商品是特殊商品,它的价值和使用价值都有其特殊性。
(1)劳动力商品的价值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由于劳动力是存在于人的身体之中,它的生产和再生产,就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生产和再生产,这就需要一
定的生活资料。因此,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可以转化为生产这些生活资料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或者说,劳动力价值就是维持劳动力所有者的生活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它包括:①劳动者本人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维持他的劳动力的再生产; ②劳动者养育子女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延续劳动力商品的供给; ③劳动者的教育训练费用,用以满足资本主义生产对具各一定的技术和文化知识的劳动力的要求。④劳动力商品价值的决定同其他商品价值的决定相比,其特点在于它包含着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
(2)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在消费中实现的。普通的商品被消费时,随着使用价值的消失,价值也消失了,或者转移到其他商品上去。劳动力商品却不是这样,它具有独特的使用价值。劳动力商品的消费过程就是劳动,它不仅能够创造价值,而且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劳动力商品的这种特殊的使用价值对货币转化为资本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货币所有者必须购买到这种特殊商品,才能获得剩余价值。
8. 如何正确认识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相互关系?
【答案】(1)生产关系分为四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
①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它是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生产关系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人和人的关系。广义的生产关系就是指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生产关系,就是人们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所建立的诸方面的经济关系的总和。而这里与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环节相对应的生产关系是指狭义上的生产关系。
②分配关系
人们在生产出产品之后,按照一定的分配原则,各分得一部分产品,这就在人们之间发生了分配关系。
③交换关系
在存在社会分工的条件下,人们自己所生产的产品往往不是他们所直接需要的产品,这时他们必须用自己的产品去和另外一些人进行交换,换取他们所需要的产品,以满足自己的消费,这就在人们之间发生了交换关系。
④消费关系
消费关系是人们在取得消费品时所发生的关系。人们在生产出产品之后,经过分配和交换过程才能消费。
(2)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生产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消费,消费品的消费是劳动力的再生产。
①生产决定消费
第一,生产为消费提供对象。如果没有生产创造出来的各种物质资料,就不会有人们的各种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