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青海师范大学语文教育学(同等学力加试)之语文教育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目录

2017年青海师范大学语文教育学(同等学力加试)之语文教育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一) . 2 2017年青海师范大学语文教育学(同等学力加试)之语文教育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二) . 7 2017年青海师范大学语文教育学(同等学力加试)之语文教育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三) 12

一、简答题

1. 简述我国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写作知识的演进。

【答案】(1)传统语文教材中的写作知识

传统语文教材中的写作知识包括:

①具有较强应试性的文章作法知识

a. 审题、立意、布局、谋篇的过程性写作知识;

b. 关于文章结构的知识,典型的就是起承转合,极端的是八股文的程式。

②写作知识

写作知识,指直接套用了阅读教学中的现成知识,指向一般写作能力培养的文章作法知识,主要在文选型的教材中体现。

(2)现代语文教材中的写作知识

文体知识是现代写作教学知识体系的核心构成。文体分类知识的引进,最早可以追溯到傅斯年1914年写的《怎样做白话文》。在该文中,傅斯年引进西方分类理念,把白话文分为形状文、记叙文、辩议文、解说文四类,形成了与传统的“篇章学”迥然不同的“近代文体论”。

(3)当代语文教材中的写作知识

①汉语、文学分科期间

在错误的思想的误导下,写作教材建设与知识开发一度停滞,写作教学成为分科的“牺牲品”。 ②20世纪so 年代

a. 写作教学的第二波浪潮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掀起了语文设科以来写作教学内容研究与教材建设的第二波浪潮。第一波浪潮以文体知识取代文章学知识为标志,第二波浪潮则以对读写关系的反思、对能力和知识关系的反思为标志,致力于写作知识的系统性、序列化的科学追求。

b 该时期教材的特点

第一,追求写作教学的独立性和科学化。独立是途径,科学化是方向。所有这些教材,都试图解决分编型教材的科学化问题。

第二,试图改革旧的教材体系。

③20世纪90年代

到20世纪90年代初,语文教材中的写作知识基本上是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有时包括应用文)三大文体的写作知识。

2. 根据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定位,你觉得新型语文教师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素质?

【答案】语文综合性学习要求教师的教学观念与业务素质要不断更新,具体要求如下:

(1)综合性学习要求教师成为语文课程的建设者、开发者、设计者

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动态的课程理念,确定教师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给予教师以课程开发与设计的自主权。这相应地要求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提高语文综合性学习,它面向社区资源、学校资源,面向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知识背景,要求教师不仅要能因材施教,而且还要学会因材设教。语文综合性学习对语文教师的课程创新和教学创新提出了新要求。

(2)综合性学习要求教师拓展对教学本质的认识

教师在教学观念上必须树立以下几个核心理念:

①教学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反思性的、批判性的、探究性的活动;

②教学是以理解为基础的体验生活和构建生活的过程;

③教学是师生身心全面互动的交往活动。

(3)综合性学习要求教师学会多重关注

①关注学生的智力类型

教师要拓展视野,从关注学生某一方面智力高低转变为关注学生不同的智力类型和多元智力的发展。

②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

在综合性学习中,教师不能仅仅关注学生对间接经验的掌握,更要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的获得情况。直接经验同样是学生获得知识和人格发展的重要基础。

③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授受式的学习中,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是听和记。而在综合性学习中,学习方式是多样化的、个性化的。对此,教师应给予充分的关注并积极地引导。

④关注学生的体验和感受

体验和感受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也是学生学习时的一种心境。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体验性学习,还要关注学生学习时的心理情绪,为他们努力创设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获得快乐和自信。

二、论述题

3.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与《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的理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的理念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的基本理念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下面做简要阐述: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的理念

从“基本理念”这一层面看,《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的理念,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

①“一”,就是一个根本出发点,面向全体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②“二”,就是语文课程性质的二元融合,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③“三”,就是语文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融为一体。

④“四”,就是四个具体“理念”:

a.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b.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c.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d. 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的基本理念

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高中语文课程应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在继续发展和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有效地发挥作用,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②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

为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从三个方面加强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即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

③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

a. 高中语文课程应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精选学习内容,变革学习方式,使全体学生都获得必需的语文素养;

b. 高中语文课程要顾及学生在原有基础、自我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等方面的差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增强课程的选择性,为每一个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更广阔的成长空间,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

c.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系统,并形成富有弹性的实施机制。

无论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的理念,还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的基本理念,二者都符合当代语文课程教育的性质和现代性,因此,人们应该按语文教育的新理念进行语文教育。

4. 反思我国的写作教学,你有哪些体会与建议。

【答案】(1)对语文写作教学的反思

①从总体上讲,教学设计是当前写作教学的薄弱环节

a. 中学写作教学设计的问题,首先在于设计意识的淡薄。

b. 课堂里写作教学设计的“缺失”或“自我放逐”表现为教师热衷于以学生的“习得”式“自由写作”代替通过“教”使学生“学得”写作知识、提高写作能力的规范教学。

c. 写作教学设计的缺席,与教师的写作教学观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