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849学校体育学[专业硕士]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般身体训练
【答案】一般身体训练是指采用多种多样的手段和方法增进运动员的健康,提高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全面发展身体素质,改善身体形态和姿势,为专项训练打基础
2. 隐性体育课程资源
【答案】根据体育课程资源的存在方式,可把课程资源分为显形体育课程资源和隐形体育课程资源。隐性体育课程资源主要指经验、生活方式、学校体育传统与风气等。
3. 技术训练
【答案】技术训练是指学习、掌握和提高专项运动技术的训练过程。技术训练包括基本技术训练和高难技术训练。将运动技术训练分为三个学习阶段,即培养基本运动技术结构的初级阶段、进一步加工运动技术的中级阶段、运动技术运用自如的高级阶段。
4. 轨迹的方向
【答案】轨迹的方向是指在练习中身体或身体的某一部分移动的方向,轨迹的方向是根据身体的面而确定的,身体面有矢状面、额状面和水平面。运动的轨迹方向可分为前、后、左、右、上、下六个基本方向,又可分为前上、前下、左前上、左前下、以及回环等更多的方向。
二、简答题
5. 简答动作技能粗略掌握阶段的特点、表现及主要任务。
【答案】(1)特点
这个阶段特殊性大脑皮层兴奋过程扩散,处于繁华阶段,内抑制不够。
(2)表现
此阶段表现出做动作很吃力,紧张不协调,缺乏控制力,并伴随着一些多余的动作。
(3)主要任务
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和完整的动作概念。教师要正确的采用分解法或完整法,在重复练习中,要加强帮助和保护,逐渐形成正确的肌肉感觉,要充分应用直观教学,引导学生积极的思维,把讲解、示范和练习有机的结合并交替进行。
6. 如何划分大周期?简述如何制定大周期训练计划。
【答案】训练的大周期是指把一个大周期竞技状态的形成、保持和消失三个阶段通过训练、比赛和恢复三个阶段体现出来,分别组织准备期、比赛期和恢复期的训练。
(1)分类
根据全年中竞赛任务和运动项目特点,安排为单周期或双周期。每一个周期均包括准备期、比赛期和恢复期三个阶段。
(2)大周期训练计划的制定
准备期的训练计划
准备期的任务是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内容主要是各种有效的一般训练和专项训练的内容与手段。
比赛期的训练计划
比赛期的训练计划是指在参加比赛前专门安排的训练计划。其任务是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其内容主要是比赛性的练习手段和方法。
恢复期的训练计划
恢复期的训练计划是指在比赛期后进入休整的训练计划。其任务是消除高强度比赛所造成的身心疲劳,其内容是适当调整和转换训练内容。
7. 学校体育管理的目标和任务是什么?
【答案】(1)学校体育管理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学校体育法规和政策。
(2)建立健全学校体育领导机构及实施机构,制定开展学校体育各项工作的制度、计划和有关措施。
(3)督促检查学校体育各项工作的落实和执行。
8. 何谓体育功能?体育健身功能的表现有哪些?
【答案】体育的功能是指体育作为文化活动对人和社会所能发挥的有利作用和效能。体育的健身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人体心血管系统机能水平
研究表明,体育活动可以降低人们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病率,有利于健康。
(2)调适和保持心理健康
现代研究认为,适当的体育活动,能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加强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促进荷尔蒙的分泌和有利于健康免疫系统的形成。
(3)提高呼吸系统机能水平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呼吸次数少但每次吸入的空气多,肺通气量较大;反之,肺通气量就小。因此,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肺的工作效率,提高氧从肺进入血液的能力。
(4)促进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
体育锻炼能促进少年儿童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能保持成年人和中老年人的骨骼、肌肉的机能。
(5)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
体育锻炼可以对人体的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运动系统等产生良好的影响并促进机体免疫系统功能的提高,推迟机体各系统的老化,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9. 课余体育有哪些特点?如何根据其特点认真开展课余体育工作?
【答案】课余体育与学校体育课相比,有如下特点:
(1)活动内容的广泛性和活动空间的广阔性
课余体育的内容丰富多彩,远远超出了体育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内容。
课余体育的活动空间非常广阔,不受体育课堂的固定环境限制。
(2)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和活动方法的灵活性课余体育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方法灵活多变。
(3)学生活动的主体性和教师指导的辅助性
学生在课余体育中,活动自选,发自内心,倾情投入,展现自我。
教师在课余体育活动中起到指导咨询的辅助性作用。
(4)组织活动的法定性和学生参与的自愿性
学校课余体育活动是国家法规明文规定的必须开展的体育教育活动,具有法定活动的强迫性质。
课余体育中的绝大多数活动形式是属于学生自愿参与的乐趣性很强的自主性活动。
(5)参与对象的群众性和课余训练的精英性
课余体育中的参与对象包括学生、校领导、班主任、体育教师、行政干部、团组织和少先队干部等,具有群众性。
通过课余体育训练,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努力创造优异运动成绩,为竞技体育培养优秀后备人才。
(6)体育课堂的延伸性和自成体系的独立性
课余体育是体育课堂教育的延伸,是体育教育的第二课堂。
课余体育具有自己的独立性,它不是体育课直接的延伸,也并非纯粹是体育教育的“第二课堂”。
10.你认为学生运动员的学习与训练的矛盾应该如何解决?
【答案】大学生运动员在大学期间存在着学习和训练之间的矛盾。缓解这种矛盾的办法有以下几种。
(1)实行预科制
对新招收的大学生运动员在第一年里实行预科制,经过一年的学习和训练后,参加考试,成绩合格者正式取得学籍,成为真正的大学生。
(2)学校让新招收的学生运动员自由选择专业
要考虑到学生运动员的兴趣、爱好和未来的发展,让学生自由选择专业。
(3)减免学生运动员的一些非主干课程,把运动训练计算学分加入毕业总学分中去。
(4)对学生运动员单独编班,提供专门的教学计划。
(5)对学生运动员实行奖励学分、奖励学习成绩的方法。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