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理由使用的跨文化研究---以中美家庭情景剧为例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和谐;理由;高/低语境文化;个人主义;集体主义

  摘要

本文探讨了理由的本质,理由在日常会话交际中的作用,以及高低语境文化对理由使用方式的影响。 通过研究,本文作者发现,理由与其他言语行为不同的地方在于它具有二重性: 一方面,它可以作为一种独立的言语行为存在;另一方面,理由也可以作为其他言语行为(如请求、拒绝、道歉)的附加成分。通过找理由,交际者希望保全自己、对方甚至第三方的面子需求和/或社会权利,并最终提高或维持交际者之间的和谐关系。 为了检视不同的文化对理由使用方式的影响,作者分别对《我爱我家》(中国)和《成长的烦恼》(美国)两部深受观众喜爱的家庭情景喜剧进行研究,定性分析其中的语料。统计结果显示,两种文化中的家庭交际者多数情况下把理由作为一种单独的言语行为来使用,以达到“辩解”的言外之的。当理由作为附加成分使用时,多用于请求和拒绝之中,以增强这两种言语行为的言外之力;然而,但中国交际者拒绝别人时使用理由的情况要远多于美国交际者。 作者认为,造成这种分歧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中国文化是一种高语境文化,而美国文化则属于低语境文化。高语境文化中的集体主义和低语境文化的个人主义解释了各自文化中理由使用的不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