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大连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70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真象与假象的区别在于( )。

A. 真象是客观的,假象是主观的

B. 真象是内在的,假象是外在的

C. 真象表现本质,假象不表现本质

D. 真象从正面直接地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

【答案】D

【解析】真象和假象都是客观的、外在的,都是本质的外在表现,区别就在于前者是正面表现本质,后者是歪曲地表现本质。

2. 实践是( )。

A. 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一切自觉活动

B. 人们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C. 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的精神活动

D. 人们适应外界环境的本能活动

【答案】B

【解析】实践是指人能动地改造观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实践是以感性事物为对象的现实性的物质活动,是主体对于客体的改造,具有感性的性质和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因此,实践是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3. 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会导致( )

A. 唯心主义

B. 形而上学

C. 二元论

D. 不可知论

【答案】A

【解析】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关系。物质离不开运动,因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同时运动也离不开物质,因为物质是运动的主体承担者。如果割裂运动和物质的关系就会犯两种错误,即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就是形而上学观点,相反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就会导致唯心主义的错误。

4.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决定人的本质的是( )。

A. 人的社会属性

B. 人的生理结构

C. 人的心理状况

D. 人的自然属性

【答案】A

【解析】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社会属性。人是群居物种,相互之间的交流,合作,互相作用,互相满足形成社会生产关系。人必须是在社会中形成和体现自身价值,离开社会,人什么都不是。

5. “任何个别(无论怎样)都是一般”,这句话的正确含义是( )。

A. 特殊性都是普遍性

B. 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

C. 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D. 普遍性是特殊性的总和

【答案】C

【解析】个别和一般即特殊性与普遍性。普遍性是同类事物中许多不同的特殊事物所共同具有的性质和特点,所以它只能存在于各种特殊性之中,而不可能在种种特殊性之外独立存在。所以说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6. 时间和空间是( )。

A. 物质的两种属性

B. 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C. 整理认识材料的下具

D. 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

【答案】B

【解析】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是同物质运动的不可分离的。一方面,实践和空间离不开物质运动,离开物质运动的实践和空间是不存在的; 另一方面,物质运动也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也是不存在的。

7. “或然率”这个概念是对( )。

A. 相对性在量上的说明

B. 可能性在量上的说明

C. 必然性在量上的说明

D. 偶然性在量上的说明

【答案】B

【解析】或然性是指对可能性大小的一种科学说明的测定。或然率是所要测定的偶然事件的数目与全部可能发生的偶然事件总数之间的比率。因此,或然率这一概念是对可能性在量上的说明。

8. 在自然界,没有上,就无所谓下; 在社会中,没有先进,就无所谓落后; 在认识中,没有正确,就无所谓错误。这说明( )。

A. 矛盾双方是相互排斥的

B. 矛盾双方是相互渗透的

C. 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

D. 矛盾双方是相互转化的

【答案】C

【解析】矛盾的同一性认为,矛盾对立面之间是相互依存的。矛盾着的每一方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和发展,一方的存在、发展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发展为前提和条件。任何事物都是作为这样的矛盾统一体而存在的。因此,题干中的“没有正确,就无所谓错误”等命题说明了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

9.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 )。

A. 唯一规律

B. 根本规律

C. 特殊规律

D. 暂时的规律

【答案】B

【解析】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这些辩证关系的综合构成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这一规律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

10.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是( )。

A. 物质一元论

B. 意识一元论

C. 物质、意识相互平行的二元论

D. 以物质观点为前提的物质、意识二元论

【答案】A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不依赖于意识而存在,物质决定意识,它是第一性的; 意识不能脱离物质而存在,它是在物质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物质的反映,是第二性的。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是一元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