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大连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70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是( )。

A. 它的革命性

B. 它的能动性

C. 它的科学性

D.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答案】D

【解析】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根本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2. 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在于( )。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问的矛盾

B. 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

C. 人民群众和各种敌对分子之间的矛盾

D. 人口众多和资源贫乏之间的矛盾

【答案】A

【解析】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指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不一定并非要等到这种矛盾在某一国家发展到极端尖锐的地步,才导致国家内发生冲突。由广泛的国际交往所引起的同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的竞争,使工业比较不发达的国家内产生类似的矛盾。

3. 对“实事求是”作出全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义上的解释,并将其提升为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党的领导人是( )。

A. 毛泽东

B. 邓小平

C. 列宁

D. 江泽民

【答案】A

【解析】毛泽东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经过毛泽东改造发展之后,“实事求是”上升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范畴,成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也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核心指导思想。

4. “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风景都没有什么感觉; 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矿物的商业价值,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这是( )。

A. 先验论观点

B. 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 说明人的感觉具有主体性

D. 经验论的观点

【答案】C

【解析】人能够积极主动地感觉、反映外界事物,即人具有主体性。集中表现为不同的主体对同一事物由于不同的目的,在观察、感觉、反映时指向是不同的,因此所获得的认识也是不同的,马克思这段话就是说明了“人的感觉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5. 反映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 )。

A. 劳动者的经验技能

B. 生产工具的水平

C. 劳动对象的质量

D. 运输设备的状况

【答案】B

【解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其中劳动者即劳动力占主体地位,劳动资料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和影响劳动对象的组织资料和组织手段,起主要作用,而劳动资料中生产工具起主要作用,因此,反映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生产工具水平。

6. 生产力是指( )。

A. 人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

B. 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C. 精神力量和物质力量的总和

D. 外部自然力的总和

【答案】A

【解析】生产力是人们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它表示人们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水平反映了人和自然界的关系,使之适应人的需要的物质力量,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的实际能力和水平。生产力包括三个要素,即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机结合构成了现实生产力。

7. 自由和必然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自由是指人们( )。

A. 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历史

B. 不受必然性制约的创造性活动

C. 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D. 按照共同拟定的计划改造自然和社会

【答案】C

【解析】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人不能摆脱必然性的制约,超出必然性所限定的范围去寻找自由。人的自由不在于摆脱必然性,而在于正确地认识和把握必然性。人们一旦认识了必然性,把握了规律,就能比较准确地判断事物,确定行动计划,把握和利用这种必然性为自己的目的服务。因此,从外在限制转化为自由,始于人们对必然的认识。

8.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

A. 对世界是否具有统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B. 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C. 对世界万物是否运动发展问题的不同回答

D. 对世界是否可以认识问题的不同回答

【答案】B

【解析】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是根本对立的两个哲学流派。_者的根本区别点在于是否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是否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同答。

9. 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 )。

A. 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B. 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有指导意义

C. 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

D. 哲学是自然科学的概括

【答案】B

【解析】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A 项,哲学不等同于各门具体科学,更不能是凌驾于具体科学之上的所谓“科学之科学”。C 项,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D 项,不符合题干要求。“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强调的是哲学对各门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

10.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哲学是( )。

A. 唯心主义

B. 经验主义

C. 不可知论

D. 二元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