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大连医科大学伦理学70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题库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是( )。
A. 唯物主义
B. 辩证法
C. 可知论
D. 认识论
【答案】B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 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宇宙之砖”、“万物的始基”、“原初物质”的哲学是( )
A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 庸俗唯物主义
C. 近代唯物主义
D. 宗教哲学
【答案】A
【解析】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肯定世界的物质性,并力图从某种具体的实物中寻找世界的本原,将世界的本原归结为“宇宙之砖”、“万物的始基”、“原初物质”属于典型的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3. 20世纪西方的“上帝观”发生了变化,认为“上帝在我心中”、“上帝代表爱”,这是( )。
A. 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 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 形而上学的观点
D. 相对主义的观点
【答案】B
【解析】传统“上帝观”本属于客观唯心主义,但强调“上帝在我心中”、“上帝代表爱”则体现出把个人的某种主观精神如感觉、经验、心灵、意识、观念、意志等看作是世界上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与基础的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4. 社会形态发展道路的统一性,根源于( )。
A. 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
B.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C.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D. 主体和客体的矛盾运动
【答案】A
【解析】与生产力的状况相适应,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以一定的形式结合起来构成社会形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推动并决定着社会形态不断更替,并呈现出统一性和多样性。因此,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5. “假象是客观的,是本质的表现”,这是一种( )。
A. 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 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
C.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 不可知论观点
【答案】C
【解析】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现象中有真象和假象,真象是从正面表现本质的现象,假象是从反面歪曲表现事物本质的现象,假象也是客观的,是由各种条件造成的。
6. 设想无运动的物质的观点是( )。
A. 唯心主义观点
B.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C. 相对主义观点
D. 不可知论观点
【答案】B
【解析】形而上学是指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所以,形而上学设想物质是无运动的。而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和运动不可分。
7. 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这是由于降水量过大造成的,同时也与长江中上游流域的森林砍伐过量、水土流失严重、河床淤积有关,并且与围湖造田使许多湖泊蓄水能力大大降低有关。从因果关系来看,这属于( )。
A. 一因多果
B. 一果多因
C. 同因异果
D. 同果异因
【答案】B
【解析】因果关系是复杂的。有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主要原因与次要原因、内部原因与外
部原因、必然原因与偶然原因等。这多种原因的存在往往导致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多因多果等情况。题干中的洪涝是结果,它是由降水量过大、植被破坏、河床淤积等多种原因造成的,这正是一果多因的表现。
8. 意识与客观物质世界的关系是( )。
A. 意识是客观世界的反映
B. 意识与客观世界无关
C. 意识是人脑的产物
D. 意识可以创造物质世界
【答案】A
【解析】意识活动是由客观世界引起的,是客观世界的反映,外部事物作用于感官器官,通过神经传导向大脑才会产生意识,人的意识不仅能近似正确地反映客观世界存在的东西,而且能够创造出客观世界中并不存在的事物的观念或形象。
9. 严格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是指( )。
A. 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
B. 文化革命和思想革命
C. 革命阶级向反动统治阶级夺取国家政权的斗争
D. 统治阶级内部进步势力反对保守势力的斗争
【答案】C
【解析】社会革命的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统治阶级,用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腐朽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促进社会发展的活动。它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尤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同时又是解决阶级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形式,它的其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
10.实践是( )。
A. 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一切自觉活动
B. 人们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C. 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的精神活动
D. 人们适应外界环境的本能活动
【答案】B
【解析】实践是指人能动地改造观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实践是以感性事物为对象的现实性的物质活动,是主体对于客体的改造,具有感性的性质和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因此,实践是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二、多项选择题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