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青海民族大学民社院810社会学基础之社会学概论新修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目录

2018年青海民族大学民社院810社会学基础之社会学概论新修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一) ... 2 2018年青海民族大学民社院810社会学基础之社会学概论新修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二) . 15 2018年青海民族大学民社院810社会学基础之社会学概论新修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三) . 27 2018年青海民族大学民社院810社会学基础之社会学概论新修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四) . 39 2018年青海民族大学民社院810社会学基础之社会学概论新修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五) . 52

一、名词解释

1. 不遵从越轨

【答案】不遵从越轨(nonconforming deviant)与反常越轨不同。不遵从越轨者相信规则是坏的,以至于有必要通过蓄意和集体的违反它而向它进行道义上的挑战。同希望隐瞒其行为的反常越轨者不同,不遵从越轨者吸引人们对其行为的注意。他们的目标不是个人得失而是改变规则。

2. 印象管理

【答案】戈夫曼认为,世界是一个大舞台,生活就是演戏,表演者最关心的是留给观众什么样的印象。他的理论主要研究人们运用哪些技巧来在别人心目中创造印象,所以又称为“印象管理理论”或“印象整饰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互动的一方总想控制对方的行为,使对方通过对自己行为的理解,做出符合自己计划中的行为反应。

戈夫曼对互动细节的观察非常敏锐,对互动秩序和形式的分析也相当深入,他的理论观点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是,对戏剧理论也不乏批评。有人认为戈夫曼夸大了人类行为的表演性与虚伪性。

3. 初级社会群体

【答案】初级社会群体,又称直接群体、基本群体或首属群体,由社会学家库利首先提出,是指其成员相互熟悉、了解,因而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反映了人们最简单、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它是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典型的初级群体有家庭、邻里、朋友和亲属等等。复杂组织中的一些非正式群体,如军队中的战友群、工厂中的工友小集团以及学校里的“哥们儿”群体等。

4. 城市化

【答案】城市化又称都市化,通常是指随着人口集中,农村地区不断转化为城市地区的过程。这一过程促使城市数目增多,城市人日和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日在总人日中的比重上升。城市人日比重上升、农村人日比重下降是城市化的一个显著标志。城市化也包含城市文明不断向农村传播的过程。城市化的实质是消灭城乡差别,实现社会转型。

5. 角色混淆

【答案】角色混淆即角色不清,是指社会大众或角色的扮演者对于某一角色的行为标准不清楚,不知道这一角色应该做干什么、不应该做干什么和怎样去做。角色混淆使得角色扮演无法顺

利进行。社会的急剧变迁,常常是造成社会角色不清的最主要原因。

6. 差序格局

【答案】差序格局一词是费孝通老先生提出的,旨在描述亲疏远近的人际格局,如同水面上泛开的涟晕一般,由自己延伸开去,一圈一圈,按离自己距离的远近来划分亲疏。“差序格局”深刻地概括了传统中国农村社区的社会结构,极宫学术活力,因此引发了当代社会学家们的热烈讨论。

7. 主干家庭

【答案】家庭作为生活实体,其定义可以概括为:实体婚姻+孩子+生活共同体。主干家庭是美国社会学家默多克在1949年提出的一套划分家庭类型的概念,是指父母(或一方)与一对己婚子女(或者再加其他亲属)共同居住生活的家庭类型。

8. 角色距离

【答案】“角色距离”概念是符号互动论者、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最早提出的。角色距离是指一个人自身的素质、能力、水平与他所要扮演的角色之间的差异现象。一个人扮演社会角色,既然角色不完全就是他本人,一个人的水平、素质、品格和能力与所要扮演的角色的要求之间总会有差异,所以角色距离是普遍存在的。

9. 内化

【答案】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相一致,自己所认同的新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统一的态度体系。这种态度是持久的,并且成为自己人格的一部分。最成熟的内化水平称为“自我同一性”,它反映了将内射和认同共同塑造到自我和他人的一致性形象中。

10.萨皮尔一沃尔夫假说

【答案】萨皮尔一沃尔夫假说是语言相对论,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一种文化中的内容,只有用该文化中的语言才能得到充分表达; 另一层意思是,发源于某一文化中的概念,如果用另一种文化中的语言去讲,意思就会有所不同,至少在人们心目中唤起的意象不同,这也是可想而知的。

二、简答题

11.什么是社会群体了社会群体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案】(1)社会群体的含义

社会群体(socialgroup ),又称社会团体,是指处在社会关系中的一群个人的集合体。这个集合体的存在,不仅个人自己能够意识到,而且也被群体以外的人们所意识到。即群体成员有共同的认同及某种团结一致的感觉,对群体中每个人的行为都有相同而确定的目标和期望。广义上的社会群体,泛指一切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并有着共同利益

的人类集合体; 狭义上的社会群体,指由持续的直接的交往联系起来的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群。

(2)社会群体的基本特征

主要包括:①有明确的成员关系; ②有持续的相互交往; ③有一致的群体意识和规范:④有一定的分工协作; ⑤有一致行动的能力。

12.分层抽样与整群抽样的具体操作方法是怎样的? 二者之间有何差别? 在什么情况上适合用分层抽样了在什么情况下适合用整群抽样?

【答案】(1)分层抽样与整群抽样的具体操作方法

①分层抽样又称类型抽样,是先将总体中的所有单位按某种特征或标志(如性别、年龄、职业或地域等)划分成若十类型或层次; 然后再在各个类型或层次中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的办法抽取一个子样本; 最后,将这些子样本合起来构成总体的样本。

②整群抽样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此小的群体,然后由所抽出的若干个小群体内的所有元素构成的样本。对小群体的抽取可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或分层抽样的方法。

(2)分层抽样与整群抽样的差别

①抽样单位不同

分层抽样的样本是从每个层内抽取若干单元或个体构成; 整群抽样是要么整群抽取,要么整群不被抽取。

②对整体与个体差异的要求不同

分层抽样要求各层之间的差异很大,层内个体或单元差异小; 整群抽样要求群与群之间的差异比较小,群内个体或单元差异大。

(3)分层抽样与整群抽样的适用情况

①分层抽样

当某个总体是由若干个有着自然界限和区分的子群(或类别、层次)所组成,同时,不同子群相互之间差别很大、而每个子群内部的差异不大时,则适合于分层抽样的方法。

②整群抽样

当不同子群相互之间差别不大、而每个子群内部的异质性程度比较大时,则特别适合于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

13.简述数据编码及其作用。

【答案】(1)数据编码的含义

数据编码是指把需要加下处理的数据库信息,用特写的数字来表示的一种技术,是根据一定数据结构和目标的定性特征,将数据转换为代码或编码字符,在数据传输中表示数据组成,并作为传送、接受和处理的一组规则和约定。

(2)数据编码的作用

①由于计算机要处理的数据信息十分庞杂,有些数据库所代表的含义又使人难以记忆。为了便于使用,容易记忆,常常要对加工处理的对象进行编码,用一个编码符合代表一条信息或一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