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专业学位中心专业知识复试之公司财务管理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百慕大式权证
【答案】按照权证持有人行权的时间不同,可以将权证分为美式权证、欧式权证、百慕大式权证等类别。美式权证可以在权证失效日之前任何交易日行权;欧式权证仅可以在失效日当日行权;百慕大式权证则可在失效日之前一段规定时间内行权。
二、简答题
2. 普通股股东拥有什么样的权利与义务?
【答案】(1)普通股股东的权利
①剩余收益请求权
剩余收益请求权是指作为公司的投资者,普通股股东收益请求只有在所有其他生产要素提供者的收益请求及国家的税收要求得到满足之后才能实现。
②剩余财产清偿权
剩余财产清偿权是指在企业因故解散清算时,普通股股东有权按照其出资比例分得企业的剩余财产。同样,这种清偿权也是要在所有其他有关人员的清偿要求得到满足之后才能实现。
③投票权
股份公司的投票权一般是一股一票。在选举公司董事/监事时,普通股的投票权有累计投票和非累计投票之分。采用累计投票选举公司董事/监事时,每个股东的选票数量是被选举人数乘以他持有的股票数量。
④优先认股权
公司增发新股时,普通股股东有权按照其持股比例优先认购同样比例的新股。普通股股东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放弃或转让这一权利。赋予普通股股东优先认股权,主要是为了保障他们在公司扩股时有机会保持自己的持股比例。
⑤股票转让权
股份公司的股东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随时转让手中的公司股票。上市公司的股东可以在证券交易所市场转让手中的股票,非上市公司的股东只能在场外交易市场转让手中的股票。
(2)普通股股东的义务
①遵守公司章程;
②缴纳所认缴的资本;
③以所缴纳的资本额为限承担公司的亏损责任;
④公司核准登记后,不得擅自抽回投资。
3. 比较公司分立的三种形式的优劣。
【答案】公司分立主要有股权分割、部门出售和持股分立三种形式。
(1)股权分割
股权分割又称资产分割,是将原公司分解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完全独立的公司,分立后的企业各自有自己独立的股东会、董事会和经理人员,原公司的股东同时成为分立后的所有新公司的股东。
实行股权分割的主要好处是可以突出原公司各部门的经营特色,向投资者提供更加明确的投资选择。
(2)部门出售
部门出售是指将企业的某一部分出售给其他企业。出售企业某一部分的主要目的或是为了取得一定数量的现金收入,或是为了调整企业的经营结构,集中力量办好企业有能力做好的业务。
在决定是否将公司的某一部门出售时,可以进行必要的投资分析,利用净现值方法或其他投资决策方法对出售该部门的收益与继续经营该部门的收益进行比较,作为决策时的参考。公司在做出出售某部门的决策时,除考虑收益现值外,还要考虑公司经营的战略方向、公司对资金的需要等多种因素。有时,公司为度过财务危机,解决资金紧张问题,将不得不出售某些盈利部门;有时,公司为集中力量发展主要经营部门,也会主动将一些盈利部门转让。
(3)持股分立
持股分立是在将公司的一部分分立为一个独立的新公司的同时,以新公司的名义对外发行股票,而原公司仍持有新公司的部分股票。这种分立方式与股权分割的不同之处在于:在股权分割时,分立后的公司相互之间完全独立,在股权上没有任何联系;而持股分立后的新公司虽然也是独立的法人单位,但同时原公司又是新公司的主要股东之一,原公司与新公司之间存在着持股甚至控股关系,新老公司形成一个有股权联系的集团企业。
4. 认股权证在执行时为什么有可能对股票价格产生稀释效应?
【答案】认股权证是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按照事先确定的价格买入一定数量的公司普通股股票的权利凭证。认股权证的持有者行使认股权时,其认股价会低于公司普通股当时的市场价格,同时却会使普通股股数增加,由于公司价值的増加与普通股股数的增加不成比例,前者小于后者,这样就会使公司的股价下降,产生了稀释效应。
5. 什么是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答案】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是公司各种形式的个别资本的成本与该类资本在企业资本总额中所占的比例的乘积之和,常见的个别资本形式有普通股、优先股和长期负债等。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 由下式确定:
式中:为第i 种个别资本占总资本的比重;为第i 种资本的个别资本成本。
当企业只有权益资本E 和债务资本D 两种资本时,企业的资本总额为(D+E),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分别占的比例为
企业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不仅与个别资本成本的大小有关,而且与企业的资本结构有关。不同
的资本结构不但影响不同个别资本在企业总资本中所占的比例,而且还影响个别资本成本的大小。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所代表的,是在企业目前的资本结构之下,为了保证普通股投资者的投资物有所值,企业利用现有资本所必须赚取的总体的资本回报率。同时也是企业进行与现有经营业务具有相同风险的投资的必要报酬率。因此,如果企业要对现有业务进行扩张,或者从事与现有业务相同风险的其他投资项目,就应该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作为项目的折现率。
6. 投资项目为什么会有净现值?
【答案】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各项生产要素各自得到自身应得的回报,资本所有者是得不到超额利润,即投资项目的净现值为零,资本所有者得到的投资收益率恰好与他们要求的投资回报率相等。但由于未来存在不确定性,大于零的净现值是可能存在的。取得超额利润(净现值)的根本条件是自身具有特殊的竞争优势,可以在某个投资领域内形成一定的垄断。因此,具有正的净现值的投资项目必然与某种垄断优势相联结。垄断优势将导致投资收益超过机会成本,超过的部分为超额利润。
其中企业可以通过产品差异化和成本优势来提高自己的垄断优势,从而获得正的净现值。需要注意的是,企业的某种垄断优势是不能永远保持下去的,企业必须在拥有垄断优势的期限内获得足够多的超额利润才能产生正的净现值。如果垄断优势持续的时间过短,企业还来不及得到足够的超额利润这一垄断优势就化为乌有,则企业仍然无法在这种项目中取得正的净现值。因此,决策者不但要分析企业是否存在某种垄断优势,还要进一步分析这种垄断优势所能持续的时间。
7. 企业筹资的动机对企业筹资行为及其结果有什么影响?
【答案】企业筹资的基本目的是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企业在持续的生存与发展中,其具体的筹资活动通常受特定的筹资动机所驱使。企业筹资的动机有扩张性融资动机、调整性融资动机和混合性融资动机,对筹资行为及其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
(1)扩张性筹资动机
扩张性筹资动机是企业因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或增加对外投资的需要而产生的追加筹资动机。处于成长时期、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企业通常会产生这种筹资动机。如企业产品供不应求,需要增加市场供应;开发生产适销对路的新产品;追加有利的对外投资规模;开拓有发展前途的对外投资领域等,往往都需要追加筹资。
扩张筹资动机所产生的直接结果,是企业资产总额和资本总额的增加。
(2)调整性筹资动机
调整性筹资动机是企业因调整现有资本结构的需要而产生的筹资动机。一个企业在不同时期由于筹资方式的不同组合会形成不尽相同的资本结构,随着相关情况的变化,现有的资本结构可能不再合理,需要相应地予以调整,使之趋于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