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058新闻传播实务之当代新闻评论教程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系列报道

【答案】系列报道是指对在一个较短时间内人们普遍关心的几个重要的相关问题或一个重大问题的几个侧面,分为若干各自独立又有机结合的篇章加以报道的形式。选好主题是完成系列报道的关键,它不仅要统帅所有的材料,还要统帅各个独立篇章的中心思想,使它们相互联系又有所侧重。占有大量材料是完成系列报道的基础。安排系列顺序时应注意各篇章之间的逻辑关系,才有利于发挥其强势。系列报道不仅仅简单报告事件的现状、变动和结果,而且还需透过现象触及事物的本质,回答人们关心的问题。是一种有较强指导性的报道形式。

2. 文中按语

【答案】文中按语,是指与新闻报道或文章相互配合、相互渗透的一种画龙点睛式的简短的编者评论。它的特点在于直接插入文中,标上括号,附在新闻报道或文章某句话、某段文字的后面,有感即发,有疑即注,有错即批,直截了当,灵活醒目,直接表明编辑部的立场、观点和态度。

3. 启迪型社论

【答案】启迪型社论(包括评论员文章)属于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它的任务着重于针对实际工作中出现的迫切需要解决的矛盾,或者现实生活中开始出现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思想、作风、领导方法方面的问题发言,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帮助读者从思想、理论和政策上提高认识,增强党的基本路线觉悟,促进全社会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建设。具体地说,启迪型社论的论述对象包括两个力一面,一是结合人们的精神世界的具体矛盾进行思想疏导,侧重于务虚; 二是实行对具体工作和生产实践的具体指导和启迪,侧重于务实。然而,不论务虚或是务实,都要体现虚与实的统一,思想与业务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4. 贴近群众

【答案】贴近群众,是指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盼,充分体现群众意愿,满足群众需求。新闻评论要把握群众脉搏,说群众想说而说不出的话,讲群众能懂的而又喜欢听的话。以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我们新闻评论选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5. Talkshow

【答案】Talkshow 也就是中国的论坛式评论。即由主持人在演播室现场主持,由特邀嘉宾和

部分受众直接参与,就社会生活中与群众比较贴近的事件和话题展开讨论、争鸣的谈话体节目。

6. 广播谈话

【答案】在通常情况下,广播谈话是“为说而写”的评论,它以谈话的语言、口吻及表达方式评价事物和分析问题,也称之为“广播漫谈’,、“广播杂谈”或“广播对话”。它以或聊天、或交谈的形式,力图模仿日常的谈话,营造一种与听众平等交流的语境和氛围,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7. 特约评论员文章

【答案】评论员文章前面冠之以“特约”二字,用以加重评论作者的身份,也为标明系社外人士所写。特约评论员文章的任务是就当前重大理论问题、思想间题、政策问题和重大改革举措发表独到见解。规格比本报评论员文章要高一些,主要约请有关党政领导机关或理论学术机构的负责干部、专家,以及学有专长的有关人士撰写。一般不署名,必要时也署名。由于它来头大,块头也大,也称“超重型评论员文章”。

8. 贴近生活

【答案】贴近生活,是指深入到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去,深入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去,反映客观现实,把握社会主流,解决具体矛盾,更好地融人生活,服务生活,引导生活。

9. 经济评论

【答案】经济评论是指关于经济生活和经济工作方面的评论或议论。经济评论主要是随着经济工作的发展,把握其脉搏,针对经济工作中客观存在的矛盾提出问题。通过发表评论,及时、正确地宣传先进典型与路线、方针、政策,促使客观存在的实际问题得以尽快解决,推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10.新闻评论的政治性

【答案】新闻宣传总是要反映一定的观点和倾向,代表一定的阶级、政党或政治集团的利益,这就决定新闻评论的政治性。我国的新闻媒介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有着鲜明的立场和态度。新闻评论的政治性,主要表现在它针对那些具有政治意义的问题发言,围绕重要的政治事件以及在贯彻执行党的政策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阐明党的立场和主张。

二、简答题

11.简述社论写作可以借鉴的资源。

【答案】除了社论选题的新闻性这样一个变化的因素之外,当代中国媒体的社论,处于一个面向国际新闻界开放的环境中,还面临着一个通过借鉴别人来丰富自己的表达方式的问题。由此,我们不能不注意到国外媒体社论的一些特点。

以美国报纸社论为例,除了选题和内容中的政党倾向、地方性及新闻体制对社论产生的一些影响之外,它在文本方面有这样两个特点:其一是观点表达中的叙事性特点,其二是选题的丰富性。

美国社论的叙事性特点,其一表现为社论自身提供新闻事实,其二比较注意叙事在结构中的完整性。显然,这是与美国社论作者亲身接触、独立采访新闻事实的体制相伴生的特点。

不同国家的社论的传统和不同的新闻理念是不可能轻易改变的,它们都对应着不同受众的接受期待。这种差异,主要应从历史和接受习惯的角度来理解,而不必从规律、规范的角度来理解。但是,我们在这种比较中也能够看到:美国报纸中一些题材较轻的社论,不仅使“代表报社观点”的言论比我们用得更为普遍,而且比我们用得更接近市民生活。另外,在整个社论栏中轻重不同(因而风格也不同)的搭配,也可以产生一种平衡感,改变读者心目中社论过于沉重的接受定势,把那些视阅读社论为畏途的人们,也尽可能吸引到社论版和社论栏上来。

12.思想评论的写作应注意哪些要求?

【答案】(1)选题切实,主旨高远

①思想评论的主要评论对象是思想认识问题,旨在帮助读者提高思想认识和政治觉悟,因此选题要特别注意切合群众的思想实际,善于从群众角度提出间题和分析问题。

②分析问题时又要注意借助群众的意志、愿望和呼声,说出群众的心里话。

③在群众思想认识有所提高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道理,拨动群众心弦,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

(2)有的放矢,鞭辟入里

思想评论着眼于做人的思想引导工作,既要坚持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又要注意就实论虚、鞭辟入里,增强评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风格多样,文笔流畅

思想评论,作为论是非、说短长,以解决思想问题为主旨的政论文体,一定要旗帜鲜明,文风朴实。思想评论还应提倡内容与形式的多样化。

①在内容上,大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大计,小到同志间的长短是非,凡是与精神文明建设有关的话题都可以是评论的对象。这能扩大社会覆盖面,拓宽思想政治工作的渠道。

②在形式上,要新鲜活泼。

13.简述路透社创办以来经久不衰的原因。

【答案】路透社是世界四大通讯社之一,于1851年由英国人朱利叶斯·路透在伦敦创办,初期业务艰难,1858年后取得认同; 1915年该社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1941年10月路透社改组,成为英国报业自己的合作通讯事业。路透社的业务主要分两大类:向报社、电台提供时事新闻,涉及面广,素有“迅速、干练”之称; 向世界各地银行、经纪人和工商企业提供经济新闻。路透社素以快速的新闻报道被世界各地报刊广为采用而闻名于世。另外,它的经济和体育新闻在世界占有重要地位。

(1)重视新闻尤其是国际新闻业务。它积极扩展海外业务,并常以富有实效的独家新闻在同行竞争中取胜。1865年4月,美国总统林肯遇刺,路透社比欧洲所有新闻媒体早两天报道了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