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江西财经大学新闻学、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新闻评论学之新闻评论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新闻价值

【答案】新闻价值是指新闻评论中可能给人们的信息量的大小,它包括评论的观点、理论、思想和知识等。一篇评论给人们的信息量大,它的价值就大; 反之就小。信息量大的选题我们应该重视它,花大气力去做,把它做好; 信息量小的选题,应考虑是否去做,花多大的气力去做。

2. 系列报道

【答案】系列报道是指对在一个较短时间内人们普遍关心的几个重要的相关问题或一个重大问题的几个侧面,分为若干各自独立又有机结合的篇章加以报道的形式。选好主题是完成系列报道的关键,它不仅要统帅所有的材料,还要统帅各个独立篇章的中心思想,使它们相互联系又有所侧重。占有大量材料是完成系列报道的基础。安排系列顺序时应注意各篇章之间的逻辑关系,才有利于发挥其强势。系列报道不仅仅简单报告事件的现状、变动和结果,而且还需透过现象触及事物的本质,回答人们关心的问题。是一种有较强指导性的报道形式。

3. 新闻评论的政治性

【答案】新闻宣传总是要反映一定的观点和倾向,代表一定的阶级、政党或政治集团的利益,这就决定新闻评论的政治性。我国的新闻媒介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有着鲜明的立场和态度。新闻评论的政治性,主要表现在它针对那些具有政治意义的问题发言,围绕重要的政治事件以及在贯彻执行党的政策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阐明党的立场和主张。

4. 特约评论员文章

【答案】评论员文章前面冠之以“特约”二字,用以加重评论作者的身份,也为标明系社外人士所写。特约评论员文章的任务是就当前重大理论问题、思想间题、政策问题和重大改革举措发表独到见解。规格比本报评论员文章要高一些,主要约请有关党政领导机关或理论学术机构的负责干部、专家,以及学有专长的有关人士撰写。一般不署名,必要时也署名。由于它来头大,块头也大,也称“超重型评论员文章”。

5. 广播谈话

【答案】在通常情况下,广播谈话是“为说而写”的评论,它以谈话的语言、口吻及表达方式评价事物和分析问题,也称之为“广播漫谈’,、“广播杂谈”或“广播对话”。它以或聊天、或交谈的形式,力图模仿日常的谈话,营造一种与听众平等交流的语境和氛围,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6. 座谈式评论

【答案】座谈式评论是主持人(或记者)邀请有关方面的政府官员、专家权威或各方面代表人士,在演播室就新闻事件或社会话题发表意见、交流看法和进行探讨的谈话体节目。这些意见往往相互启发、补充,对论题的探讨也往往较为全面和深入,谈话具有较为明显的交流感与互动作用。

7. 电视谈话

【答案】电视谈话是一种以人际传播的方式表现的大众传播活动。电视谈话是由记者(或主持人)主持,在演播室或其他固定场景与特定的谈话者围绕某一新闻事件或社会话题,以访谈、座谈或论坛的方式直接进行交流或探讨的评论节目形式。电视谈话体评论主要有三种形式:一为访谈式,二为座谈式,三为论坛式。

8. 编后

【答案】编后,又称编后小议、编者附记、编辑后记、编余等,是对新闻报道或文章的一点联想和发挥。它用于简要说明编辑部对有关新闻报道或文章的基本态度,目的是深化新闻报道的主题和报道思想,给人以深思的余地。编后的写作要求论题单一,分析扼要,不宜重复新闻中的事实,只要点出思想即可,可拟标题,也可不拟; 可以署名,也可不署。

9. 论点

【答案】论点是指一篇新闻评论的中心观点和思想。它表明作者对所要评论的客观对象的一种立场、观点、态度和主张。它表达了作者的是非观、价值观和创造观。一般而言,一篇评论有一个论点,其他的都是围绕着它而展开论述的。论点是一篇文章的灵魂,它统率着整篇文章的结构、布局、论理和文字,它决定着一篇评论的生命力,事关重大。

10.署名评论

【答案】署名评论是指完全以作者个人名义撰写和播发的评论。这类评论在广播中比较常见,广播界习称其为专栏短评。这类评论所反映的社会生活领域相当广泛,所接触和涉及的现实问题也相当丰富,所以往往比某些重头评论更受听众欢迎。

二、简答题

11.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革命导师是怎样重视报刊言论工作的?

【答案】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在领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过程中,都有过自己参加办报和写作言论的历史。他们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在自己所主办的《新莱茵报》、《火星报》、《明星报》等报刊上所发表的大量评论,都及时地对当时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对革命运动中提出的新问题作卓有远见、深刻透辟的解答。

(1)1842年,马克思写下《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一文,这可以算作无产阶级新闻评

论的开端。

1848年6月1日至1849年5月19日,由马克思任《新莱茵报》总编辑,使无产阶级有自己公开发表评论的阵地。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新莱茵报》上发表大量述评、社论,表现了坚定的革命立场和爱憎分明的态度。

《新莱茵报》被迫停刊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又在美国的进步报纸《纽约每日论坛报》等报纸上继续战斗。据统计,从1851年8月到1862年3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应邀为美国《纽约每日论坛报》写评论,共写500余篇,几乎占他们一生撰稿1600余篇的三分之一。

(2)列宁的办报活动与他的革命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

1900年12月,他在德国莱比锡创办全俄第一份马克思主义的报纸一一《火星报》。后来,又陆续在日内瓦创办《前进报》、《无产者报》,在彼得堡创办俄国第一份公开出版的布尔什维克报纸《新生活报》,发表大量政论。

1912年5月5日,俄国第一份公开出版的工人报纸《真理报》创刊,以后成为布尔什维克党中央机关报。从1912年至1923年,列宁在《真理报》上发表论文852篇,其中绝大部分是评沦和署名评论。

(3)斯大林仅在准备和实现十月革命的几个月里,为《真理报》写70多篇评论。

革命导师的这些光辉评论撰述,高瞻远瞩、生动泼辣,富有炽烈的战斗激情和巨大的精神力量,成为激励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投身斗争的号角和旗帜,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12.好的评论标题应该是怎样的? 从近期报刊上找几个比较好的评论标题,说说好在哪里?

【答案】(1)好的评论标题应该具备的条件

好的标题,实际上是评论内容的高度概括,是文章主题的集中体现,是画龙点睛之笔,一眼就把读者钩住,使人们非把评论读下去不可。

好标题最基本最简单的要求是准确、鲜明、生动,或者叫题文相符、贴切,让人叫得响、记得住。以下几个方面应该注意:

①新闻评论标题在依据、形式、句式等方面,都与新闻标题有所不同;

②评论标题要体现评论中心内容和思想水平;

③新闻评论标题要求准确贴切,简明扼要,鲜明生动。强调立意要高,观点要明。

(2)近期报刊上较好标题分析

《谁买了逾九成火车票却不坐车? 》是刊载新华网评论板块的一篇网评。这篇评论主要是针对这样的新闻事实:"1月30日是春运第一天,深圳火车站发出的首趟L252次列车开往武汉,可搭乘旅客1000多名,车票早就售罄。可计人不可思议的是,实际卜只有100多名乘客卜车,卜座率仅8%。对此,铁路部门解释称九成旅客错过了乘车,原因可能是请不了假或者其他不明原因。”作者针对社会热点发表评论,该标题是评论内容的高度概括,是文章主题的集中体现,是画龙点睛之笔。一个问号一眼就把读者钩住,使人们非把评论读下去不可,希望与作者一同探寻事件产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