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河海大学050地球科学概论(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举例说明食物链和食物网的营养级构成。

【答案】(1)食物链

食物链是生态系统内不同生物之间类似链条式的食物依存关系,食物链上的每一个环节称为营养级。每个生物种群都处于一定的营养级,也有少数种兼处于两个营养级,如杂食动物。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包括活食食物链和腐食食物链两个主要类型。

①活食食物链从绿色植物固定太阳能、生产有机物质开始,它们属于第一营养级,食草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各种食肉动物构成第三、第四及史高的营养级。

②腐食食物链则从有机体的残体开始,经土壤动物的粉碎与分解和细菌、真菌的分解与转化,以无机物的形式归还给环境,供绿色植物再次吸收。

(2)食物网

食物网是相互交叉,形成复杂的摄食关系网。

一般来说,一个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结构愈复杂,该系统的稳定性程度愈大。

2. 试述主要的成土过程。

【答案】主要的成土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原始土壤形成过程

原始土壤形成过程是从裸露岩石表面及其风化物上低等植物着生到高等植物定居之前形成土壤的过程。

(2)盐渍化形成过程

盐渍化形成过程由地表季节性的积盐和脱盐两个方向相反的过程构成,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和滨海地区,可分为盐化和碱化两种过程。

(3)钙积过程

钙积过程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碳酸盐发生移动和积累的过程。

(4)粘化过程

粘化过程是土壤剖面中粘粒形成和积累的过程,主要发生在温暖、湿润的暖温带和北亚热带气候条件下。

(5)白浆化过程

白浆化过程是在季节性还原淋溶条件下,粘粒与铁、锰淋溶淀积的过程,主要发生在冷湿的气候条件下。

(6)富铝化过程

富铝化过程是土体中脱硅、富铝铁的过程。

(7)有机质积累过程

有机质积累过程是在木本或草本植被覆盖下,土体上部进行的有机质积累过程。‘言是自然土壤形成中最为普遍的一个成十过程。

(8)潜育化过程

潜育化过程是土体中发生的还原过程。在长期渍水的条件下,空气缺乏。有机质在嫌气分解过程中产生还原物质,高价铁、锰转化为亚铁和亚锰,形成一个蓝灰色或青灰色的还原层次,称为潜育层。

(9)灰化过程

灰化过程是土体表层SiO2残留,AL2O3和Fe2O3淋溶、淀积的过程。

(10)土壤熟化过程

土壤熟化过程是在耕作条件下,通过耕耘、培肥和改良,促进水、肥、气、热诸因素不断谐调,使土壤向有利于作物高产方面转化的过程。

3. 何谓气团和锋面? 气团过境和锋面过境的天气特征会一样吗? 为什么?

【答案】(1)气团和锋面

气团是指气象要素(主要指温度和湿度)水平分布比较均匀的大范围的空气团。在同一气团中,各地气象要素的重点分布几乎相同,天气现象也大致一样。气团的水平范围可达几千公里,垂直高度可达几公里到十几公里,常常从地面伸展到对流层顶,其分类方法主要有三种:①一种是按气团的热力性质不同,划分为冷气团和暖气团; ②第二种是按气团的湿度特征的差异,划分为干

气团和湿气团; ③第三种是按气团的发源地,常分为北冰洋气团、极地气团,热带气团、赤道气团。

两种不同性质的气团之间有一个过渡区,在过渡区中气象要素值发生急剧变化,这个过渡区称为锋区。锋区与地面斜交,坡度很小,只几分到1度左右。锋区与地面的交线称锋线,长几百至几千千米。锋面向冷气团一侧延伸的距离可达1000km 。因锋区的厚度与气团尺度相比要小得多,而把它视为一个面,即称为锋面,有时将锋面和锋线均简称为锋。

(2)气团过境和锋面过境的天气特征不一样

①气团过境的天气特征

冷暖气团是相对而言的,凡是气团温度高于移经区下垫面温度的称为暖气团,反之称为冷气团。暖气团一般含水汽较多,容易形成云雨天气。冷气团一般含水汽少,常形成干冷天气。

②锋面过境的天气特征

冷锋过境前是暖气团控制,气压低温度高湿度大; 过境时天气复杂多变,有刮风下雨阴天等; 过境后冷气团控制,天气转晴,气温下降气压升高湿度减小。

暖锋过境前冷气团控制,气压高温度低湿度小; 过境时的天气同冷锋过境时一样多变; 过境后,天气转晴,温度升高。冷锋过境后伴随降雨,暖锋过境前有降雨

4. 按照物质密度大小,排出以下环境的顺序。

a. 星系际空间,b. 太阳核部,c. 中子星,d. 地球海平面处的大气,e. 太阳系内行星际空间,f. 日

冕,g. 银河系内星际空间。

【答案】按照物质密度大小,排列的顺序为:

5. 何谓气温? 它随时间有什么样的变化? 具有什么样的地理分布?

【答案】(1)气温的定义

气温指的就是空气的温度。

(2)气温随时间的变化

由于太阳辐射在一天之中和一年之内有变化,故气温也有日变化和年变化。陆地上一日之中最高温度在午后2~3时,最热月为7月; 一日之中最低温度在日出前,最冷月为1月。

(3)气温的地理分布

海平面气温的地理分布一般是从赤道向两极降低,无论冬、夏。等温线因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而偏离纬线,不与纬线平行。另外,中纬度地区等温线分布是冬密夏疏。地表气温最低区域是南极高原,最高气温出现在15°N~40°N 范围内的沙漠中,如在利比亚的1922年9月13日观测到极端最高气温是58℃。

6. 为什么地球被称为水球? 为什么当今全球的水资源逐渐变得紧张起来?

【答案】(1)地球被称为水球的原因

地球上不仅存在各种矿物中的化合水、结合水以及为深层岩石所封存的液态水,海洋、而且还包括河流、湖泊、沼泽、地下水、冰川和大气水分等,它们共同构成地球上的水圈。其中海洋是水圈的主体,它的面积约3.61×108km 2, 占全球表面积的70.8%。地球上水的97.31%存在于海洋中。所以地球又被称为水球。

(2)水资源紧张原因

①自然原因

a. 水资源人均量低

虽然全球水量大,但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少。

b. 水资源分布不平衡

气候是影响水资源分布不均衡的主要原因。湿润地区水资源量相对较多,干旱地区水资源相对较医乏,严重地制约了经济的健康发展。

②人为原因

水资源污染严重、用水效率低下。

a. 一些地区不顾自身的水资源条件,盲目发展高耗水、高污染项目。有些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没有充分重视节水问题,缺乏居安思危的意识。

b. 节水设施的投入严重不足。

c. 宣传教育力度不够,公众节水意识不强,浪费水资源的现象普遍存在,还没有形成全社会节水的良好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