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880美术教育学[专业硕士]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学生学习新知识之前,需要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摸底”考查,这属于( )。
A. 诊断性评价
B. 形成性评价
C. 总结性评价
D. 自身评价
【答案】A
【解析】诊断性评价属于“教学前评价”,是指在某项教学计划或方案开始之前进行的测定性或预测性评价,也可以理解为对评价对象的基础、现状、存在的优势与不足以及具体原因等做出鉴定。
2. 王老师在《写意花鸟画小品》一课中亲自为学生现场画了一幅写意花鸟画,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水墨淋漓的独特魅力。王老师在此课中运用的解决教学难点常用方法是( )。
A. 直观演示法
B. 温故知新法
C. 分解组合法
D. 重点启发法
【答案】A
【解析】直观演示解决难点。在美术教学中,教学难点往往在学生对技法的掌握上,因此教师的演示就非常重要。演示,加强了直观性,排除了学生的茫然和畏难情绪。
3. 教学评价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划分出不同的类型,从功能分类的视角看,可将教学评价分为( )。
A. 才日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B. 标准化测验评价和教师自编测验评价
C. 系统测验评价和日常观察评价
D. 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答案】D
【解析】教学评价从功能角度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4. 根据视觉负后像的原理,在一张白纸上放上一个绿色方块,让你凝视2分钟后突然移走绿色方块,你在白纸上能感觉到呈现出( )。
A. 黄色
C. 灰色
D. 蓝色
【答案】B
【解析】这是视觉上的一个补色效应,红色与绿色互补、蓝色与橙色互补、紫色与黄色互补。
5. 明末画家董其昌曾说“文人之画,自王右皿始……”其中,王右y 指的是( )。
A. 王蒙
B. 工原祁
C. 王洽
D. 王维
【答案】D
【解析】唐代诗歌盛行,大诗人王维以诗入画。后世奉他为文人画的鼻祖。他的绘画作品成为后世文人画家的范本,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蔚然成风,代代相传。
6. 老师运用摄影的方式收集学生平时学习表现的信息,以此来作为评价标准,这属于( )。
A. 表现性评价
B. 诊断性评价
C. 形成性评价
D. 总结性评价
【答案】A
【解析】运用观察、记录、访谈、录像、录音、摄影等方式收集学生学习表现的信息,对学生在参与美术学习过程中的综合表现进行评价,这属于表现性评价。
7. 油画《倒牛奶的女仆》的作者是( )。
A. 库尔贝
B. 维米尔
C. 籍理柯
D. 哈尔斯
【答案】B
【解析】《倒牛奶的女仆》由维米尔作于1658年,构图简洁,轮廓清晰,环境纯朴。他将一个简朴的厨房画得很有感情,甚至能令不少观者产生不同的怀旧心理。
8. 依据新课标理念,美术教学目标表述中的行为主体是( )。
A. 学生
B. 教师
C. 币生
【答案】A
【解析】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教学目标一般表述为“能熟练掌握……技巧”等,其中的行为主体是学生。
9. 北宋时期,在徽宗赵估的支持下由官方编纂的画谱是( )。
A. 《历代名画记》
B. 《宣和画谱》
C. 《芥子园画谱》
D. 《石竹斋画谱》
【答案】B
【解析】《宣和画谱》是北宋宣和(1119~1125)年间由官方主持编撰的宫廷所藏绘画作品的著录著作。宋朝自建国初期,即重视开展古书画搜访工作。徽宗时,内府收藏日趋丰富,于是将宫廷所藏的历代著名画家的作品目录编撰成《宣和画谱》,以备查考。
10.强调以书法用笔入画的画家是( )。
A. 钟繇
B. 黄公望
C. 赵孟頫
D. 柳公权
【答案】C
【解析】赵孟頫的绘画继承前代传统,博采众家之长,自成面貌。赵孟顺主张作画要有“古意”,倡导“书画同源”,强调以书法用笔入画。
11.构图的基本要素有形状、线条、明暗、色彩等。在做以线造型的素描构图练习中,运用的主要是形状和( )两要素。
A. 线条
B. 明暗
C. 色彩
D. 构成
【答案】A
12.达·芬奇在《岩间圣母》作品中用明确的几何结构来安排人物。他所运用的结构图法则是( )
A. 金字塔构图
B. 平衡式构图
C. 放射式构图
D. 对称式构图